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用高品质机制砂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3539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混凝土用高品质机制砂整形装置,包括外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筒体内可旋转的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之间形成整形通道,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的上方均为锥形结构,所述外筒体在上方的锥形结构处设有进砂口,所述外筒体的下方外周设有出砂口,所述外筒体支撑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内筒体的下方连接有旋转驱动组件;所述内筒体的外周和所述外筒体的内周分别设有可拆卸的耐磨内衬,所述耐磨内衬由若干耐磨板拼接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用高品质机制砂整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到机制砂生产
,具体涉及到一种混凝土用高品质机制砂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决定了机制砂本身棱角多,形状不规则,一般都含有较多的针片状颗粒含量,且表面粗糙,相互间咬合力大,流动阻力相对较大,使得胶砂的流动性变差,浆体黏度高,相同流动度下比自然砂需要更多的用水量,最终造成混凝土坍落度下降,工作性劣化,制备的混凝土无法满足实际建设工程要求

相比之下,天然砂天然砂颗粒长期受水流冲刷打磨,其颗粒边缘的尖锐突起被磨蚀,旱现出光滑的类似球体颗粒形状,使得天然砂表面光滑圆润,棱角被钝化,球形度较高,最终有助于在拌合的时候形成良好的流动性

而直接机械破碎制得的机制砂颗粒缺少这一长期的打磨整形过程,所以呈现为针片状的不规则形状

[0003]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混凝土用高品质机制砂整形装置,提升机制砂的打磨质量和打磨效率,以使机制砂的球形度变高,整体粒形与自然砂更为接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用高品质机制砂整形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混凝土用高品质机制砂整形装置,包括外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筒体内可旋转的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之间形成整形通道,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的上方均为锥形结构,所述外筒体在上方的锥形结构处设有进砂口,所述外筒体的下方外周设有出砂口,所述外筒体支撑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内筒体的下方连接有旋转驱动组件;所述内筒体的外周和所述外筒体的内周分别设有可拆卸的耐磨内衬,所述耐磨内衬由若干耐磨板拼接而成

[0007]本混凝土用高品质机制砂整形装置通过所述外筒体和所述内筒体的配合设置,能够形成让机制砂通过的整形通道,利用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对流经的机制砂进行磨搓,依靠砂与砂

砂与耐磨内衬之间的摩擦力磨掉机制砂的尖角

锐角,使机制砂的球形度变高,整体粒形与自然砂更为接近,达到整形的目的,而且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易于使用,可以连续的进行机制砂整形操作,整形效率较高

[0008]所述整形通道能够占据所述内筒体的绝大部分外周面积,整形操作的面积较大

路径较长,有利于批量机制砂的整形操作;机制砂从所述进砂口进入经过整形后从所述出砂口排出,排出的机制砂中会含有被磨碎的碎砂和粉尘,经过筛分或者过滤后即可得到用于混凝土生产的颗粒度较为规整的机制砂

[0009]在所述外筒体的内周和所述内筒体的外周上分别设置所述耐磨内衬,能够提升


外筒体的摩擦力和耐磨性能,有利于机制砂的摩擦整形;采用所述耐磨板的拼接和可拆卸连接工艺制作所述耐磨内衬,有利于单块耐磨板的独立更换,方便耐磨内衬的维护保养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体包括外圆筒和外锥筒,所述外圆筒的下方设有所述支架,所述外锥筒设置在所述外圆筒上方并通过外法兰边可拆卸连接,所述外锥筒的上方设有所述进砂口

所述外筒体采用上下分体结构,可以将所述外锥筒独立拆下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体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内圆筒和内锥筒,所述内圆筒的下方支撑在所述外圆筒的底部上或者所述支架上,所述内圆筒与所述外圆筒或者所述支架之间设有密封轴承和轴承盖,所述内锥筒的端部与所述外锥筒的内端部之间也设有密封轴承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体的下端部设有内法兰边,所述内法兰边连接有底封盖,所述底封盖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组件

所述底封盖与所述内法兰边之间通过若干高强螺栓连接,既能够保证连接强度,也能够拆卸

[0013]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轴,以及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轴之间通过联轴器或者同步皮带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电机座上,所述旋转轴伸入到所述内筒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内筒体的内周之间设有若干加强杆

[0014]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体的外周在靠近所述出砂口处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弧形板或者斜置板,所述导流板向所述出砂口的方向延伸

在所述内筒体的下方设置所述导流板,一方面是便于下落的机制砂从所述出砂口排出,起到导料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减少机制砂和粉尘进入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的运动副中

[0015]进一步的,所述耐磨板包括弧形耐磨板和扇形耐磨板,所述耐磨板的左右两侧和
/
或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凸边,相邻的所述耐磨板上的连接凸边前后布置并配合拼接,配合拼接后的连接凸边通过螺钉与所述内筒体或者所述外筒体连接

[0016]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耐磨板的凹面或者凸面至少设有一个螺柱,凹面设有螺柱的耐磨板紧密排列在所述内筒体的外周且螺柱穿过所述内筒体通过螺母紧固,凸面设有螺柱的耐磨板紧密排列在所述外筒体的外周且螺柱穿过所述外筒体通过螺母紧固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
本混凝土用高品质机制砂整形装置通过所述外筒体和所述内筒体的配合设置,能够形成让机制砂通过的整形通道,利用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对流经的机制砂进行磨搓,依靠砂与砂

砂与耐磨内衬之间的摩擦力磨掉机制砂的尖角

锐角,达到整形的目的,而且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易于使用,可以连续的进行机制砂整形操作,整形效率较高;
2、
所述整形通道的面积较大

路径较长,有利于批量机制砂的整形操作;
3、
在所述外筒体的内周和所述内筒体的外周上分别设置所述耐磨内衬,能够提升内

外筒体的摩擦力和耐磨性能,有利于机制砂的摩擦整形;采用所述耐磨板的拼接和可拆卸连接工艺制作所述耐磨内衬,有利于单块耐磨板的独立更换,方便耐磨内衬的维护保养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混凝土用高品质机制砂整形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混凝土用高品质机制砂整形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耐磨内衬与外套筒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另一种耐磨内衬与外套筒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另一种混凝土用高品质机制砂整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1、
外筒体;
101、
外圆筒;
102、
外锥筒;
103、
外法兰边;
2、
内筒体;
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混凝土用高品质机制砂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筒体内可旋转的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之间形成整形通道,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的上方均为锥形结构,所述外筒体在上方的锥形结构处设有进砂口,所述外筒体的下方外周设有出砂口,所述外筒体支撑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内筒体的下方连接有旋转驱动组件;所述内筒体的外周和所述外筒体的内周分别设有可拆卸的耐磨内衬,所述耐磨内衬由若干耐磨板拼接而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用高品质机制砂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包括外圆筒和外锥筒,所述外圆筒的下方设有所述支架,所述外锥筒设置在所述外圆筒上方并通过外法兰边可拆卸连接,所述外锥筒的上方设有所述进砂口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用高品质机制砂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内圆筒和内锥筒,所述内圆筒的下方支撑在所述外圆筒的底部上或者所述支架上,所述内圆筒与所述外圆筒或者所述支架之间设有密封轴承和轴承盖,所述内锥筒的端部与所述外锥筒的内端部之间也设有密封轴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用高品质机制砂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的下端部设有内法兰边,所述内法兰边连接有底封盖,所述底封盖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顾瑞万瑞丁超费壮包恒旺杜亚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