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4723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5
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有枕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纺产品的
,尤其是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枕头,一种睡眠工具

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

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四个生理弯曲的曲线

为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睡觉时须采用枕头

枕头一般由枕芯

枕套两部分构成

[0003]由于工作

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原因,在现代社会中颈椎病的发病率愈发增加,给患者造成极大的不适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

增生性颈椎炎

颈神经根综合征

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
,
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

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

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

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椎节失稳

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

脊髓

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0004]市面上存在多种材质的枕头,例如鹅绒枕

乳胶枕

记忆棉枕等,都是打着健康

舒适

高贴合度等口号,但是其形式单一,不具有智能调节功能

因此已知的每个人的体型不一,因此对于枕头的高度

材质软硬度等需求也各不相同

更进一步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的睡眠状态也不同,较为常见的有仰卧姿势和侧卧姿势,两者姿势下对于枕头的高度

形态要求又有所不同

一尘不变的枕头结构,对同一用户在不同姿势下使用,也会对颈椎或是头部造成过大的压力,进而对用户造成伤害

[0005]现有技术示例1,参阅专利文献
CN114176373B
,具体地说是一种护颈椎保健枕头,通过将枕芯设置成气囊可以当需要使用枕头时,可以及时拿出然后打开开关利用电机转动实现对枕芯的充气,随后充气完成后人将颈部放置在乳胶板上,随后可以通过凸轮对颈部进行按摩,使得颈部得以放松,起到保护颈椎的效果

该示例1的结构是通过充气的方式对颈部提升支撑,但是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且无法做到精准的充气量控制

[0006]现有技术示例2,参与专利文献
CN219614260U
,公开高度可灵活调节的颈枕,包括防水枕布

左公魔术贴带

左母魔术贴带

右公魔术贴带及右母魔术贴带;左公魔术贴带沿前后方向缝制在防水枕布下底面左侧;左母魔术贴带沿前后方向缝制在防水枕布上端面左侧;右公魔术贴带沿前后方向缝制在防水枕布下底面右侧;右母魔术贴带沿前后方向缝制在防水枕布上端面右侧;当从前往后收卷防水枕布一定圈数时,防水枕布前面被收卷的部分形成颈托部,防水枕布后面非被收卷的部分形成头托部

效果:本申请能灵活调节颈托部高度,以实现可供颈后所在位置高度不同的患者平躺而仰卧于护理床时使用,使得使用适应性强

其调节功能较为单一,依托于用户手动操作,因此不具有智能化

存在的问题时,调节后用户抵靠时人体感觉舒适,但是对于颈部和头部而言,并未达到最佳的压力值,即仍处于不健康的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及其使用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包括有:
[0009]枕套,其内设有枕芯组件,且所述的枕芯组件至少包括有枕芯颈部支撑区段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
[0010]还包括有:
[0011]枕芯控制盒体,其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和枕芯控制
pcb
板,所述的枕芯控制
pcb
板连接有供电电源或市电;
[0012]第一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中并与枕芯控制
pcb
板形成通信连接;
[0013]第二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的枕芯头部支撑区段中并与枕芯控制
pcb
板形成通信连接;
[0014]红外活体传感器,其至少有2个并排布在枕套的前端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红外活体传感器与枕芯控制
pcb
板形成通信连接;
[0015]上油壳,其位于所述的枕芯控制盒体中,且所述的上油壳内具有上油腔,所述的上油腔中设有助推活塞,所述的助推活塞与所述的驱动装置形成传动连接;
[0016]下油壳,其位于所述的枕套内,且所述的下油壳内具有下油腔,所述的下油腔中至少设置有前段升降活塞组件和后段升降活塞组件,所述的前段升降活塞组件作用于所述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所述的后段升降活塞组件作用于所述的枕芯头部支撑区段;
[0017]所述的上油腔通过油管组件与所述的下油腔连通,且所述的油管组件上设有电磁换向阀;
[0018]控制开关,其与所述的枕芯控制
pcb
板形成控制连接

[0019]关于上述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均由枕芯主体

硬质支架和活动式支承块组成,所述活动式支承块的上端与枕芯主体连接,所述活动式支承块的下端与前段升降活塞组件或后段升降活塞组件连接;
[0020]所述的硬质支架中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的活动式支承块位于导向槽中并能够沿着导向槽上

下运动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硬质支架的底部设有测距仪,所述的测距仪正对所述的活动式支承块,且测距仪与所述的枕芯控制
pcb
板形成通信连接

[0022]具体的,所述的活动式支撑块包括有圆形中心盘

以及截面呈“凹”字型的枕芯托架,所述的圆形中心盘固定在所述枕芯托架下端的中心处;
[0023]所述枕芯颈部支撑区段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的上端均呈弧形状,所述枕芯颈部支撑区段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的下端的截面呈“凸”字型;
[0024]所述枕芯颈部支撑区段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的下端插入至对应的枕芯托架中

[0025]优选的,所述的下油腔中设有若干个与前段升降活塞组件和后段升降活塞组件一一对应的独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包括有:枕套
(1)
,其内设有枕芯组件
(2)
,且所述的枕芯组件
(2)
至少包括有枕芯颈部支撑区段
(203)
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
(20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枕芯控制盒体
(3)
,其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
(4)
和枕芯控制
pcb

(5)
,所述的枕芯控制
pcb

(5)
连接有供电电源或市电;第一压力传感器
(701)
,其设置在所述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
(203)
中并与枕芯控制
pcb

(5)
形成通信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
(702)
,其设置在所述的枕芯头部支撑区段
(202)
中并与枕芯控制
pcb

(5)
形成通信连接;红外活体传感器
(8)
,其至少有2个并排布在枕套
(1)
的前端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红外活体传感器
(8)
与枕芯控制
pcb

(5)
形成通信连接;上油壳
(9)
,其位于所述的枕芯控制盒体
(3)
中,且所述的上油壳
(9)
内具有上油腔
(901)
,所述的上油腔
(901)
中设有助推活塞
(902)
,所述的助推活塞
(902)
与所述的驱动装置
(4)
形成传动连接;下油壳
(10)
,其位于所述的枕套
(1)
内,且所述的下油壳
(10)
内具有下油腔
(1001)
,所述的下油腔
(1001)
中至少设置有前段升降活塞组件
(1002)
和后段升降活塞组件
(1003)
,所述的前段升降活塞组件
(1002)
作用于所述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
(203)
,所述的后段升降活塞组件
(1003)
作用于所述的枕芯头部支撑区段
(202)
;所述的上油腔
(901)
通过油管组件
(11)
与所述的下油腔
(1001)
连通,且所述的油管组件
(11)
上设有电磁换向阀
(12)
;控制开关
(6)
,其与所述的枕芯控制
pcb

(5)
形成控制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
(203)
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
(202)
均由枕芯主体
(201a)、
硬质支架
(201b)
和活动式支承块
(201c)
组成,所述活动式支承块
(201c)
的上端与枕芯主体
(201a)
连接,所述活动式支承块
(201c)
的下端与前段升降活塞组件
(1002)
或后段升降活塞组件
(1003)
连接;所述的硬质支架
(201b)
中开设有导向槽
(2011b)
,所述的活动式支承块
(201c)
位于导向槽
(2011b)
中并能够沿着导向槽
(2011b)


下运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支架
(201b)
的底部设有测距仪
(13)
,所述的测距仪
(13)
正对所述的活动式支承块
(201c)
,且测距仪
(13)
与所述的枕芯控制
pcb

(5)
形成通信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式支撑块包括有圆形中心盘
(2011c)、
以及截面呈“凹”字型的枕芯托架
(2012c)
,所述的圆形中心盘
(2011c)
固定在所述枕芯托架
(2012c)
下端的中心处;所述枕芯颈部支撑区段
(203)
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
(202)
的上端均呈弧形状,所述枕芯颈部支撑区段
(203)
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
(202)
的下端的截面呈“凸”字型;所述枕芯颈部支撑区段
(203)
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
(202)
的下端插入至对应的枕芯托架
(2012c)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油腔
(1001)
中设有若
干个与前段升降活塞组件
(1002)
和后段升降活塞组件
(1003)
一一对应的独立工作腔室
(1001a)
;所述的油管组件
(11)
包括有大径管段
(1101)、
以及若干个与大径管段
(1101)
连通的小径歧管段
(1102)
,多个小径歧管段
(1102)
与多个独立工作腔室
(1001a)
一一对应并连通;所述的电磁换向阀
(12)
设置在大径管段
(1101)
与多个小径歧管段
(1102)
的连接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
(4)
包括有电机
(401)
和电动传动组件,所述的电机
(401)
通过电动传动组件与所述的助推活塞
(902)
形成传动配合;所述的电动传动组件包括依次啮合的输入齿轮
(402)、
减速齿轮
(403)
和输出齿轮
(404)、
连接在输出齿轮
(404)
上的驱动螺杆
(405)、
以及套接在驱动螺杆
(405)
上的活动螺母座
(406)
,所述的助推活塞
(902)
与所述的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友志王进张鹏邹玉山李娟任志芳王美莲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康浩家纺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