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锐捷智创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070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气动增压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包括上泵体,所述上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泵体,所述下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压阀体,所述上泵体的底部和下泵体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消音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


[0001]本技术涉及气动增压泵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


技术介绍

[0002]快速换模行业中的夹模器

举模器在使用时,要持续提供一定压力的液压油,常使用气动增压泵为夹模器

举模器进行自动供油

目前,市面上气动增压泵,大多通过在进油管道上设置有过滤器,使油液中的杂质不会顺着流动油液进入气动增压泵,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
CN205172851U
所公开的一种气动增压泵,由于过滤出来的在杂质会吸附在过滤器上,并容易对过滤器上的过滤孔造成堵塞,进而导致气动增压泵在使用时,常常会因过滤器上的过滤孔被杂质堵塞,而导致油液无法顺畅的通过进液管道进入气动增压泵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由于过滤出来的在杂质会吸附在过滤器上,并容易对过滤器上的过滤孔造成堵塞,进而导致气动增压泵在使用时,常常会因过滤器上的过滤孔被杂质堵塞,而导致油液无法顺畅的通过进液管道进入气动增压泵内,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包括上泵体,所述上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泵体,所述下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压阀体,所述上泵体的底部和下泵体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消音器,所述下泵体的出液端固定连通有出液管道,所述高压阀体的进液端固定连通有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液罩,所述进液管道的内壁贴合设置有圆筒,所述圆筒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壁粘接有橡胶圈,所述进液管道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通孔内壁的上下两侧

橡胶圈的左侧和环形槽内壁的上下两侧均与驱动机构的表面接触,所述圆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形过滤网,所述圆形过滤网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空心挡板,所述空心挡板的表面与集液罩的内壁接触

[000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上表面与下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微型马达,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第一通孔内壁的上下两侧

橡胶圈的左侧和环形槽内壁的上下两侧均与圆板的表面接触

[0007]优选的,所述进液管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和进液管道的左侧均粘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与圆板的表面接触

[0008]优选的,所述集液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磁环,所述磁环的底部与空心挡板的上表面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圆筒的中心与圆形过滤网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

[0010]优选的,所述进液管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筒状散热片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通过设置进液管道

集液罩

圆筒

环形槽

橡胶圈

第一通孔

驱动机构

支撑环

连接柱

圆形过滤网和空心挡板,其中,当驱动机构中的微型马达打开时,通过微型马达使圆板转动,并圆板与橡胶圈之间的摩擦力,使圆筒转动,此时,通过圆筒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将吸附在圆形过滤网上的杂质甩至空心挡板下方,进而使圆形过滤网上的过滤孔不会被杂质堵塞,从而防止在通过圆形过滤网对油液进行过滤时,因圆形过滤网上的过滤孔被杂质堵塞而导致油液无法快速通过圆形过滤网进入该气动增压泵内

[0013]本技术通过固定环

密封垫和第二通孔的配合,使第一通孔处不会有油液泄漏,同时,通过筒状散热片对进液管道和圆筒进行散热,进而防止圆筒在长时间转动后,因圆筒与进液管道之间的摩擦力,而导致圆筒和进液管道的温度升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中
A
处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进液管道的左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圆筒的正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驱动机构的正视图;
[0019]图6为本技术支撑环的仰视图;
[0020]图7为本技术圆形过滤网的仰视图;
[0021]图8为本技术固定环的左视图

[0022]图中:
1、
上泵体;
2、
气缸;
3、
下泵体;
4、
高压阀体;
5、
消音器;
6、
出液管道;
7、
进液管道;
8、
集液罩;
9、
圆筒;
10、
环形槽;
11、
橡胶圈;
12、
第一通孔;
13、
驱动机构;
131、
安装支架;
132、
微型马达;
133、
转轴;
134、
圆板;
14、
支撑环;
15、
连接柱;
16、
圆形过滤网;
17、
空心挡板;
18、
固定环;
19、
密封垫;
20、
第二通孔;
21、
磁环;
22、
筒状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实施例一
[0025]参照图1‑7,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包括上泵体1,上泵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2,气缸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泵体3,下泵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压阀体4,上泵体1的底部
和下泵体3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消音器5,下泵体3的出液端固定连通有出液管道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包括上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泵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2),所述气缸(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泵体(3),所述下泵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压阀体(4),所述上泵体(1)的底部和下泵体(3)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消音器(5),所述下泵体(3)的出液端固定连通有出液管道(6),所述高压阀体(4)的进液端固定连通有进液管道(7),所述进液管道(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液罩(8),所述进液管道(7)的内壁贴合设置有圆筒(9),所述圆筒(9)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
10
),所述环形槽(
10
)的内壁粘接有橡胶圈(
11
),所述进液管道(7)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
12
),所述下泵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
13
),所述第一通孔(
12
)内壁的上下两侧

橡胶圈(
11
)的左侧和环形槽(
10
)内壁的上下两侧均与驱动机构(
13
)的表面接触,所述圆筒(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环(
14
),所述支撑环(
14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
15
),所述连接柱(
15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形过滤网(
16
),所述圆形过滤网(
16
)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空心挡板(
17
),所述空心挡板(
17
)的表面与集液罩(8)的内壁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
13
)包括安装支架(
131
),所述安装支架(
13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军波汲怀民姚万涛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锐捷智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