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科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霉菌培养的培养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246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霉菌培养的培养箱装置,包括箱体,箱体正面开设有箱门,箱体内部滑动连接有若干放置板,放置板底部两侧嵌设有齿条,齿条啮合连接有齿轮,放置板底部两侧的齿轮固接于同一转动轴上,转动轴转动连接于箱体前侧,转动轴一端穿过箱体侧壁固接有转动把手;箱体顶部连通有换气组件,箱体背部固接有加热组件,换气组件和加热组件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放置板滑至箱体外侧,便于实验人员放置培养皿或观察、拿取放置于放置板上的培养皿;实验人员的手无需触碰放置板操作更干净,放置板移动平稳,不易使放置板上的培养基晃动;换气组件可维持箱体内霉菌生长所需氧气含量,加热组件可维持箱体内温度。加热组件可维持箱体内温度。加热组件可维持箱体内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霉菌培养的培养箱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霉菌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霉菌培养的培养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植物保护学科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植物病原细菌学主要研究植物细菌病害的发生机理、灾变规律及其防控技术。病害的发生是病原体与寄主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成为植物病理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寄主植物的过敏性可使病原体侵入寄主后,因迅速杀死寄主局部组织形成坏死凋斑,限制了病原体在寄主体内继续发展;或因刺激寄主组织中形成障碍物(如木栓层)从而遏止病原体的蔓延;或因引起寄主的生理反常,如吸收或运输水分的机制发生障碍,而致受侵染部分的萎蔫使病原体发展受到限制。而霉菌作为对植物危害最大的病原菌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于致病霉菌的研究所采用的的最常用的方式为分离培养,这就需要用到霉菌培养箱。霉菌培养箱是一种微生物实验室内常用的设备,在密闭的空间内设置相应的温度、湿度,作为人工加快繁殖霉菌之用。
[0003]公开号为CN21499161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霉菌培养箱,包括箱体,箱体的下表面位于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箱体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箱门,箱门的表面对称开设有第一贯穿槽,且两个第一贯穿槽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玻璃,箱门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筒体,第一筒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其中放置培养皿的托板手动架设于安装条上,观察拿取培养皿时需手动深入箱体内部取出培养皿再进行观察,拿取不便,拿取托板深处培养皿时还容易触碰到托板外部培养皿,使培养皿倾撒,甚至掉落出箱体,此外若观察较勤时,多次手动进入培养箱内拿取培养皿容易造成培养箱内菌落污染,影响培养观察的菌种的繁殖。此外,其通风装置仅仅将外界新风换入培养箱内,使培养箱内空气循环流通,达到了通风换气的目的,但进入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杂菌以及杂质等,进入培养箱内可能抢占待培养观察的菌落的资源,影响待培养观察的菌落的繁殖。
[0004]为此,提出一种霉菌培养的培养箱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霉菌培养的培养箱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霉菌培养的培养箱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正面开设有箱门,所述箱体内部滑动连接有若干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底部两侧嵌设有齿条,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放置板底部两侧的齿轮固接于同一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前侧,所述转动轴一端穿过所述箱体侧壁固接有转动把手;
[0007]所述箱体顶部连通有换气组件,所述箱体背部固接有加热组件,所述换气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固接于所述箱体外侧。
[0008]优选的,所述换气组件包括换气扇,所述换气扇上方设置有除菌层,所述除菌层上方设置有除杂层,所述除杂层上方设置有防尘网。
[0009]优选的,所述箱体与所述放置板对应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后半段上方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放置板两侧突出有滑条,所述放置板尾部两端向上突出有限位块。
[0010]优选的,所述滑槽下方设置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固接于所述箱体侧壁,所述滚轮与所述滑条底面滚动接触。
[0011]优选的,所述放置板顶面开设有若干放置槽;所述放置板尾端固接有防撞条。
[0012]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两侧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箱门中央嵌设有玻璃窗。
[0013]优选的,所述箱门内侧固接有温度感应器,所述箱门外侧对应所述温度感应器固接有温度显示器。
[0014]优选的,所述箱门内侧固接有紫外线灯管,所述紫外线灯管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0016]放置板与箱体内壁滑动连接,转动转动把手,转动把手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两齿轮转动,两齿轮与放置板底部两齿条啮合,使得放置板沿齿条方向前后移动,滑至箱体外侧,便于实验人员放置培养皿或观察、拿取放置于放置板上的培养皿;实验人员的手无需触碰放置板进行抽拉,避免污染培养箱内部,并且齿轮齿条啮合传动使放置板移动,移动更加平稳,不易使放置板上的培养基晃动,避免晃动培养皿内培养基;换气组件对培养箱内部进行通风换气,维持箱体内霉菌生长所需氧气含量,加热组件对培养箱内部进行加热,维持箱体内温度,控制器对换气组件和加热组件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霉菌培养的培养箱装置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霉菌培养的培养箱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霉菌培养的培养箱装置侧面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放置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换气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箱体;2、箱门;3、放置板;4、齿条;5、齿轮;6、转动轴;7、转动把手;8、换气扇;9、除菌层;10、除杂层;11、防尘网;12、滑槽;13、限位槽;14、滑条;15、限位块;16、滚轮;17、放置槽;18、防撞条;19、透气孔;20、玻璃窗;21、温度感应器;22、温度显示器;23、紫外线灯管;24、控制器;25、加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参照图1

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霉菌培养的培养箱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正面开设有箱门2,箱体1内部滑动连接有若干放置板3,放置板3底部两侧嵌设有齿条4,齿条4啮合连接有齿轮5,放置板3底部两侧的齿轮5固接于同一转动轴6上,转动轴6转动连接于箱体1前侧,转动轴6一端穿过箱体1侧壁固接有转动把手7;
[0028]箱体1顶部连通有换气组件,箱体1背部固接有加热组件25,换气组件和加热组件25电性连接有控制器24,控制器24固接于箱体1外侧。
[0029]放置板3与箱体1内壁滑动连接,转动转动把手7,转动把手7带动转动轴6转动,转动轴6带动两齿轮5转动,两齿轮5与放置板3底部两齿条4啮合,使得放置板3沿齿条4方向前后移动,滑至箱体1外侧,便于实验人员放置培养皿或观察、拿取放置于放置板3上的培养皿;实验人员的手无需触碰放置板3进行抽拉,避免污染培养箱内部,并且齿轮5齿条4啮合传动使放置板3移动,移动更加平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霉菌培养的培养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正面开设有箱门(2),所述箱体(1)内部滑动连接有若干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底部两侧嵌设有齿条(4),所述齿条(4)啮合连接有齿轮(5),所述放置板(3)底部两侧的齿轮(5)固接于同一转动轴(6)上,所述转动轴(6)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1)前侧,所述转动轴(6)一端穿过所述箱体(1)侧壁固接有转动把手(7);所述箱体(1)顶部连通有换气组件,所述箱体(1)背部固接有加热组件(25),所述换气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25)电性连接有控制器(24),所述控制器(24)固接于所述箱体(1)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霉菌培养的培养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组件包括换气扇(8),所述换气扇(8)上方设置有除菌层(9),所述除菌层(9)上方设置有除杂层(10),所述除杂层(10)上方设置有防尘网(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霉菌培养的培养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与所述放置板(3)对应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后半段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虎周礼芹朱绮霞叶柳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