一种自动上料的注塑模具及五金自动上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4954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7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动上料的注塑模具及五金自动上料方法,自动上料的注塑模具包括主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料的注塑模具及五金自动上料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上料的注塑模具及五金自动上料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是一种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能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准尺寸的工具

某些塑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嵌入五金,如果在塑料产品成型后再进行五金嵌入的工序,不仅会浪费人力物力,还容易造成尺寸精度不良等问题

所以在生产五金嵌入式的塑料产品时,往往先将五金装填至模具中,然后再进行注塑

[0003]目前生产方式通常是采用手动装填的方式将五金放入注塑模具中,该方式不仅上料时间长,还存在着安全隐患

[0004]技术专利号
CN203282673U
公开了一种手动行位结构及注塑模,手动行位结构包括:行位座,设置于前模或后模上,且行位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五金件的行位镶件,且行位座与前模或后模之间设置有滑动配合结构

该设备采用手动装填固定五金件,五金件的上料时间长,生产效率低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注塑模具中的五金上料时间长,注塑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减少注塑模具中的五金上料时间,提高注塑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上料的注塑模具及五金自动上料方法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上料的注塑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上料的注塑模具,包括:主臂,包括第一上料端

敲击固定端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上料端的第一类安装杆,所述第一类安装杆用于载入第一类五金;副臂,包括第二上料端

侧边上料端

设置在所述第二上料端的第二类安装杆及设置在所述侧边上料端的第三类安装杆,所述第二类安装杆用于载入第二类五金

所述第三类安装杆用于载入第三类五金;前模,包括第一上料位

第二上料位

设置在所述第一上料位的第一类套杆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上料位的第二类套杆,所述第一类安装杆上的第一类五金套接所述第一类套杆,所述敲击固定端用于将所述第一类五金敲击至所述第一类套杆的底部,所述第二类安装杆上的第二类五金套接所述第二类套杆;后模,包括侧边上料位及设置在所述侧边上料位的第三类套杆,所述第三类安装杆上的第三类五金套接所述第三类套杆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臂将第一类五金载入前模的第一类套杆上,通过所述敲击固定端将第一类五金敲击至第一类套杆的底部,副臂将第二类五金载入前模的第二类
套杆上,并将第三类五金载入后模的第三类套杆上

上料过程由主臂与副臂进行作业,且一次性可以将同一类的五金全部载入至对应的套杆上,相比于传统作业中手动将五金一颗颗地上料,本申请减少了五金的上料时间,提高了注塑的生产效率

[0009]优选的,所述主臂还包括旋转轴及连接在所述旋转轴末端的取料爪,所述第一上料端与所述敲击固定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旋转轴的两侧,所述旋转轴用于调整所述第一上料端与所述敲击固定端的朝向,所述取料爪用于抓取所述后模上注塑成型的产品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臂通过旋转轴的转动使第一上料端朝向前模以进行第一类五金上料,以及使敲击固定端朝向前模将第一类五金敲击至第一类套杆底部

[0011]优选的,所述敲击固定端的正面设有抵接杆以抵接所述第一类五金,所述旋转轴通过活动套杆连接所述敲击固定端,所述敲击固定端的背面与所述旋转轴之间设有连接所述旋转轴的撞击杆,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撞击杆撞击所述敲击固定端的背面,使所述敲击固定端将所述第一类五金抵压至所述第一套杆的底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杆抵接在第一类五金上,旋转轴带动撞击杆撞击在敲击固定端的背面,使抵接杆间接受力推动第一类五金在第一套杆上移动,每个第一类五金对应一个抵接杆,使第一类五金受力均匀,每个第一类五金每次移动的距离一致,防止出现部分第一类五金移动不到位的情况

[0013]优选的,所述敲击固定端两侧设有磁性部件,用于将所述敲击固定端吸附在所述前模上,使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撞击杆撞击所述敲击固定端时,所述敲击固定端不会随着所述旋转轴移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敲击固定端在进行敲击时吸附在前模上不动,可以提高敲击轨迹的稳定性,防止敲击固定端出现偏移,损坏第一类套杆或者导致第一类五金受力不均匀,移动不到位,影响注塑产品的品质

[0015]优选的,所述副臂还包括连接轴,所述第二上料端与所述侧边上料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两侧,所述连接轴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上料端向所述前模移动或带动所述侧边上料端向所述后模移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轴带动第二上料端向前模移动进行第二类五金上料或带动侧边上料端向后模移动进行第三类五金上料

[0017]优选的,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具有开模状态及合模状态,开模状态时,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分离,前述两者之间留有上料区域以供所述主臂与所述副臂进行五金上料;合模状态时,所述主臂与所述副臂离开所述上料区域,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相互靠近卡合以进行注塑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模状态时,主臂与副臂离开上料区域装填五金,等注塑完成,前模与后面处于开模状态时,主臂与副臂再次进入上料区进行五金上料,利用注塑的时间装填五金,节省了等待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9]优选的,所述前模还包括若干个斜杆及若干个定位块,所述后模还包括若干个位于同一平面的活动块及贯穿所述活动块的斜孔,所述第三类套杆设置在所述活动块上;所述合模状态时,所述斜杆插入所述斜孔中,驱使若干个位于同一平面的所述活动块朝平面的中心位置收拢,所述定位块用于卡住所述活动块,防止所述活动块在注塑时受到压力往远离所述中心位置移动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模状态时,后模的活动块在斜杆在压力下往中心位置移动,开模状态时,活动块在斜杆的推力下往远离中心位置移动,不需要额外提供驱动装置,节约成本

定位块卡住活动块,防止活动块在注塑时发生移动,使注塑的产品侧边厚度保持一致

[0021]优选的,所述第一类安装杆内部设有贯穿的通道,所述通道一端用于装填所述第一类五金,另一端用于连接气路以将所述第一类五金吹至所述第一类套杆上;所述第二类安装杆的顶部设有用于装填所述第二类五金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类五金通过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抵压至所述第二类套杆上;所述第三类安装杆的顶部设有用于装填所述第三类五金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底部设有弹块,用于将所述第三类五金弹压至第三类套杆上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动上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臂(
10
),包括第一上料端(
11


敲击固定端(
12
)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上料端(
11
)的第一类安装杆(
13
),所述第一类安装杆(
13
)用于载入第一类五金;副臂(
20
),包括第二上料端(
21


侧边上料端(
22


设置在所述第二上料端(
21
)的第二类安装杆(
23
)及设置在所述侧边上料端(
22
)的第三类安装杆(
24
),所述第二类安装杆(
23
)用于载入第二类五金

所述第三类安装杆(
24
)用于载入第三类五金;前模(
30
),包括第一上料位(
31


第二上料位(
32


设置在所述第一上料位(
31
)的第一类套杆(
33
)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上料位(
32
)的第二类套杆(
34
),所述第一类安装杆(
13
)上的第一类五金套接所述第一类套杆(
33
),所述敲击固定端(
12
)用于将所述第一类五金敲击至所述第一类套杆(
33
)的底部,所述第二类安装杆(
23
)上的第二类五金套接所述第二类套杆(
34
);后模(
40
),包括侧边上料位(
41
)及设置在所述侧边上料位(
41
)的第三类套杆(
42
),所述第三类安装杆(
24
)上的第三类五金套接所述第三类套杆(
4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臂(
10
)还包括旋转轴(
14
)及连接在所述旋转轴(
14
)末端的取料爪(
15
),所述第一上料端(
11
)与所述敲击固定端(
12
)分别连接在所述旋转轴(
14
)的两侧,所述旋转轴(
14
)用于调整所述第一上料端(
11
)与所述敲击固定端(
12
)的朝向,所述取料爪(
15
)用于抓取所述后模(
40
)上注塑成型的产品(
10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上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固定端(
12
)的正面设有抵接杆(
16
)以抵接所述第一类五金,所述旋转轴(
14
)通过活动套杆(
17
)连接所述敲击固定端(
12
),所述敲击固定端(
12
)的背面与所述旋转轴(
14
)之间设有连接所述旋转轴(
14
)的撞击杆(
18
),所述旋转轴(
14
)带动所述撞击杆(
18
)撞击所述敲击固定端(
12
)的背面,使所述敲击固定端(
12
)将所述第一类五金抵压至所述第一套杆的底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上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固定端(
12
)两侧设有磁性部件(
19
),用于将所述敲击固定端(
12
)吸附在所述前模(
30
)上,使所述旋转轴(
14
)带动所述撞击杆(
18
)撞击所述敲击固定端(
12
)时,所述敲击固定端(
12
)不会随着所述旋转轴(
14
)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
20
)还包括连接轴(
25
),所述第二上料端(
21
)与所述侧边上料端(
22
)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轴(
25
)两侧,所述连接轴(
25
)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上料端(
21
)向所述前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满帆
申请(专利权)人:友鑫达塑胶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