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免错模的快换模具模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模架
,具体涉及一种避免错模的快换模具模架
。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将模具进行快速更换,会通过拉动机构采用横向拉动的方式将模具自动换下
。
但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换下模具,模架与模具之间的卡接口往往会较大,使得模具在冲压发生变形后,模具虽然依旧能够在模架上进行拆卸,但在安装时,为了将模具进行调平,需要消耗工人较多的时间,以避免上模和下模在生产加工时发生错模
。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
CN202110504128.1
,名称:螺旋压力机定程承压快换模架,使用模座定位键
、
垫板定位键
、
定位销的组合使得上模和下模定位更加准确,避免错模
。
而该申请仅仅采用定位的方式来避免错模
。
若是模具发生损坏,则会导致模具无法安装,但对于厂区在生产加工时,若是仅仅只是上模的顶座或者下模的底座发生变形,若是中间发生变形,则代表内部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避免错模的快换模具模架,包括下框架(4)和可上下移动的上框架(3),下框架(4)用于和下模(2)连接,上框架(3)用于和上模(1)连接,下框架(4)的顶部设置有多排导滑轮(
11
)和
T
形限位导块(
10
),下模(2)上开设有与
T
形限位导块(
10
)卡接的
T
形槽(
2a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下框架(4)内的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用于带动多排导滑轮(
11
)竖直运动,当
T
形槽(
2a
)与
T
形限位导块(
10
)卡接时,导滑轮(
11
)的顶部与下模(2)的底部贴合,
T
形槽(
2a
)的槽顶与
T
形限位导块(
10
)的顶部留有间隙一,下模(2)的底部与下框架(4)的顶部留有间隙二,间隙二与间隙一相同,下框架(4)上设置有多个插柱(9),多个插柱(9)均与顶升机构(6)连接,下模(2)的底部开设有供插柱(9)卡接的插孔(
2b
),锁紧机构(7)安装于上框架(3)上,上模(1)上开设有与锁紧机构(7)连接的锁紧槽(
1a
),下降过程中的锁紧机构(7)将与锁紧槽(
1a
)卡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错模的快换模具模架,其特征在于,顶升机构(6)包括铰接杆(
6a
)
、
转座一(
6b
)
、
滑柱(
6c
)和推升柱(
6d
),转座一(
6b
)固定安装于下框架(4),铰接杆(
6a
)的中部与转座一(
6b
)转动连接,插柱(9)与下框架(4)滑动连接,下框架(4)上开设有供插柱(9)竖直滑动的滑孔,推升柱(
6d
)固定安装于插柱(9)的侧面,铰接杆(
6a
)上开设有供推升柱(
6d
)滑动的腰行滑槽一,滑柱(
6c
)固定安装于升降机构(5)的顶部,铰接杆(
6a
)上开设有供滑柱(
6c
)滑动的腰行滑槽二,插柱(9)的顶部为弧面结构;当导滑轮(
11
)处于顶部最终位置时,导滑轮(
11
)与下模(2)接触,插柱(9)收入到下框架(4)内;当导滑轮(
11
)收回到下框架(4)内时,插柱(9)的顶部穿出下框架(4)插设于下模(2)内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免错模的快换模具模架,其特征在于,插孔(
2b
)的底部外缘开设有限位凹槽(
2c
),插柱(9)的外缘设有与限位凹槽(
2c
)卡接的填补柱(
9a
)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免错模的快换模具模架,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5)包括与多排导滑轮(
11
)分别连接的多个升降器,每个升降器均包括顶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田田,陈东辉,陈宇翔,胡蕙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东模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