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化包装设备的组合式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308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3
一种用于自动化包装设备的组合式框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支撑框架技术领域,一号支撑管分别呈等圆角分布,一号支撑管为“L”形结构;连接杆分别活动插设在相邻的两个一号支撑管的相邻的两端内,一号固定螺栓分别通过螺纹旋接穿设在一号支撑管的上表面端头,一号固定螺栓的内端底设在连接杆上;支撑机构分别设于一号支撑管的转角处,便于根据加料罐的大小进行调节,避免在加料罐使用时受到污染;便于拆卸,便于根据自动化包装设备的宽度进行调节,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动化包装设备的组合式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支撑框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包装设备的组合式框架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化包装设备在使用时需要加料罐进行加料,加料罐又是需要支撑在上方的,一般是利用固定好的框架将加料罐进行支撑固定,不同的加料罐需要不同的框架,且框架接触出料口容易产生污染,为此,现提出一种用于自动化包装设备的组合式框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种用于自动化包装设备的组合式框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支撑框架;
[0005]它还包含:
[0006]所述的支撑框架包含:
[0007]一号支撑管,所述的一号支撑管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呈等圆角分布,一号支撑管为“L”形结构;
[0008]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活动插设在相邻的两个一号支撑管的相邻的两端内,
[0009]一号固定螺栓,所述的一号固定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自动化包装设备的组合式框架,它包含支撑框架
(1)
;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所述的支撑框架
(1)
包含:一号支撑管
(1

1)
,所述的一号支撑管
(1

1)
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呈等圆角分布,一号支撑管
(1

1)
为“L”形结构;连接杆
(1

2)
,所述的连接杆
(1

2)
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活动插设在相邻的两个一号支撑管
(1

1)
的相邻的两端内,一号固定螺栓
(1

5)
,所述的一号固定螺栓
(1

5)
的数量为八个,且分别通过螺纹旋接穿设在一号支撑管
(1

1)
的上表面端头,一号固定螺栓
(1

5)
的内端底设在连接杆
(1

2)
上;支撑机构
(2)
,所述的支撑机构
(2)
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设于一号支撑管
(1

1)
的转角处,所述的支撑机构
(2)
均包含:二号支撑管
(2

1)
,所述的二号支撑管
(2

1)
设于一号支撑管
(1

1)
的下表面转角处,二号支撑管
(2

1)
的上端固定有一号限位柱
(2

2)
,一号限位柱
(2

2)
活动穿设在一号支撑管
(1

1)
的转角处,一号螺纹环
(2

3)
通过螺纹旋接在一号限位柱
(2

2)
上,一号螺纹环
(2

3)
的下表面抵设在一号支撑管
(1

1)
上;二号支撑管
(2

1)
的侧壁上开设有数个前后贯穿的一号螺纹孔
(2
‑1‑
1)
;支撑杆
(2

4)
,所述的支撑杆
(2

4)
活动插设在二号支撑管
(2

1)
内,支撑杆
(2

4)
上开设有数个前后贯穿的二号螺纹孔
(2
‑4‑
1)
;二号固定螺栓
(2

6)
,所述的二号固定螺栓
(2

6)
通过螺纹旋接穿过二号支撑管
(2

1)
的一号螺纹孔
(2
‑1‑
1)
后,与支撑杆
(2

4)
上的二号螺纹孔
(2
‑4‑
1)
旋接;二号限位柱
(2

7)
,所述的二号限位柱
(2

7)
固定在一号支撑管
(1

1)
的上表面转角处,二号限位柱
(2

7)
设于一号限位柱
(2

2)
内侧;二号限位柱
(2

7)
的底部套设固定有垫台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宁磊强钢陈维强黄赛赛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