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两个相对于彼此可线性运动的接触部位之间提供导电连接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386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00
用于在两个相对于彼此可线性运动的接触部位之间提供导电连接的装置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构成为具有长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两个远侧端部,其中第一接触部位位置固定地设置在壳体的纵向侧处,并且第二接触部位在壳体的与其相对置的纵向侧上沿其纵向延伸的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其中在壳体的内部中容纳有至少两个扁平电缆,所述扁平电缆借助其相应的端部在一侧与第一接触部位并且在另一侧与第二接触部位固定地连接,其中第一扁平电缆具有朝向壳体的第一远侧端部的方向的第一U形转弯部段并且第二扁平电缆具有朝向壳体的第二远侧端部的方向的第二U形转弯部段,其中在两个U形的转弯部段之间存在间距保持件,所述间距保持件预设其最小间距。间距。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在两个相对于彼此可线性运动的接触部位之间提供导电连接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两个相对于彼此可线性运动的接触部位之间提供导电连接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这种装置在如下应用中使用,在所述应用中,两个可相互运动的元件彼此电连接。这例如在机动车的座椅中是这种情况,所述座椅能够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在一定路段上移动,但是仍配设有电消耗器,如伺服马达或加热装置。电接触在此目前通常经由在座椅之下设置的线缆束进行,所述线缆束在移动路径上被一起拖动。在此虽然也可以考虑使用滑动接触轨道,这然而因为例如通过污染或损坏造成的可能的接触问题不是有用的。
[0003]提到的经由一起拖动的线缆束的接触对于迄今常见的车辆座椅是可接受的,而这对于未来不一定再是这种情况。未来的车辆的座椅也就是说具有明显扩展的运动可能性。属于此的尤其是纵向调整,所述纵向调整超出座椅本身的长度并且绝对能够为多于一米。这在大的行驶路径的情况下会导致裸露的线缆束,这在视觉上和出于安全因素都不可接受。在此,因此对于具有尤其长的行驶路径的电力和数据应用都存在对鲁棒的和视觉上吸引人的电接触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这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来提供,所述装置包括长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两个远侧端部,其中第一接触部位位置固定地在壳体的纵向侧处设置,并且第二接触部位在壳体的与其相对置的纵向侧上沿其纵向延伸的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其中在壳体的内部中容纳有至少两个扁平电缆,所述扁平电缆借助其相应的端部在一侧与第一接触部位并且在另一侧与第二接触部位固定地连接,其中第一扁平电缆具有朝向壳体的第一远侧端部的方向的第一U形转弯部段,并且第二扁平电缆具有朝向壳体的第二远侧端部的方向的第二U形转弯部段,其中在这两个U形转弯部段之间存在间距保持件,所述间距保持件预设其最小间距。
[0005]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提出,间距保持件在其端部处具有辊,所述辊的半径略微小于U形转弯部段的半径,并且扁平电缆在其运动时沿着所述辊滚动。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中提出,间距保持件通过在壳体的纵向槽中容纳的销引导。
[0007]为了确保间距保持件在扁平电缆的U形转弯部段的内侧处的可靠的贴靠,所述间距保持件能够设有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引起所述间距保持件沿其纵向方向张开(Spreizung)。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主题的其他有利的设计方案在其他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并且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详细阐述。
附图说明
[0009]在此,唯一的附图1示出贯穿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成的具有可运动的接触部位的装置
[0010]a)在中间位置中
[0011]b)在沿一个方向最大偏转的位置中
[0012]的纵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在附图1中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成的装置包括长形的壳体3,所述壳体具有两个远侧端部3a、3b。在壳体3的在绘图中下部的纵向侧上位置固定地设置有第一接触部位1。所述接触部位1优选地构成为插接连接器,匹配的配合插接连接器可以连接于所述插接连接器,所述配合插接连接器例如是车辆线束的一部分。在壳体3的与其相对置的在绘图中上部的纵向侧上设置有第二接触部位2。所述第二接触部位2优选地构成为插接连接器,在该情况下,配合插接连接器连接于所述插接连接器,所述配合插接连接器例如是座椅线束的一部分。所述接触部位2沿壳体3的纵向延伸的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对此,对应的插接连接器例如通过滑动支承件沿着壳体3的纵向延伸被引导。壳体3中的对此需要的开口在可运动的插接连接器的两侧上例如通过各一个百叶窗覆盖或者通过“扫帚条”封闭。
[0014]在壳体3的内部中容纳有至少两个扁平电缆4、5,所述扁平电缆以其相应的端部在一侧与第一接触部位1并且在另一侧与第二接触部位2固定地连接。为了更好的可区分性,在图中,第一扁平电缆4用虚线示出并且第二扁平电缆5用点划线示出。
[0015]至少一个第一扁平电缆4在此具有至少一个电的导体线路,所述导体线路在各第一接触部位1和第二接触部位2的两个接触部之间形成电流连接。通常,然而在此存在多个平行的导体线路,所述导体线路分别将两个接触部彼此连接。第二扁平电缆5也能够具有一个或多个导体线路以连接接触部。如果仅需要较少数量的导体线路,那么第二扁平电缆5也能够构成为所谓的假电缆,即不具有电的导体线路。
[0016]两个扁平电缆4、5在壳体3中设置成,使得其分别具有U形转弯部段4a、5a,其中第一扁平电缆4具有朝向壳体3的第一远侧端部3a的方向的第一U形转弯部段4a,并且第二扁平电缆5具有朝向壳体3的第二远侧端部3b的方向的第二U形转弯部段5a。两个扁平电缆4、5的长度优选是相同的并且分别略微大于壳体3的一半长度。在所描述的并且从附图中可见的配置中,这引起,两个U形转弯部段4a、5a的相互间的间距同样大致对应于壳体3的一半长度。
[0017]所述设计方案引起,在可运动的接触部位2移动时,始终在两个扁平电缆4、5的一个处拉动,而另一个相反地“推动”。在此经受拉伸运动的扁平电缆4、5在维持其U形转弯部段4a、5a的条件下无问题地跟随其,而在扁平电缆4、5经受推力运动时、尤其在其刚性不足的情况下,会出现其不期望的折叠从而出现不受控的和可能损坏扁平电缆4、5的情况。
[0018]出于所述原因,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中,存在间距保持件6,所述间距保持件设置在扁平电缆4、5的两个U形转弯部段4a、5a之间并且预设其最小间距。所述间距保持件6能够构成为简单的、细长的塑料件,其长度略微小于两个U形转弯部段4a、5a的间距,即在所描述的实施方案中大约为壳体3的一半长度。间距保持件6在其端部处具有倒圆部,所述倒圆部的半径略微小于U形转弯部段4a、5a的半径,并且扁平电缆4、5在其运动时沿着所述倒圆部
滑动。优选地,在间距保持件的端部处,然而设有具有这种半径的辊7、8,扁平电缆4、5在其运动时沿着所述辊滚动。
[0019]间距保持件6在一个简单的实施方案中能够松地容纳在壳体3中。然而,其经由销的引导是优选的,所述销在垂直于绘图平面走向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支承在壳体3的纵向槽中。在间距保持件6具有辊7、8的实施方案的情况下,所述销例如能够通过所述辊7、8的轴的延长部形成。
[0020]间距保持件6也能够设有一个或多个弹簧元件9,所述弹簧元件引起所述间距保持件在其纵向方向上张开。由此,始终确保间距保持件6的端部在扁平电缆4、5的U形转弯部段4a、5a的内侧上的可靠贴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两个相对于彼此可线性运动的接触部位(1、2)之间提供导电连接的装置,所述装置具有长形的壳体(3),所述壳体具有两个远侧端部(3a、3b),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位(1)位置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壳体(3)的纵向侧处,并且第二接触部位(2)在所述壳体的与其相对置的纵向侧上沿其纵向延伸的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其中在所述壳体(3)的内部中容纳有至少两个扁平电缆(4、5),所述扁平电缆借助其相应的端部在一侧与所述第一接触部位(1)并且在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位(2)固定地连接,其中第一扁平电缆(4)具有朝向所述壳体(3)的第一远侧端部(3a)的方向的第一U形转弯部段(4a)并且第二扁平电缆(5)具有朝向所述壳体(3)的第二远侧端部(3b)的方向的第二U形转弯部段(5a),其中在两个U形的转弯部段(4a、5a)之间存在间距保持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兰克
申请(专利权)人:科世达汽车电气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