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喷叠压钢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308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旋喷叠压钢管桩,包括钢管桩件以及设于所述钢管桩件外壁面的若干摩擦部,所述摩擦部包括若干个凸起部;所述钢管桩件包括一腔体,在所述钢管桩件外壁面还设有与所述腔体相通的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处于所述摩擦部内并设于相邻的所述凸起部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喷叠压钢管桩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旋喷叠压钢管桩


技术介绍

[0002]复合地基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地基中设置增强体
(
桩体
)
形成加固区,在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能够直接共同承担荷载作用

当采用竖向增强体
(
如:水泥搅拌桩或旋喷桩
)
时,依靠增强体
(

)
周围地基土体提供的摩阻力和桩端地基土层提供的端承力把作用于桩体上的荷载传递给地基土体

为增强桩体的单桩承载力,在水泥旋喷桩或搅拌桩中插设钢管桩或钢筋混凝土桩,称作组合桩

旋喷叠压钢管混凝土桩是组合桩形式之一,该类型组合桩作为增强体,能够与桩周地基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作用,则形成组合桩复合地基

[0003]在荷载和内力传递过程中要求插入的钢管桩与水泥土桩之间有着较强的粘结性,从钢管桩到地基土体通过水泥土过度形成强



弱的强度渐变过程

构成组合桩中间强度高

外围强度低的合理的受力传递构造,使其承载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现有技术在通过高压旋喷注射水泥浆形成水泥土桩后,直接插入钢管桩,再灌注微膨胀自密性混凝土

由于芯桩钢管壁较为光滑,不利于在水泥土与钢管表面之间形成较强的握裹力,难以达到要求的粘结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喷叠压钢管桩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旋喷叠压钢管桩,包括:
[0007]钢管桩件以及设于所述钢管桩件外壁面的若干摩擦部,所述摩擦部包括若干个凸起部;
[0008]所述钢管桩件包括一腔体,在所述钢管桩件外壁面还设有与所述腔体相通的若干个通孔;
[0009]所述通孔处于所述摩擦部内并设于相邻的所述凸起部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凸起部为长条状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钢管桩件的轴线相平行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摩擦部沿所述钢管桩件的轴向的延伸方向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凸起部沿所述钢管桩件的径向端面的圆周方向均布

[0014]优选的,所述凸起部的长度尺寸为
180mm

220mm
,所述钢管桩件的直径尺寸为
180mm

220mm
时,所述凸起部的数量为三个以上

[0015]优选的,所述凸起部的长度尺寸为
180mm

200mm
,所述钢管桩件的直径尺寸为
200mm

300mm
时,所述凸起部的数量为六个以上

[0016]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两个并沿所述钢管桩件的轴向的延伸方向上下设置

[0017]优选的,所述通孔与所述凸起部之间的距离尺寸为
25mm

35mm
,上下设置的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距离尺寸大于
100mm
,所述通孔的直径尺寸为
10mm

15mm。
[0018]优选的,所述凸起部为钢筋件,所述钢筋件的直径尺寸为
8mm

10mm
,所述钢筋件与所述钢管桩件通过焊接连接固定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有:
[0020]本技术提供的旋喷叠压钢管桩,通过设置的摩擦部结构增加水泥土与钢管桩件的外壁面的握裹力;同时设置的通孔,可以使混凝土浆料通过通孔透入水泥土桩,增加钢管桩件与水泥土桩相互之间的粘接度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正视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
[0026]1‑
钢管桩件,2‑
凸起部,3‑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29]实施例:
[0030]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旋喷叠压钢管桩,包括:
[0031]钢管桩件1以及设于钢管桩件1外壁面的若干摩擦部,摩擦部包括若干个凸起部2;
[0032]钢管桩件1包括一腔体,在钢管桩件1外壁面还设有与腔体相通的若干个通孔3;
[0033]通孔3处于摩擦部内并设于相邻的凸起部2之间

[0034]因为在现有技术在通过高压旋喷注射水泥浆形成水泥土桩后,直接插入钢管桩,再灌注微膨胀自密性混凝土

但是芯桩钢管壁较为光滑,不利于在水泥土与钢管表面之间形成较强的握裹力,难以达到要求的粘结效果

[0035]因此本申请设有若干摩擦部,通过摩擦部上的凸起部2的结构增加水泥土与钢管
桩件1的外壁面的握裹力;同时设置的通孔3,可以使混凝土浆料通过通孔3透入水泥土桩,增加钢管桩件1与水泥土桩相互之间的粘接度

[0036]具体的,凸起部2为长条状结构

[0037]具体的,凸起部2与钢管桩件1的轴线相平行设置

[0038]具体的,摩擦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旋喷叠压钢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桩件以及设于所述钢管桩件外壁面的若干摩擦部,所述摩擦部包括若干个凸起部;所述钢管桩件包括一腔体,在所述钢管桩件外壁面还设有与所述腔体相通的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处于所述摩擦部内并设于相邻的所述凸起部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喷叠压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为长条状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喷叠压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钢管桩件的轴线相平行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喷叠压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部沿所述钢管桩件的轴向的延伸方向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喷叠压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沿所述钢管桩件的径向端面的圆周方向均布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喷叠压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长度尺寸为
180mm

220mm
,所述钢管桩件的直径尺寸为
180mm

220mm
时,所述凸起部的数量为三个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玉亮赵倩张国焰戴淑丹黄柯柯魏偲刘馨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建筑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