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东专利>正文

空气源供暖系统及空气源供暖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4877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6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气源供暖系统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空气源热泵;末端装置,用于设置在待供暖场所内,以对待供暖场所进行供暖;主储热装置,用于在连通空气源热泵与末端装置,以及在末端装置达温停机后与空气源热泵及末端装置断开;备用储热装置,与主储热装置并联,用于在末端装置达温停机后,与空气源热泵连通进行储热,以及在储热结束后连通空气源热泵与末端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源供暖系统及空气源供暖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供暖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源供暖系统及空气源供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北方冬季清洁采暖的不断推进,采暖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燃煤小锅炉

散煤燃烧等传统的采暖方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型清洁采暖方式
——
空气源热泵采暖

热泵技术作为一种节能技术,在节约能源

环境保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伴随着清洁采暖的热潮,热泵机组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且因其具有安全

节能等诸多优点,空气源热泵采暖机被广泛接受,已经成为北方生活中一项必需的基本设施

[0003]然而,目前的空气源热泵采暖机存在空气能利用率不高,节能效果欠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源供暖系统及空气源供暖方法,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空气源热泵采暖机所存在的空气能利用率不高,节能效果欠佳的问题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空气源供暖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末端装置,被配置为设置在待供暖场所内,以对所述待供暖场所进行供暖;主储热装置,被配置为连通所述空气源热泵与所述末端装置,以及在所述末端装置达温停机后与所述空气源热泵及所述末端装置断开;备用储热装置,与所述主储热装置并联,被配置为在所述末端装置达温停机后,与所述空气源热泵连通进行储热,以及在储热结束后连通所述空气源热泵与所述末端装置

[0006]本申请所提供的空气源供暖系统,通过设置与主储热装置并联的备用储热装置,利用备用储热装置在末端装置达温停机后开始储热,并在储热结束后连通空气源热泵和末端装置进行供暖,由此可以在不影响正常供暖的情况下,提升空气能的利用率,实现节能

一实施例中,所述备用储热装置的可储热量大于所述主储热装置的可储热量

[0007]本申请通过将备用储热装置的可出热量设置为大于主储热装置的可出热量,有助于尽可能多地对高温时段的空气能进行存储,进而保障低温时段的供暖效果

[0008]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储热装置被配置为在一天中的高温时段连通所述空气源热泵与所述末端装置,所述备用储热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高温时段所述末端装置达温停机后,与所述空气源热泵连通进行储热,以及在一天中的低温时段连通所述空气源热泵与所述末端装置,所述低温时段的环境温度小于所述高温时段的环境温度

[0009]本申请中,利用备用储热装置在高温时段末端装置达温停机后开始储热,并在低温时段连通空气源热泵和末端装置进行供暖,一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空气能的利用率,二来有助于保证在低温时段的供暖效果

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储热装置还被配置为在一天中的常温时段连通所述空气源热泵与所述末端装置,所述常温时段的环境温度大于所述低温时段的环境温度,且小于所述高温时段的环境温度

[0010]一实施例中,所述高温时段

所述常温时段及所述低温时段之和为完整的一天

[0011]本申请通过使得高温时段

常温时段及低温时段之和为完整的一天,有助于避免系统因无法判断所处时段而导致系统运行异常的问题,与此同时,还有助于提升空气能的利用率

[0012]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源供暖系统还包括泵体,所述泵体连接在所述主储热装置与所述末端装置及所述备用储热装置与所述末端装置之间,所述泵体被配置为将所述主储热装置或所述备用储热装置中的换热介质泵送至所述末端装置中

[0013]本申请通过将泵体连接在主储热装置与末端装置及备用储热装置与末端装置之间,有助于保证换热介质在系统中能够更加顺畅地流通

[0014]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源供暖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空气源热泵

所述主储热装置

所述备用储热装置及所述末端装置之间的通
/


[0015]本申请通过在空气源供暖系统中设置控制器,有助于保证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0016]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源供暖系统还包括管路结构,所述管路结构包括第一管路

第二管路

第三管路

第四管路

第五管路及第六管路,所述第一管路连接在所述末端装置与所述空气源热泵之间,所述第二管路连接在所述空气源热泵与所述主储热装置之间,所述第三管路连接在所述主储热装置与所述末端装置之间,所述第四管路连接在所述空气源热泵与所述备用储热装置之间,所述第五管路连接在所述备用储热装置与所述末端装置之间,所述第六管路连接在所述备用储热装置与所述第一管路之间

[0017]一实施例中,所述管路结构还可以包括第一阀门

第二阀门

第三阀门

第四阀门

第五阀门

第六阀门

第七阀门

第八阀门及第九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第一管路上且靠近所述空气源热泵设置,所述第二阀门及所述第三阀门位于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二阀门靠近空气源热泵设置,所述第三阀门靠近所述主储热装置设置,所述第四阀门及所述第五阀门位于所述第三管路上,所述第四阀门靠近所述主储热装置设置,所述第五阀门靠近所述末端装置设置,所述第六阀门设置在所述第四管路上,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且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之间,所述第七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五管路上,所述第五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且连接点位于所述第四阀门与所述第五阀门之间,所述第八阀门设置在所述第六管路上,所述第九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且靠近所述末端装置设置,所述第六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且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九阀门之间

[0018]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气源供暖方法,应用于前述空气源供暖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确定所述末端装置达温停机后,断开所述主储热装置与所述空气源热泵及所述末端装置,断开所述备用储热装置与所述末端装置,以及在所述备用储热装置与所述空气源热泵连通,以进行储热;在储热结束后,连通所述备用储热装置

所述空气源热泵及所述末端装置,以对所述末端装置供暖

[0019]一实施例中,所述在确定所述末端装置达温停机后,断开所述主储热装置与所述空气源热泵及所述末端装置,断开所述备用储热装置与所述末端装置,以及在所述备用储热装置与所述空气源热泵连通,以进行储热,包括:在一天中的高温时段确定所述末端装置达温停机后,断开所述主储热装置与所述空气源热泵及所述末端装置,断开所述备用储热装置与所述末端装置,以及在所述备用储热装置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空气源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源热泵;末端装置,被配置为设置在待供暖场所内,以对所述待供暖场所进行供暖;主储热装置,被配置为连通所述空气源热泵与所述末端装置,以及在所述末端装置达温停机后与所述空气源热泵及所述末端装置断开;备用储热装置,与所述主储热装置并联,被配置为在所述末端装置达温停机后,与所述空气源热泵连通进行储热,以及在储热结束后连通所述空气源热泵与所述末端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储热装置的可储热量大于所述主储热装置的可储热量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储热装置被配置为在一天中的高温时段连通所述空气源热泵与所述末端装置,所述备用储热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高温时段所述末端装置达温停机后,与所述空气源热泵连通进行储热,以及在一天中的低温时段连通所述空气源热泵与所述末端装置,所述低温时段的环境温度小于所述高温时段的环境温度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储热装置还被配置为在一天中的常温时段连通所述空气源热泵与所述末端装置,所述常温时段的环境温度大于所述低温时段的环境温度,且小于所述高温时段的环境温度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源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时段

所述常温时段及所述低温时段之和为完整的一天
。6.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源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供暖系统还包括泵体,所述泵体连接在所述主储热装置与所述末端装置及所述备用储热装置与所述末端装置之间,所述泵体被配置为将所述主储热装置或所述备用储热装置中的换热介质泵送至所述末端装置中
。7.
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源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供暖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空气源热泵

所述主储热装置

所述备用储热装置及所述末端装置之间的通
/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供暖系统还包括管路结构,所述管路结构包括第一管路

第二管路

第三管路

第四管路

第五管路及第六管路,所述第一管路连接在所述末端装置与所述空气源热泵之间,所述第二管路连接在所述空气源热泵与所述主储热装置之间,所述第三管路连接在所述主储热装置与所述末端装置之间,所述第四管路连接在所述空气源热泵与所述备用储热装置之间,所述第五管路连接在所述备用储热装置与所述末端装置之间,所述第六管路连接在所述备用储热装置与所述第一管路之间
。9.
一种空气源供暖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闯陈妃味陈厚照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