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仲国专利>正文

采暖、炊事两用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3162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采暖、炊事两用炉,所述两用炉由炊事炉体和采暖炉体结合而成,之间设置烟道(6),烟道(6)中间设置烟道转换阀门(7),在两用炉体(1)的一侧设置控制手柄(8),控制烟道转换阀门(7)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炊事炉体(2)的侧壁和炉灶(5)口下方设置助燃板(12),助燃板(12)内形成中空的通气夹层(1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采暖炊事两用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符合高效低排放指标,可烧煤、烧桔杆和其他农作物废料,降低用户费用;充分利用能源,可有效降低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的各种烟尘和废气。(*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暖炉,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的、可应用于采暖和炊事两种 用途的采暖炉。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家庭单独采暖和农村的冬季采暖大多数还是采用采暖炉,一般家庭使 用的采暖炉采用的是直燃的设计,其结构一般具有炉体、炉膛、炉排、水套,出水口、回水口、 排气口、加煤口、烟道等结构,采用从采暖炉的下部进空气,燃烧物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将 流入水套的水加热,供水暖设备使用。它的不足是从采暖炉的下部进空气,燃烧物在燃烧 时放出的热量在炉内停留的时间短,由于进气不充分,容易产生的各种可燃性的烟气和灰 尘,给室内造成极大的烟尘污染,热效率低,这些缺陷给广大用户带来使用上的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采暖炉结构的不足和缺点,提供一种结构新颖、 使燃料能够充分燃烧,避免产生过多的烟气和灰尘,实现采暖和炊事一炉两用,既能烧煤又 能烧生物质的节能两用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采暖、炊事两用炉,所述两用炉由炊事炉体 和采暖炉体结合而成,所述炊事炉体2在炉灶5侧面靠近所述采暖炉体3处设置烟道6连 通炊事炉体和采暖炉体;所述炊事炉体2和采暖炉体3炉体的燃烧室中间设置一个阻风水套10 ;所述采暖炉体3周围设置水套16。所述烟道6中间设置烟道转换阀门7,在炉1的一侧设置控制手柄8,控制烟道转 换阀门7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炊事炉体2由炉膛外层的炉膛水套13和炉膛内层的助燃板12组成,所述助 燃板12开有多排进风孔17 ;所述炉膛水套13和助燃板12之间形成中空的通气夹层15,所 述通气夹层15和炉灰室14连通。所述炊事炉体2上面的炉灶5采用夹层结构,两层中间形成的通气夹层15,所述夹 层结构的底层为助燃板12,设置多排进风孔18。所述进风孔17的孔径比进风孔18的孔径 大,所述炊事炉体2为方形炉膛结构或圆形炉膛结构,可以适应不同的燃料需求。所述炊事炉体2为方形炉膛结构时,所述助燃板12的宽度在100-500mm;助 燃板12的高度在IOO-IOOOmm ;进风孔17和18的直径为l_20mm ;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为 10-200mm ;所述炊事炉体2为圆形炉膛结构时,所述助燃板12的直径在100-500mm;助 燃板12的高度在IOO-IOOOmm ;进风孔17和18的直径为l_20mm ;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为 10-200mm。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一炉两用,体积小、重量轻、即能取暖,又能做饭,提高燃烧物燃烧效率。2、扩大燃烧物的范围,少烧煤,多烧桔杆和农作物废料降低用户费用。3、充分利用能源,减少烟、煤气、CO、灰尘等气体的排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两用炉的整体结构透视图;图2为两用炉方形炉膛结构示意图;图3为两用炉圆形炉膛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10阻风水套2炊事炉体11炉门3采暖炉体12助燃板4炉箅13炉膛水套5炉灶14炉灰室6烟道15通气夹层7烟道转换阀门16水套8控制手柄17进风孔9排烟道18进风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两用炉的整 体结构透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的两用炉的炉体1由炊事炉体2和采暖炉体3 有机结合而成。炊事炉体2的炉灶5侧面靠近采暖炉体3处开了一个烟道6,烟道6通向采 暖炉体3的水套加热室。炊事炉使用时,锅盖住炉灶5的上开口,燃烧后的烟气经过烟道6 进入采暖炉体3的燃烧室,参与加热采暖炉体3的水套16,最后从排烟道9排出,使做饭后 的余热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整个炉具的效率。烟道6中间设置烟道转换阀门7,利用安装在炉1 一侧的控制手柄8的转动控制烟 道转换阀门7的开启和关闭,适应炊事炉烹调的需要,当需要加大炊事炉的火力,可以调整 烟道转换阀门7开启的大小来控制。采暖炉体3和排烟道9均为双层结构,周围有水套16包围。其中,炊事炉体2和采 暖炉体3炉体的燃烧室中间设置一个阻风水套10,将整个燃烧室分割成前后两个燃烧室, 其中前燃烧室的面积大于后燃烧室的面积,面积比为3 1至6 1。阻风水套10为板状结构,焊接固定在燃烧室顶板上,阻风水套10的长度小于燃烧 室纵截面的长度,阻风水套10的宽度与燃烧室纵截面的宽度相匹配,使前后燃烧室底部相 通。阻风水套10为双层结构,其三面开口与燃烧室水套的储水层相通,使阻风水套10内充 满水。烟气经过烟道6进入采暖炉体3的燃烧室先经过阻风水套10,是从上边往下折返进 入二次燃烧室,这样燃烧物在燃烧时途经前燃烧室、后燃烧室、烟道,使高温烟气在炉内停 留的时间长,燃烧所产生的烟气、煤气、CO等可燃性气体被再次折回到第二燃烧室时,当即点燃,又放出大量热、解决了二次利用问题,解决了煤烟过大,能源浪费问题。炉体1正面下方的炉灰室14设置炉门11,燃烧室下方设置炉箅4,燃料进口设置 在前燃烧室的顶部,排烟道9设置在后燃烧室的顶部,该前后燃烧室的结构在炉室内形成 二次燃烧,使燃料充分燃烧。图2为两用炉方形炉膛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整个炊事炉体2由炉膛外层的炉膛 水套13和炉膛内层的助燃板12组成,炉膛水套13和助燃板12之间形成中空的通气夹层 15,同样,在炉灶5的下方也采用夹层结构,底层设置助燃板12,两层中间形成的通气夹层 15。炉膛内层的助燃板12上设置进风孔17,炉灶5的夹层底层的助燃板12设置进风 孔18,进风孔17和18有多层或多排。其中,进风孔18孔径较小的,进风孔17孔径较大, 以便适应燃烧的需要。对于方形炉膛,助燃板12的宽在100-500mm,助燃板12的高度在 IOO-IOOOmm ;进风孔17和18的直径为1_20_,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为10_200mm。使用时,燃料从炊事炉炉灶5上面加入,从上部点燃,空气从炉门11进入通气夹层 15,通过进风孔17、18进入炉膛帮助燃烧,炉膛侧面和上面同时进风燃烧的方式使燃料燃 烧效率高。燃烧后的烟气通过烟道6进入采暖炉的后燃烧室,充分利用炊事炉的余热,提高 采暖炉的热效率。图3为两用炉圆形炉膛结构示意图,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圆形炉膛结 构和图2所示的方形炉膛结构相似,其中,助燃板12的直径在100-500mm,助燃板12的高度 在IOO-IOOOmm ;进风孔17和18的直径为l_20mm,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为10_200mm。不同的 炉膛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燃料,使两用炉的适用范围更广。根据以上结构。本技术的两用炉均采取下封闭,侧面和上面进风的燃烧方式, 对于炊事炉,燃料燃烧产生的余热、烟和各种可燃性气体从炊事炉烟道5进入采暖炉的后 燃烧室;对于采暖炉,燃料燃烧产生的余热、烟和各种可燃性气体从前燃烧室下返90度进 入特殊设制的后燃烧室,完成二次燃烧,排气基本无烟。其作用是将一次燃烧时所产生的废 烟、废气作二次燃烧二次利用。本两用炉的出现实现了年用煤1. 5-2吨(813暖气片40_50片)上水温度85度, 下水温度30-40度,如采用柴煤两用,年耗煤1吨。二次燃烧室和沉淀烟道,可使可燃性气 体、烟回收二次燃烧,灰尘沉淀延长温度停留时间,单位时间内水暖提升快,基本无烟排放。 一炉多用,可用于炊事与采暖,并同时收集灰尘,使烟筒在排放废气时,基本无烟、无灰尘, 节能环保。权利要求一种采暖、炊事两用炉,所述两用炉由炊事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暖、炊事两用炉,所述两用炉由炊事炉体和采暖炉体结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炊事炉体(2)在炉灶(5)侧面靠近所述采暖炉体(3)处设置烟道(6),连通炊事炉体和采暖炉体;所述炊事炉体(2)和采暖炉体(3)炉体的燃烧室中间设置一个阻风水套(10);所述采暖炉体(3)周围设置水套(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仲国
申请(专利权)人:姜仲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