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ESR非均匀展宽的弱磁测量装置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弱磁场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
ESR
非均匀展宽的弱磁测量装置,还涉及一种针对
ESR
非均匀展宽的弱磁测量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Overhauser
磁力仪广泛用于微弱磁场特别是野外地磁场的测量,它基于动态核极化(
DNP
)的
Overhauser
效应,极化剂样品中的自由电子在射频场作用下被饱和激发获得高极化度,通过电子和溶剂核之间的耦合作用,将电子自身高极化度转移到溶剂核上,从而极大地提升弱磁
FID
信号的灵敏度
。Overhauser
磁力仪由磁测探头
、
直流极化与射频激发模块
、
信号接收处理电路和主控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探头中的样品为
FID
信号的初始来源,其被激发的程度将直接决定初始信号的信噪比
。
[0003]氮氧自由基是常用的
DN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针对
ESR
非均匀展宽的弱磁测量装置,包括控制模块(
101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射模块(
102
)
、
探头(
103
)
、
电子极化器调谐电路(
104
)
、
接收模块(
105
)
、
以及计算存储模块(
106
),发射模块(
102
)包括依次连接的
DDS
(
102a
)
、
合路器(
102b
)
、
射频开关(
102c
)和射频功率放大器(
102d
),发射模块(
102
)还包括直流极化电路(
102e
),探头(
103
)包括直流极化检测线圈(
103a
)和电子极化器(
103b
),控制模块(
101
)分别与
DDS
(
102a
)
、
射频开关(
102c
)
、
直流极化电路(
102e
)
、
电子极化器调谐电路(
104
)
、
以及计算存储模块(
106
)连接,射频功率放大器(
102d
)和电子极化器(
103b
)连接,直流极化电路(
102e
)和直流极化检测线圈(
103a
)连接,电子极化器调谐电路(
104
)和电子极化器(
103b
)连接,接收模块(
105
)和直流极化检测线圈(
103a
)连接,计算存储模块(
106
)和接收模块(
105
)连接,控制模块(
101
)根据射频激发参数控制
DDS
(
102a
)的各通道输出相应扫频频率信号进行
M
次样品激发带宽
B
内的遍历扫频,单次样品激发带宽
B
内的遍历扫频中:
DDS
(
102a
)的通道按照以下公式的扫频开始频率和扫频停止频率进行频率扫描:,,其中,和表示在一次整个样品激发带宽
B
对应的扫频激发周期
T
B
内,
DDS
(
102a
)的第
i
个通道在第
j
次探头调谐周期对应的1个扫频周期内的扫频开始频率和扫频停止频率,表示第
i
个通道的扫频范围,表示样品激发带宽
B
对应的下限频率,为探头调谐步进,为探头可用带宽,
N
为通道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针对
ESR
非均匀展宽的弱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
105
)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谐电路(
105a
)
、
滤波及放大电路(
105b
)以及采样电路(
105c
),采样电路与计算存储模块(
106
)连接,调谐电路(
105a
)与直流极化检测线圈(
103a
)连接
。3.
一种针对
ESR
非均匀展宽的弱磁测量方法,利用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针对
ESR
非均匀展宽的弱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S201、
设置系统工作时序,包括射频功率信号和直流极化电流信号施加的起始和持续时间,
FID
信号接收的起始和持续时间,以及重复测量的间隔时间;步骤
S202、
配置射频激发参数,包括样品激发带宽
B、
扫频步进
、
探头调谐步进
、
射频通道数和扫频速率
V
S
;步骤
S203、
控制模块(
101
)根据射频激发参数控制
DDS
(
102a
)的各通道输出相应扫频频率信号,
DDS
(
102a
)输出的多通道扫频频率信号经合路器(
102b
)进行信号合路生成合路扫频频率信号,并经射频功率放大器(
102d
)进行功率放大输出射频功率信号至电子极化器(
103b
),在样品区域产生激发电子跃迁的射频磁场,直流极化电路(
102e
)输出直流极化电
流信号至直流极化检测线圈(
103a
),在样品区域产生使磁化矢量偏转的静磁场,在射频磁场和静磁场的作用下,样品被极化;步骤
S204、
在信号接收阶段,直流极化检测线圈(
103a
)输出
FID
信号,接收模块(
105
)对
FID
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后进行
FID
信号采样,获得信号采样数据;步骤
S205、
接收模块(
105
)将信号采样数据送入计算存储模块(
106
)进行频率计算,并换算为待测磁场强度
B
m
;,式中,
B
m
为待测磁场强度大小,为所测得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朝阳,李文帅,陈俊飞,匡澳元,冯继文,陈方,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光谷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