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层气储运和解吸应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445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层气储运和解吸应用装置,包括:若干个储存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层气储运和解吸应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层气运用
,特别是一种煤层气储运和解吸应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层气是与煤伴生

共生的气体资源,指储存在煤层中的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要成分,属于非常规天然气

煤层气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

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是近一二十年在国际上崛起的洁净

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煤层气俗称
"
瓦斯
"
,热值高于通用煤1‑4倍,1立方米纯煤层气的热值相当于
1.13kg
汽油
、1.21kg
标准煤,其热值与天然气相当,可以与天然气混输混用,而且燃烧后很洁净,其燃烧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是上好的工业

化工

发电和居民生活燃料

煤层气空气浓度达到5%

16
%时,遇明火就会爆炸,这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

煤层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其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
21
倍,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极强

煤层气的开采方式包括地面钻井开采和井下瓦斯抽放,前者是常见的煤层气开采方式

在采煤前,对煤层中的瓦斯进行开采和抽放,可以大大减少风排瓦斯的数量,降低煤矿对通风的要求,煤矿瓦斯爆炸率将降低
70<br/>%到
85
%,改善矿工的安全生产条件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
:
洁净能源,商业化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国家战略资源,如“CN202938003U
一种降压解吸煤层气装置”中描述了“煤层气是指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非常规天然气,属于天然气的一种,甲烷占
80


90
%,是煤化工程中产生的气体,与煤共存,又称瓦斯,是一种潜在的洁净能源,蕴藏量极为丰富,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全球陆上煤田埋深超过
2000
米的煤层气资源约为
260
万亿
m3,是常规天然气探明储量的两倍多,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全国大于
5000
亿
m3的含煤层气盆地共有
14
个,埋深
2000m
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为
36
万亿
m3,
1000m
以浅
、1000

1500m

1500

2000m
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分别占全国煤层气资源地质总量的
38.8

、28.8
%和
32.4
%,然而,由于一系列技术难题,我国煤层气现阶段的利用率很低,这些技术难题主要包括开采技术和储运技术,其中储运技术主要包括压缩运输和吸附运输两种方式,传统的气体储运方式为压缩运输,其储运罐的压力高达
25MPa
,在灌装和运输可燃性气体时非常危险,相应的,通过吸附介质,例如活性炭等,将煤层气吸附后储存运输的方法,不需要对气体深度压缩,节约能源,安全性能高,是一种极具前景的运输方式”,煤层气的解吸原理同开采中气体的解吸原理相同,通过降压方式,依靠压力差使煤层气从吸附状态变成游离状态,并且在压差推动下送到使用场所,解决吸附储运煤层气后续带来的气体解吸问题,本技术操作简单,设备投入少,解吸效果好,操作成本低,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可能已经存在了解决的技术手段,但是本案想要提供一种替代或替换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煤层气储运和解吸应用装置,包括:若干个储存罐

储运支架

混合充气
L
型支架以及解吸
L
型支架,若干个所述储存罐通过缓冲运输
结构安装于所述储运支架上,所述混合充气
L
型支架以及所述解吸
L
型支架上安装有混合充气及解吸结构;
[0004]所述混合充气及解吸结构包含有:一对回形位移移动支架

一对旋转驱动轴

若干个限位圆盘

若干个凹型圆弧限位块

一对收集中转轴管

一对旋转角度驱动机

一对伸缩收集液压推杆

一对伸缩收集液压卡盘

一对灌装吸附引流轴管

一对压发阀门

混合箱

解吸箱

一对压强调节箱

一对中转引流阀门

一对压发阀门

盘绕式电感管

盘绕式冷却器

散热器

一对抽送板

一对凹型抽送限位管

一对抽送液压推杆

若干个抽送限位轴

膨胀密封组件

位移调节组件以及密封挤压组件;
[0005]一对所述回形位移移动支架分别通过所述位移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混合充气
L
型支架以及所述解吸
L
型支架上,一对所述旋转驱动轴分别通过轴承插装于一对所述回形位移移动支架上,一对所述旋转角度驱动机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回形位移移动支架上,且一对所述旋转角度驱动机驱动端分别连接于一对所述旋转驱动轴上,若干个所述限位圆盘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旋转驱动轴上是,若干个所述凹型圆弧限位块分别均匀的安装于一对所述回形位移移动支架上,且若干个所述凹型圆弧限位块分别套装于若干个所述限位圆盘上,一对所述收集中转轴管分别插装于若干个所述限位圆盘上,一对所述伸缩收集液压推杆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灌装吸附引流轴管的内侧,一对所述伸缩收集液压卡盘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伸缩收集液压推杆的推动端上,所述混合箱安装于所述混合充气
L
型支架上,所述解吸箱分别安装于所述解吸
L
型支架上,一对所述压发阀门分别安装于所述混合箱以及所述解吸箱上,一对所述压强调节箱分别安装于所述混合箱以及所述解吸箱上,一对所述中转引流阀门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压强调节箱上,且一对所述中转引流阀门另一侧分别连接于所述混合箱以及解吸箱上,所述盘绕式电感管安装于所述解吸箱的侧壁上,所述盘绕式冷却器插装于所述混合箱的侧壁上,所述散热器安装于所述混合箱的外侧,一对所述抽送板分别活动插装于所述混合箱以及所述解吸箱的内侧,一对所述凹型抽送限位管分别插装于所述混合箱以及所述解吸箱上,一对所述抽送液压推杆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凹型抽送限位管的内侧,且一对所述传送液压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煤层气储运和解吸应用装置,包括:若干个储存罐

储运支架

混合充气
L
型支架以及解吸
L
型支架,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储存罐通过缓冲运输结构安装于所述储运支架上,所述混合充气
L
型支架以及所述解吸
L
型支架上安装有混合充气及解吸结构;所述混合充气及解吸结构包含有:一对回形位移移动支架

一对旋转驱动轴

若干个限位圆盘

若干个凹型圆弧限位块

一对收集中转轴管

一对旋转角度驱动机

一对伸缩收集液压推杆

一对伸缩收集液压卡盘

一对灌装吸附引流轴管

一对压发阀门

混合箱

解吸箱

一对压强调节箱

一对中转引流阀门

一对压发阀门

盘绕式电感管

盘绕式冷却器

散热器

一对抽送板

一对凹型抽送限位管

一对抽送液压推杆

若干个抽送限位轴

膨胀密封组件

位移调节组件以及密封挤压组件;一对所述回形位移移动支架分别通过所述位移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混合充气
L
型支架以及所述解吸
L
型支架上,一对所述旋转驱动轴分别通过轴承插装于一对所述回形位移移动支架上,一对所述旋转角度驱动机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回形位移移动支架上,且一对所述旋转角度驱动机驱动端分别连接于一对所述旋转驱动轴上,若干个所述限位圆盘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旋转驱动轴上是,若干个所述凹型圆弧限位块分别均匀的安装于一对所述回形位移移动支架上,且若干个所述凹型圆弧限位块分别套装于若干个所述限位圆盘上,一对所述收集中转轴管分别插装于若干个所述限位圆盘上,一对所述伸缩收集液压推杆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灌装吸附引流轴管的内侧,一对所述伸缩收集液压卡盘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伸缩收集液压推杆的推动端上,所述混合箱安装于所述混合充气
L
型支架上,所述解吸箱分别安装于所述解吸
L
型支架上,一对所述压发阀门分别安装于所述混合箱以及所述解吸箱上,一对所述压强调节箱分别安装于所述混合箱以及所述解吸箱上,一对所述中转引流阀门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压强调节箱上,且一对所述中转引流阀门另一侧分别连接于所述混合箱以及解吸箱上,所述盘绕式电感管安装于所述解吸箱的侧壁上,所述盘绕式冷却器插装于所述混合箱的侧壁上,所述散热器安装于所述混合箱的外侧,一对所述抽送板分别活动插装于所述混合箱以及所述解吸箱的内侧,一对所述凹型抽送限位管分别插装于所述混合箱以及所述解吸箱上,一对所述抽送液压推杆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凹型抽送限位管的内侧,且一对所述传送液压推杆的推动端分别连接于一对所述抽送板上,若干个所述抽送限位轴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抽送板上,且若干个所述抽送限位轴分别活动插装于所述混合箱以及所述解吸箱上,所述膨胀密封组件安装于一对所述抽送板上,一对所述灌装吸附引流轴管分别安装于所述混合箱以及所述解吸箱的侧壁上,且一对所述灌装吸附引流轴管分别套装于一对所述压发阀门,所述密封挤压组件安装于一对所述灌装吸附引流轴管上,一对所述压发阀门分别安装于所述混合箱以及所述解吸箱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层气储运和解吸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运输结构包含有:缓冲箱壳

若干个凹型圆环限位块

若干个旋转圆环块

若干个缓冲套管

若干个缓冲圆环液囊以及吸附拉伸组件;若干个所述凹型圆环限位块分别均匀的安装于所述缓冲箱壳的内侧,若干个所述旋转圆环块分别安装于活动插装于若干个所述凹型圆环限位块的内侧,若干个所述缓冲套管均匀的插装于若干个所述旋转圆环块上,若干个所述缓冲圆环液囊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所述缓冲套管的内侧,所述吸附拉伸组件安装于缓冲箱壳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层气储运和解吸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挤压
组件包含有:一对升降辅助支架

一对直线轴承块

一对圆环内管

一对升降挤压箱

一对升降挤压凸型块

一对压发液压推杆

一对升降挤压液压推杆

若干个升降滑道以及若干个升降滑块;一对所述升降辅助支架分别安装于所述混合充气
L
型支架以及所述解吸
L
型支架上,且一对所述升降辅助支架分别连接于一对所述灌装吸附引流轴管上,一对所述直线轴承块分别安装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申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