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咔唑类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4306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联咔唑类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咔唑类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
,尤其涉及一种联咔唑类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
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

具有超薄

自发光

视角宽

响应快

发光效率高

温度适应性好

生产工艺简单

驱动电压低

能耗低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平板显示

柔性显示

固态照明和车载显示等行业

[0003]有机电致发光现象是指使用有机材料将电能转换成光能的现象

利用有机电致发光现象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常具有如下结构:阳极

阴极

位于所述阳极和阴极之间或之外的有机材料层

有机材料层通常以由不同材料构成的多层结构形成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

效率和寿命,有机材料层可由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

发光层

电子传输层

电子注入层和覆盖层等构成

[0004]目前,
4,4'

N,N'

二咔唑

联苯
(CBP)
是最广为人知的磷光主体材料,并且先锋电子公司
(Pioneer)(
日本
)
等使用被称为空穴阻挡材料的浴铜灵
(BCP)
和铝
(III)

(2

甲基
‑8‑
喹啉盐
)(4

苯基酚盐
)(BAlq)
等,将其作为主体材料,同样具备良好的性能

然而,虽然常规材料提供良好的发光特征,但它们具有以下缺点:
(1)
在真空中的高温沉积过程期间发生降解,并且缩短器件的寿命
。(2)
发光效率仍无法达到大面积化显示器的要求

[0005]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最主要的问题为寿命问题和效率问题,随着显示器的大面积化,驱动电压随之提高,发光效率也需要提高,并且要保证一定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继续研发新型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进一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使其能够适应显示器的大面积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联咔唑类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联咔唑类化合物具备较高稳定性,且该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
HOMO
能级和三重态能隙
(E
T
)
,将其应用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时,能够有效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延长器件的使用寿命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联咔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咔唑类化合物具有如化学式1所示结构,
[0008][0009]所述
x
相同或不同的选自
CR3或
N
,其中与所述
Ar0、L0键合的
x
选自
C

[0010]所述
R3选自氢



卤素

氰基

三氟甲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12
的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12
的脂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30
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25
的杂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者相邻的
R3之间彼此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当存在两个或多个
R3时,两个或多个
R3之间彼此相同或不同;
[0011]所述
Ar0选自化学式2所示结构,
[0012][0013]所述
z
相同或不同的选自
CR2或
N

[0014]所述
R1、R2相同或不同选自氢



卤素

氰基

三氟甲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12
的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12
的脂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30
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25
的杂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者相邻的
R2之间彼此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
[0015]所述
L0、L1、L2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单键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24
的亚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25
的亚杂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12
的亚脂环基中的任意一种;
[0016]所述
Ar1、Ar2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12
的脂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24
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25
的杂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中的任意一种;
[0017]所述化学式1中至少一个基团被
Si(R4)3取代,所述
R4相同或不同选自氢



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12
的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18
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12
的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含阳极

有机物层

阴极,所述有机物层包含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联咔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咔唑类化合物具有如化学式1所示结构,所述
x
相同或不同的选自
CR3或
N
,其中与所述
Ar0、L0键合的
x
选自
C
;所述
R3选自氢



卤素

氰基

三氟甲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12
的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12
的脂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30
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25
的杂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者相邻的
R3之间彼此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当存在两个或多个
R3时,两个或多个
R3之间彼此相同或不同;所述
Ar0选自化学式2所示结构,所述
z
相同或不同的选自
CR2或
N
;所述
R1、R2相同或不同选自氢



卤素

氰基

三氟甲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12
的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12
的脂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30
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25
的杂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者相邻的
R2之间彼此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所述
L0、L1、L2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单键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24
的亚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25
的亚杂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12
的亚脂环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
Ar1、Ar2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12
的脂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24
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25
的杂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化学式1中至少一个基团被
Si(R4)3取代,所述
R4相同或不同选自氢



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12
的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18
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12
的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咔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Ar0选自如下所示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
a1选自
0、1、2、3、4、5、6、7
或8;所述
a2选自
0、1、2、3、4、5、6
或7;所述
a3选自
0、1、2、3、4、5
或6;所述
a4选自
0、1、2、3、4
或5;所述
a5选自
0、1、2、3
或4;当存在两个或多个
R2时,两个或多个
R2之间彼此相同或不同;所述
R2相同或不同的选自氢



卤素

氰基

三氟甲基

甲基

乙基

异丙基

叔丁基

环丙基

环丁基

环戊基

环己基

环戊烯基

环己烯基

金刚烷基

降冰片烷基

苯基

联苯基

萘基

吡啶基

嘧啶基
、Si(R4)3中的任意一种;所述
R2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所述取代基选自氘

氰基

卤素

三氟甲基

甲基

异丙基

叔丁基

苯基

联苯基

氘代苯基

五氟苯基

萘基
、Si(R4)3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当存在两个或多个取代基时,两个或多个取代基之间彼此相同或不同;所述
R1相同或不同的选自氢



卤素

氰基

三氟甲基

甲基

乙基

异丙基

叔丁基

环丙基

环丁基

环戊基

环己基

环戊烯基

环己烯基

金刚烷基

降冰片烷基

苯基

联苯基

萘基

吡啶基

嘧啶基
、Si(R4)3中的任意一种;所述
R1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
R
11
所取代,所述取代基
R
11
选自氘

氰基

卤素

三氟甲基

甲基

异丙基

叔丁基

三甲基硅基

苯基

联苯基

氘代苯基

五氟苯基

萘基
、Si(R4)3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当存在两个或多个取代基时,两个或多个取代基之间彼此相同或不同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咔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Ar1、Ar2相同或不同的选自
Si(R4)3或者如下所示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如下所示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所述
v
相同或不同的选自
CH

N
;所述
Y
选自
O、S、C(Ra)2、N(Rb)
中的任意一种;所述
Ra
相同或不同选自氢



卤素

氰基

三氟甲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12
的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12
的脂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30
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25
的杂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
Ra
可以直接与
L1和
/

L2连接;所述
Rb
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12
的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12
的脂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30
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25
的杂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
Rb
可以直接与
L1和
/

L2连接;所述
R5相同或不同选自氢



卤素

氰基

三氟甲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12
的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12
的脂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30
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25
的杂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
n1选自
1、2、3、4
或5;所述
n2选自
1、2、3、4、5、6
或7;所述
n3选自
1、2、3、4、5、6、7、8
或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华孙月刘喜庆孙敬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