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烟气SCR脱硝系统氨水直喷及热风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348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烧结烟气SCR脱硝系统氨水直喷及热风混合装置,包括:混合风道,混合风道包括进烟风道和上升烟道;矩阵式混合风道,矩阵式混合风道包括热风炉、分支出烟管道和矩形出风口;混风板,混风板设置有多个异形弧板;固定连接杆,固定连接杆设置在上升烟道的内壁上;喷枪水口,喷枪水口设置在上升烟道的外管壁上;氨水喷枪,设置在喷枪水口上;以及SCR反应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进烟风道、矩阵式混合风道和异形弧板,引入温度较低的外部烟气或废气与多通道式高温烟气混合,降低混合烟气的温度,再通过异形弧板将高温烟气与外部烟气或废气形成旋流,充分混合后的温度达到SCR反应器的最佳SCR脱硝温度窗口,提升了氨水利用率。用率。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结烟气SCR脱硝系统氨水直喷及热风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结烟气SCR脱硝系统氨水直喷及热风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即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在西欧和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氨催化还原法是应用得最多的技术。它没有副产物,不形成二次污染,装置结构简单,并且脱除效率高(可达90%以上),运行可靠,便于维护。在现有钢铁行业的烧结机会产生烧结烟气,烧结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例如氮氧化合物中的一氧化氮等,此时烧结机多采用前置SCR脱硝系统去除烧结烟气内的氮等有害物质,其中SCR反应器利用氨气与烟气中氮氧化合物进行还原反应,生成对大气没有污染的氮气和水,此类系统大部分采用的是氨水喷枪直接插入热风炉内的混合烟道的布置方案。
[0003]现有技术方案,混合烟道内烟气处于高温状态,氨水喷枪喷出的常温氨水与高温烟气混合接触,其接触环境会导致混合烟道内部浇铸料脱落以及氨水喷枪损坏。同时大量氨水会在高温环境下直接分解,没能充分参与脱硝反应,造成大量的氨水浪费,从而增加成本费用。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试图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烧结烟气SCR脱硝系统氨水直喷及热风混合装置,通过设置矩阵式热风炉混合风道,将热分炉内的高温烟气分散为多风道,同时引入外部废气,烟气在上升烟道内混合,使得烟气温度降低,便于后期于氨水反应,在升烟道之间设置混风板,且混风板采用多对称异形护板设置,其特殊设计使得高温烟气和外部烟气经过混风板形成旋流充分混合,且混合旋流可以延长氨水雾滴在烟气中的混合时间,强化氨气分布的均匀性,减少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烧结烟气SCR脱硝系统氨水直喷及热风混合装置,解决了高温烟气温度较高无法达到SCR反应器的最佳SCR脱硝温度窗口,高温度的烟气对氨水气化作用较大使得生产成本变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烧结烟气SCR脱硝系统氨水直喷及热风混合装置,包括:混合风道,所述混合风道包括进烟风道和上升烟道,所述混合风道由所述进烟风道与所述上升烟道连接,所述进烟风道的形状尺寸与所述上升烟道的形状尺寸相同,所述混合风道的进烟风道设置有进风管口,所述进烟风道的管壁外侧设置有管孔,所述上升烟道的管壁内设置有固定槽钢;
[0007]矩阵式混合风道,所述矩阵式混合风道设置在所述进烟风道的管壁管口,所述矩阵式混合风道包括热风炉、分支出烟管道和矩形出风口,所述热风炉包括炉口和热风炉管,所述热风炉横截面呈丁字状,所述分支出烟管道横架面呈梯形,所述分支出烟管道设置在
所述热风炉管的侧面,所述分支出烟管道的斜边朝向所述进烟风道的进风口,所述矩形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分支出烟管道朝向所述上升烟道,所述矩形出风口按一定距离均匀设置在所述分支出烟管道上;
[0008]混风板,所述混风板倾斜设置在所述上升烟道内,所述混风板设置有多个异形弧板,所述异形弧板呈蝴蝶状对称设置,所述异形弧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异形弧板的中部侧边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异形弧板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位置相对称;
[0009]固定连接杆,所述固定连接杆设置在所述上升烟道的管壁上,所述固定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升烟道的管壁上设置的固定槽钢,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两个相邻的异形弧板;
[0010]喷枪水口,所述喷枪水口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上升烟道外壁上并与所述上升烟道内壁相同,所述喷枪水口的另一端设置有法兰,所述喷枪水口内部为中空状;
[0011]氨水喷枪,所述氨水喷枪包括喷头、喷管、喷管连接端和连接管口,所述喷管包括第一喷管和第二喷管,所述第二喷管与所述第一喷管倾斜连接,所述喷头与所述第二喷管连接,所述第一喷管与所述喷管连接端连接,所述喷管连接端设置有法兰,所述喷管连接端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口连接;以及
[0012]SCR反应器,所述混合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SCR反应器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烧结烟气SCR脱硝系统氨水直喷及热风混合装置还包括加固筋板,所述混风板的异形弧板设置加固筋板。
[0014]进一步的,所述烧结烟气SCR脱硝系统氨水直喷及热风混合装置还包括防积灰扬尘孔,所述防积灰扬尘孔在所述异形弧板的中间位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喷管上的喷头的出水口延伸方向与所述混风板垂直,且所述喷头的喷入点位于所述混风板表面的距离范围为h。
[0016]进一步的,所述混风板与所述上升烟道的角度为α。
[0017]进一步的,所述喷枪水口的中心的轴向延伸线与所述混风板的中心处于同一条轴向延伸线。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烧结烟气SCR脱硝系统氨水直喷及热风混合装置,通过设置进烟风道和矩阵式混合风道,进烟风道引入温度较低的外部烟气或废气,矩阵式混合风道将连铸机产生高温烟气分解为多通道式烟气风道,使得多通道式烟气风道均于分布在上升烟道横截面内,将外部温度较低的烟气和高温的烟气混合从而降低温度,再通过异形弧板的特殊设计将高温烟气与外部烟气或废气形成旋流,从而充分混合,且异形弧板形成的旋流可以延长氨水雾滴在烟气中的混合时间,强化氨气分布的均匀性,其混合后的温度达到SCR反应器的最佳SCR脱硝温度窗口,提升了氨水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烧结烟气SCR脱硝系统氨水直喷及热风混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烧结烟气SCR脱硝系统氨水直喷及热风混合装置的剖面侧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烧结烟气SCR脱硝系统氨水直喷及热风混合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烧结烟气SCR脱硝系统氨水直喷及热风混合装置的异形弧板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3]图5为本技术的烧结烟气SCR脱硝系统氨水直喷及热风混合装置的矩阵式混合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图A为矩阵式混合风道的主视图;图B为矩阵式混合风道的俯视图;图C为矩阵式混合风道的侧视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混合风道;101.进烟风道;1011.进烟管口;102.上升烟道;1021.固定槽钢;
[0027]2.矩阵式混合风道;201.热风炉;2011.炉口;2012.热风炉管;202.分支出烟管道;203.矩形出风口;
[0028]3.混风板;301.异形弧板;3011.第一连接孔;3012.第二连接孔;3013.第三连接孔;302.加固筋板;
[0029]4.固定连接杆;401.第一连接杆;402.第二连接杆;403.第三连接杆;
[0030]5.喷枪水口;501.连接端;
[0031]6.氨水喷枪;6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结烟气SCR脱硝系统氨水直喷及热风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风道,所述混合风道包括进烟风道和上升烟道,所述混合风道由所述进烟风道与所述上升烟道连接,所述进烟风道的形状尺寸与所述上升烟道的形状尺寸相同,所述混合风道的进烟风道设置有进风管口,所述进烟风道的管壁外侧设置有管孔,所述上升烟道的管壁内设置有固定槽钢;矩阵式混合风道,所述矩阵式混合风道设置在所述进烟风道的管壁管孔处,所述矩阵式混合风道包括热风炉、分支出烟管道和矩形出风口,所述热风炉包括炉口和热风炉管,所述热风炉横截面呈丁字状,所述分支出烟管道横架面呈梯形,所述分支出烟管道设置在所述热风炉管的侧面,所述分支出烟管道的斜边朝向所述进烟风道的进风口,所述矩形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分支出烟管道朝向所述上升烟道,所述矩形出风口按一定距离均匀设置在所述分支出烟管道上;混风板,所述混风板倾斜设置在所述上升烟道内,所述混风板设置有多个异形弧板,所述异形弧板呈蝴蝶状对称设置,所述异形弧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异形弧板的中部侧边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异形弧板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位置相对称;固定连接杆,所述固定连接杆设置在所述上升烟道的内壁上,所述固定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升烟道的管壁上设置的固定槽钢,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两个相邻的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勇成春晖李勤乔俊强刘颖麟
申请(专利权)人:吕梁建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