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045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电池包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电池模组,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可拆卸地连接,电池模组安装在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电池包还包括:BDU,BDU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电气单元和第二电气单元,下壳体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空间和第三安装空间,第一电气单元安装在第二安装空间内,第二电气单元安装在第三安装空间内;BMS和连接组件,BMS与电池模组通过连接组件导电连接;BMS、第一电气单元和第二电气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导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的电气单元的布置不合理的问题。中的电池包的电气单元的布置不合理的问题。中的电池包的电气单元的布置不合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对电池包快充的需求越来越高。相比一般的400V的电池系统,800V高压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充电效率。然而,800V电池系统相比400V电池系统,电气架构更复杂,电气元件更多,电气单元占用空间较大。这样在有限的空间内,给电池包内的布置及集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0003]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将所有电气件布置在一个大的电气单元(BDU,电池能量分配单元)内,在有限的电池包络空间内,BDU与电池模组的布置会产生冲突,要么减小电量,要么增加空间,这样都会影响电池系统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的电气单元的布置不合理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电池模组,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可拆卸地连接,电池模组安装在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电池包还包括:BDU,BDU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电气单元和第二电气单元,下壳体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空间和第三安装空间,第一电气单元安装在第二安装空间内,第二电气单元安装在第三安装空间内;BMS和连接组件,BMS与电池模组通过连接组件导电连接;BMS、第一电气单元和第二电气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导电连接。
[0006]进一步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第一电气单元包括第一输出接口,第二电气单元包括第二输出接口,第二输出接口与第一输出接口通过第一铜排高压连接;第二电气单元包括第三输出接口,第一电气单元包括第四输出接口,第四输出接口与第三输出接口通过第二铜排高压连接;其中,第二输出接口的极性与第一输出接口的极性相同,第三输出接口的极性与第四输出接口的极性相同。
[0007]进一步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三铜排和第四铜排,第二电气单元包括第一PACK接口,第一电气单元包括第二PACK接口,第一PACK接口与第二PACK接口通过第三铜排高压连接;第二电气单元包括第三PACK接口,第一电气单元包括第四PACK接口,第三PACK接口与第四PACK接口通过第四铜排高压连接;其中,第一铜排、第二铜排、第三铜排和第四铜排相互叠置,相邻两个铜排之间设置有绝缘板;第一PACK接口的极性与第二PACK接口的极性相同,第三PACK接口的极性与第四PACK接口的极性相同。
[0008]进一步地,下壳体具有第一安装空间,电池模组安装在第一安装空间内,第二安装空间和第三安装空间位于第一安装空间沿第一预定方向的两端。
[0009]进一步地,第一铜排、第二铜排、第三铜排和第四铜排形成第一铜排组件,第一铜排组件位于电池模组的上方,第一铜排组件与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绝缘板;或者,沿第一预
定方向,电池模组具有多组间隔设置的电池模组组件,以使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组件之间具有安装横梁的第一避让空间,各组电池模组件均具有多个电池模组,多个电池模组沿第二预定方向间隔设置,以使第一铜排组件位于相邻两个电池模组之间的第二避让空间内;其中,第一铜排组件位于横梁的上方,第一铜排组件与横梁之间设置有绝缘板;第一预定方向垂直于第二预定方向。
[0010]进一步地,BMS包括主控板系统和从控板系统,从控板系统与电池模组和主控板系统均电连接;主控板系统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电气单元的上方,以使主控板系统与第一电气单元的第一输出接口重叠设置,以使第一铜排位于第一电气单元的第一输出接口与主控板系统之间,以通过穿设在主控板系统、第一铜排和第一输出接口上的紧固件连接主控板系统和第一电气单元。
[0011]进一步地,从控板系统为多个,多个从控板系统均位于第二安装空间内,多个从控板系统均与主控板系统电连接,从控板系统均与电池模组电连接;其中,多个从控板系统与主控板系统之间间隔设置;第一电气单元和主控板系统均位于相邻两个从控板系统之间。
[0012]进一步地,第一电气单元和第二电气单元均包括接触器、继电器和电流传感器;其中,第二电气单元中的接触器、继电器和电流传感器的数量均多于第一电气单元中的接触器、继电器和电流传感器的数量。
[0013]进一步地,电池包还包括:液冷板和液冷管,液冷板设置在电池模组的上表面,下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液冷板通过液冷管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其中,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第二安装空间远离电池模组的一侧的壁面上。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第一驱动车轮组件和第二驱动车轮组件,电池包的第一电气单元的第一输出接口和第四输出接口均与第一驱动车轮组件的前驱插接件连接;第二电气单元的第二输出接口和第三输出接口均与第二驱动车轮组件的后驱插接件连接。
[0015]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电池包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电池模组,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可拆卸地连接,电池模组安装在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电池包还包括:BDU和BMS和连接组件,BDU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电气单元和第二电气单元,下壳体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空间和第三安装空间,第一电气单元安装在第二安装空间内,第二电气单元安装在第三安装空间内;BMS与电池模组通过连接组件导电连接;BMS、第一电气单元和第二电气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导电连接,可见,本申请将BDU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电气单元和第二电气单元,以将一个大的BDU拆分成两个小的电气单元,从而方便电池包的布置,并将两个小的电气单元放在不同的安装空间内,充分利用了电池包的安装空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的布置不合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池包的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电池包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电池包的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池包的实施例的BDU、BMS和电池模组的位置示意图;
[0021]图5示出了根据图4中的电池包的俯视图;
[0022]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池包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0023]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池包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002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5]1、下壳体;2、上壳体;3、电池模组;10、BDU;11、第一电气单元;12、第二电气单元;200、第二安装空间;300、第三安装空间;20、BMS;110、第一铜排;120、第二铜排;111、第一输出接口;121、第二输出接口;122、第三输出接口;112、第四输出接口;400、绝缘板;130、第三铜排;1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和电池模组(3),所述上壳体(2)和所述下壳体(1)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电池模组(3)安装在所述下壳体(1)和所述上壳体(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BDU(10),所述BDU(10)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电气单元(11)和第二电气单元(12),所述下壳体(1)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空间(200)和第三安装空间(300),所述第一电气单元(11)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200)内,所述第二电气单元(12)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空间(300)内;BMS(20)和连接组件,所述BMS(20)与所述电池模组(3)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导电连接;所述BMS(20)、所述第一电气单元(11)和所述第二电气单元(1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导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铜排(110)和第二铜排(120),所述第一电气单元(11)包括第一输出接口(111),所述第二电气单元(12)包括第二输出接口(121),所述第二输出接口(121)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111)通过第一铜排(110)高压连接;所述第二电气单元(12)包括第三输出接口(122),所述第一电气单元(11)包括第四输出接口(112),所述第四输出接口(112)与所述第三输出接口(122)通过所述第二铜排(120)高压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输出接口(121)的极性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111)的极性相同,所述第三输出接口(122)的极性与所述第四输出接口(112)的极性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三铜排(130)和第四铜排(140),所述第二电气单元(12)包括第一PACK接口(123),所述第一电气单元(11)包括第二PACK接口(113),所述第一PACK接口(123)与所述第二PACK接口(113)通过所述第三铜排(130)高压连接;所述第二电气单元(12)包括第三PACK接口(124),所述第一电气单元(11)包括第四PACK接口(114),所述第三PACK接口(124)与所述第四PACK接口(114)通过所述第四铜排(140)高压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铜排(110)、所述第二铜排(120)、所述第三铜排(130)和所述第四铜排(140)相互叠置,相邻两个铜排之间设置有绝缘板(400);所述第一PACK接口(123)的极性与所述第二PACK接口(113)的极性相同,所述第三PACK接口(124)的极性与所述第四PACK接口(114)的极性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具有第一安装空间(100),所述电池模组(3)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100)内,所述第二安装空间(200)和所述第三安装空间(300)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100)沿第一预定方向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排(110)、所述第二铜排(120)、所述第三铜排(130)和所述第四铜排(140)形成第一铜排组件,所述第一铜排组件位于所述电池模组(3)的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黄毅轩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