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硅四元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3927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氮磷钾硅四元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肥料技术领域。其是由下列质量百分数的原料构成:硅钾肥9~10%、尿素11~25%、氯化钾10~20%、磷酸一铵23~35%、氯化铵12~26%、合成氨1.3~1.7%、硫酸2.5~3%和凹凸棒土≤0.05%。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因不使用矿渣或炉渣,故不存在粉碎过程,从而可体现节能、保护环境、减少工艺环节和运输成本;硅为可溶性硅,有助于根部直接吸收,避免肥料损耗,增进肥效和节约肥料资源;有利于改善土质而藉以避免污染土壤和保障粮食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肥料
,具体涉及一种氮磷钾硅四元肥料,并且还涉及该肥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化肥在我国虽然已有多年的施用历史,但始终以氮、磷和钾复合肥为主。近年来, 含硅元素的化肥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这是因为硅对禾本科作物和蔓生科作物具有特殊的作 用,例如能促进植株光合作用,减轻铁、锰、铝、镉和铝等的金属离子对作物的毒害(污染) 以及调节作物对氮和磷的吸收与利用,在植物体内形成不同的硅酸体或称硅化细胞,从而 保护植物免遭病虫害的入侵。经对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的粮食作物以及甘蔗等的经济作物 试验表明,施用硅肥后,增产程度可达10%左右。硅是地壳和土壤中含量第二丰富元素,水稻是含硅量最多的植物之一,其茎叶中 二氧化硅(SiO2)的含量达10-20%,被称为硅酸植物的代表。自1926年美国加州大学 Sommer的研究率先提出硅是水稻生长的必要元素以来,硅素在水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 们的重视,在高产水稻的一个生长季内可每亩(667m2)从土壤中带走75-130Kg的二氧化硅 (SiO2),加上水稻提供高产和土地复种指数(复种率)较高,作物每年从土壤中带走的硅素 远远大于氮、磷和钾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氮磷钾硅四元肥料,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质量百分数的原料构成:硅钾肥9~10%、尿素11~25%、氯化钾10~20%、磷酸一铵23~35%、氯化铵12~26%、合成氨1.3~1.7%、硫酸2.5~3%和凹凸棒土≤0.05%。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氮磷钾硅四元肥料,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质量百分数的原料构成硅钾肥9~10%、尿素11~25%、氯化钾10~20%、磷酸一铵23~35%、氯化铵12~26%、合成氨1.3~1.7%、硫酸2.5~3%和凹凸棒土≤0.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磷钾硅四元肥料,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质量百分数的原 料构成硅钾肥9 10%、尿素11 25%、氯化钾10 20%、磷酸一铵23 35%、氯化铵 12 26%、合成氨1. 3 1. 7%、硫酸2. 5 3%、凹凸棒土彡0. 05%和活性剂彡0. 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氮磷钾硅四元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钾肥的有效硅 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 5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氮磷钾硅四元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酸为稀硫酸。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磷钾硅四元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配料,先按质量百分比称取如下原料硅钾肥9 10%、尿素11 25%、氯化钾 10 20%、磷酸一铵23 35%、氯化铵12 26%和凹凸棒土< 0. 05%,然后将上述称取 的原料粉碎混勻,得到造粒用原料;B)造粒,将造粒用原料引入造粒机造粒,在造粒过程中向造粒机内的造粒用原料中加 入质量百分比为1. 3 1. 7%的合成氨和质量百分比为2. 5 3%的硫酸,得到湿粒料;C)烘干,将湿粒料引入烘干机烘干,并且控制烘干机的进、出口温度,得到待分筛的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虎朱元培施胜昔华卫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陆富新型肥料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