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喷氨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190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优化喷氨装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化喷氨装置的SCR脱硝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烟气脱硝
,涉及
SCR
脱硝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优化喷氨装置的
SCR
脱硝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煤炭燃料消耗大国,燃煤发电是我国煤炭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

煤炭的燃烧会产生许多污染物,如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及烟尘等,尤其是氮氧化物,会导致大气污染

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0003]为降低燃煤发电的氮氧化物排放,烟气脱硝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减少氮氧化物
(NOx)
排放的方法,应用较多的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SCR)
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SNCR)。
[0004]现有脱硝系统的
SCR
装置在脱硝效率高于
80
%后,当工况变化导致烟气流场不均时,
SCR
装置入口烟气中
NO
X
分布发生规律性波动,造成
SCR
脱硝系统喷氨量过大以及喷氨不均,进而导致出现大量的局部氨逃逸以及脱硝装置出口
NO
X
分布偏差大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优化喷氨装置的
SCR
脱硝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
SCR
脱硝系统容易出现喷氨量过大以及喷氨不均的现象,进而导致大量的局部氨逃逸以及脱硝装置出口
NO
X
分布偏差大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
SCR
脱硝系统,包括反应塔,所述的反应塔内沿着烟气流通方向依次设置有烟道导流板

烟气预混器

喷氨格栅



烟扰流器和催化剂层

[0008]所述的喷氨格栅包括多根沿着横向方向设置的第一喷氨支管,多根第一喷氨支管等间距布设,第一喷氨支管上设置有多个第一上喷嘴和第一下喷嘴;所述的喷氨格栅还包括多根沿着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二喷氨支管,多根第二喷氨支管等间距布设,第二喷氨支管上设置有多个第二上喷嘴和第二下喷嘴

[0009]所述的多根第一喷氨支管和第二喷氨支管分别与一根氨气入口支管相连通,每根氨气入口支管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氨气控制阀

[0010]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0011]所述的第一上喷嘴和第二上喷嘴均沿着竖向方向向上设置,第一上喷嘴和第二上喷嘴的顶端为喷气口;第一下喷嘴和第二下喷嘴均沿着竖向方向向下设置,第一下喷嘴和第二下喷嘴的底端为喷气口

[0012]所述的氨

烟扰流器包括基板,基板上开设有多个叶片安装孔,多个叶片安装孔沿着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等间距布设;叶片安装孔内可活动式安装有扰流叶片

[0013]所述的反应塔内的空间为反应仓,反应塔的顶部开设有烟气进口,反应塔的底部开设有净气出口

[0014]所述的烟气进口与烟道导流板之间的反应仓为导流仓,烟道导流板与烟气预混器
之间的反应仓为预混仓,烟气预混器与喷氨格栅之间的反应仓为喷氨仓,喷氨格栅与氨

烟扰流器之间的反应仓为扰流仓,氨

烟扰流器与催化剂层之间的反应仓为催化仓,催化仓与净气出口之间的反应仓为出气仓;烟气进口依次与导流仓

预混仓

喷氨仓

扰流仓

催化仓

出气仓和净气出口相连通

[0015]所述的喷氨仓还与第一检测管道的进气端相连通,第一检测管道的出气端与
NO
X
检测仪相连通;第一检测管道的数目至少为一根

[0016]所述的第一检测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0017]所述的出气仓还与第二检测管道的进气端相连通,第二检测管道的出气端与
NO
X
检测仪相连通;第二检测管道的数目至少为一根

[0018]所述的第二检测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0](Ⅰ)
本技术的优化喷氨装置的
SCR
脱硝系统,其中的喷氨格栅由多根喷氨支管组成,流经每根喷氨支管的氨气量能够通过氨气控制阀进行独立控制,根据烟气中
NO
X
浓度分布来调节每根喷氨支管的氨气量,能够实现反应塔内同一横截面上氨气浓度的可调性,最终使得反应塔出口同一横截面上的净烟气中
NOx
分布均匀;同时还能够降低液氨的消耗量,避免大量的局部氨逃逸,提高了液氨的利用率

[0021](Ⅱ)
本技术的优化喷氨装置的
SCR
脱硝系统,采用烟道导流板和烟气预混器均布上游来的烟气,能够改善烟气流场,减小工况变化对脱硝入口烟道截面
NOx
分布的影响,提升喷氨系统的全负荷适应性

[0022](Ⅲ)
本技术的优化喷氨装置的
SCR
脱硝系统,采用氨

烟扰流器改善
NH3/NO
X
分布均匀性,进而能够降低进入催化剂层前的
NH3/NO
X
偏差值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优化喷氨装置的
SCR
脱硝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喷氨格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喷氨格栅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氨

烟扰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各标号和符号的含义为:1‑
反应塔,2‑
反应仓,3‑
烟气进口,4‑
净气出口,5‑
烟道导流板,6‑
烟气预混器,7‑
喷氨格栅,8‑


烟扰流器,9‑
催化剂层,
10

氨气入口支管,
11

氨气控制阀,
12

第一检测管道,
13

NO
X
检测仪,
14

第一控制阀,
15

第二检测管道,
16

第二控制阀

[0028]20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
SCR
脱硝系统,包括反应塔
(1)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塔
(1)
内沿着烟气流通方向依次设置有烟道导流板
(5)、
烟气预混器
(6)、
喷氨格栅
(7)、


烟扰流器
(8)
和催化剂层
(9)
;所述的喷氨格栅
(7)
包括多根沿着横向方向设置的第一喷氨支管
(701)
,多根第一喷氨支管
(701)
等间距布设,第一喷氨支管
(701)
上设置有多个第一上喷嘴
(702)
和第一下喷嘴
(703)
;所述的喷氨格栅
(7)
还包括多根沿着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二喷氨支管
(704)
,多根第二喷氨支管
(704)
等间距布设,第二喷氨支管
(704)
上设置有多个第二上喷嘴
(705)
和第二下喷嘴
(706)
;所述的多根第一喷氨支管
(701)
和第二喷氨支管
(704)
分别与一根氨气入口支管
(10)
相连通,每根氨气入口支管
(10)
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氨气控制阀
(1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SCR
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喷嘴
(702)
和第二上喷嘴
(705)
均沿着竖向方向向上设置,第一上喷嘴
(702)
和第二上喷嘴
(705)
的顶端为喷气口;第一下喷嘴
(703)
和第二下喷嘴
(706)
均沿着竖向方向向下设置,第一下喷嘴
(703)
和第二下喷嘴
(706)
的底端为喷气口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SCR
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

烟扰流器
(8)
包括基板
(801)
,基板
(801)
上开设有多个叶片安装孔
(802)
,多个叶片安装孔
(802)
沿着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等间距布设;叶片安装孔
(802)
内可活动式安装有扰流叶片
(803)。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SCR
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塔
(1)
内的空间为反应仓
(2)
,反应塔
(1)
的顶部开设有烟气进口
(3)
,反应塔
(1)
的底部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登忠王俊洋慕彩彪张升冯宝宇杨红军唐海锋张晓鹏马勇伍力拓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大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