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混组合桥梁的定型化可周转顶推钢导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508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

混组合桥梁的定型化可周转顶推钢导梁


[0001]本技术属于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拆装方便、周转简单、适应性强、稳定可靠、挠度值小的用于钢

混组合桥梁的定型化可周转顶推钢导梁。

技术介绍

[0002]钢

混组合桥梁由于结合了钢材抗拉和混凝土抗压的优势,而且还具有受力性能好、抗震性能良好、自重轻、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因此随着基础设施工程的不断增加,以及设计水平、人工和材料成本的提高,在高速公路、铁路等大跨度桥梁项目上广泛采用。但钢

混组合桥梁在跨度大、地形险峻、工作面窄等不利条件下施工时,常规的吊装法和悬臂拼装法由于存在焊接作业量大、高空作业导致安全风险高,以及大型设备无法施展且安装精度无法保证等问题,目前的钢箱梁大多采用步履式顶推工艺来组织现场施工。而顶推施工过程中钢箱梁的各截面均要承受交替出现的正负弯矩,为了减少顶推过程中钢箱梁的内应力、悬臂状态下的负弯矩及增大顶推跨度,通常在钢箱梁的前端设置钢导梁来辅助施工。作为钢箱梁在顶推过程中的主要受力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

混组合桥梁的定型化可周转顶推钢导梁,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主梁、连接两根主梁的连接桁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底面线型与预连接的钢箱梁一致,所述主梁沿长度方向依次包括连接段(1)、过渡段(2)、标准节段(3),所述连接段(1)远离过渡段(2)的一端设置有与钢箱梁连接的凹槽(4),所述过渡段(2)为沿纵向的上表面高度自连接段(1)向标准节段(3)逐渐减小的变截面钢板梁,所述连接段(1)、过渡段(2)及标准节段(3)之间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钢

混组合桥梁的定型化可周转顶推钢导梁,其特征在于两根主梁的连接段(1)横向宽度相同或顶推半径外侧的宽度大于内侧的宽度;两根主梁的连接段(1)端面上的凹槽(4)结构及尺寸相同,或者其中一侧的开口宽度和/或深度大于另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钢

混组合桥梁的定型化可周转顶推钢导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段(3)包括标准节Ⅰ(31)、标准节Ⅱ(32),所述标准节段(3)至少包括有两根前后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标准节Ⅰ(31),第一根标准节Ⅰ(31)的前端与过渡段(2)的后端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第二根标准节Ⅰ(31)的后端与标准节Ⅱ(32)的前端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所述标准节Ⅱ(32)的底面远离标准节Ⅰ(31)的一侧为坡度向上的斜面(33),所述标准节段(3)中的标准节Ⅰ(31)与另一主梁上对应的标准节段(3)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桁架(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钢

混组合桥梁的定型化可周转顶推钢导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段(3)中沿长度方向间隔一根标准节Ⅰ(31)固定连接有连接桁架(9);所述标准节段(3)包括上翼缘板Ⅲ(301)、下翼缘板Ⅲ(302)、腹板Ⅲ(303),所述腹板Ⅲ(303)与相互平行的上翼缘板Ⅲ(301)与下翼缘板Ⅲ(302)固定连接形成“工”字形结构;所述腹板Ⅲ(303)的下部设置有与下翼缘板Ⅲ(302)平行及垂直的加劲板

(304),所述下翼缘板Ⅲ(302)的内侧间隔设置有与腹板Ⅲ(303)垂直的加劲板

(30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钢

混组合桥梁的定型化可周转顶推钢导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1)包括上翼缘板Ⅰ(101)、下翼缘板Ⅰ(102)、腹板Ⅰ(103),所述腹板Ⅰ与上翼缘板Ⅰ(101)及下翼缘板Ⅰ(102)固定连接形成“工”字形结构,所述凹槽(4)为垂直贯穿上翼缘板Ⅰ(101)及下翼缘板Ⅰ(102)的“V”形槽、“C”形槽或“U”形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竹军罗毅罗红党张家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