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钢厂中水高效回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1608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炼钢厂中水高效回用系统,包括调节池和膜过滤装置,调节池通过第一连通管连接有磁絮凝沉淀池,磁絮凝沉淀池的下部设置有加料口,磁絮凝沉淀池内的底部设置有两组搅拌器,两组搅拌器的搅拌方向相反,所述絮凝沉淀池内的上部设置有沉淀过滤组件,絮凝沉淀池上设置有溢流口和排污管,膜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清水池、超滤过滤器、纳滤过滤器和回收池,所述清水池通过第二连通管与溢流口连通,所述清水池内沿着水流方向间隔安装有多组生物膜组件。本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过滤效率高、产水率高的优点,经实测本系统的最终产水率达到75%以上,脱盐率为80%以上,硬度去除率为90%以上。度去除率为90%以上。度去除率为9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炼钢厂中水高效回用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炼钢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炼钢厂中水高效回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是自然界最宝贵的资源,钢铁企业又是用水大户,如何节约有限的水资源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有的炼钢气液,为了实现连续的生产,在制氧、发电、炼铁、炼钢、轧钢等环节都设置了净环水池,利用净环水池为炼钢的各工艺环节提供用水,就目前的生产工艺来看,据统计,每小时需要排放0.8%的循环水量的浓缩水来保证净环水池的循环倍率从而确保换热设备的用水水质需要,经过实际生产确,目前循环水池的最佳循环倍率为3.5,按照循环水量4万m
³
/H计算,每个净环水池需要排放约300吨/小时的浓缩水,这些浓缩水直接排放既会污染环境,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所以,按照水质的梯级利用循环利用综合利用的原则,需要设置中水回用系统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现有的技术中,中水回用系统主要包括澄清池、V型滤池、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等传统的过滤设备,这些过滤设备均属于体积庞发的设备,现有的现场条件也不具备建体积庞大的设备,而且这些过滤设备还存在反洗水消耗量大、过滤效率低的缺点。因此,研制开发一种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过滤效率高的炼钢厂中水高效回用系统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过滤效率高的炼钢厂中水高效回用系统。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调节池和膜过滤装置,调节池通过第一连通管连接有磁絮凝沉淀池,磁絮凝沉淀池的下部设置有加料口,磁絮凝沉淀池内的底部设置有两组搅拌器,两组搅拌器的搅拌方向相反,所述絮凝沉淀池内的上部设置有沉淀过滤组件,絮凝沉淀池上设置有溢流口和排污管,膜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清水池、超滤过滤器、纳滤过滤器和回收池,所述清水池通过第二连通管与溢流口连通,所述清水池内沿着水流方向间隔安装有多组生物膜组件。
[0005]与传统中水过滤设备相比,本装置的优点在于:一是本装置将浓缩水直接利用磁絮凝沉淀技术进行处理,设置的磁絮凝沉淀池在结构布置上形成纵向方向的设置,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减小了占地面积,同时设置的搅拌器和沉淀过滤组件实现了混合、絮凝、沉淀、过滤的功能,可以对混合絮凝形成的絮凝体进行沉淀过滤,过滤效率能够达到99%;二是优化了膜过滤装置的结构,清水池的水通过微滤、精过滤和纳滤后,实现了自动化程度高、过滤效率高、产水率高的优点,经实测,经过纳滤后,本系统的最终产水率达到75%以上,脱盐率为80%以上,硬度去除率为90%以上,该水质满足各除电厂锅炉用水外的各工艺段用水要求,能够为企业创造较好的经济收益,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技术中清水池4的侧视图;
[0008]图中:1

调节池,2

第一连通管,3

磁絮凝沉淀池,31

加料口,32

搅拌器,33

溢流口,34

排污管,35

过渡锥罩,36

过渡筒,37

沉淀筒,38

折流板,39

斜管过滤器,4

清水池,41

生物膜,42

连接座,43

定位块,44

拉手,45

滑块,5

超滤过滤器,6

纳滤过滤器,7

回收池,8

第二连通管,9

蒸汽加热器,91

加热板,92

进汽管,93

蒸汽分布管,94

安全阀。
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0]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调节池1和膜过滤装置,所述调节池1通过第一连通管2连接有磁絮凝沉淀池3,所述磁絮凝沉淀池3的下部设置有加料口31,加料口31用于向磁絮凝沉淀池3内加入磁粉絮凝剂,磁絮凝沉淀池3内的底部设置有两组搅拌器32,两组搅拌器32的搅拌方向相反,搅拌器32采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浆叶式的搅拌结构,这样,能够使进入的浓循环水与加入的磁粉絮凝剂充分混合,提高絮凝效果,所述絮凝沉淀池3内的上部设置有沉淀过滤组件,沉淀过滤组件用于对循环浓水进行沉淀过滤,所述絮凝沉淀池上设置有溢流口33和排污管34,溢流口33用于沉淀后的清水排出磁絮凝沉淀池3外,所述膜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清水池4、超滤过滤器5、纳滤过滤器6和回收池7,超滤过滤器5现有技术中使用的UF超滤技术,纳滤过滤器6采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低阻力的NF纳滤技术,所述清水池4通过第二连通管8与溢流口33连通,所述清水池4内沿着水流方向间隔安装有多组生物膜组件。
[0011]本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炼钢厂各生产环节产生的浓缩水经过电动格栅、吸油毡处理后进入调节池1,进入调节池1内的浓缩水通过第一连通管2进入到磁絮凝沉淀池3,同时通过加料口31向磁絮凝沉淀池3中加入磁絮凝剂,并开启搅拌器32,两组搅拌器32对磁絮凝剂和浓缩水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混合后的浓缩水经过沉淀过滤组件的絮凝、沉淀和过滤后,形成的絮凝沉淀从排污管34排出,过滤后的浓缩水形成清水从溢流口33排出,通过第二连通管8进入到清水池4,清水池4内安装的多组生物膜组件对净水进行膜过滤,过滤后的清水,进入到超滤过滤器5内经过超滤膜的超滤后进入到纳滤过滤器6内,经过纳滤膜的精过滤得到纯度较好的循环水,循环水进入到回收池7内循环使用。经实测,使用本系统后,本系统的最终产水率达到75%以上,脱盐率为80%以上,硬度去除率为90%以上,该水质满足各除电厂锅炉用水外的各工艺段用水要求,能够为企业创造较好的经济收益
[0012]进一步的,所述沉淀过滤组件包括过渡锥罩35、过渡筒36和沉淀筒37,所述过渡锥罩35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体结构,所述过渡锥罩35的大端固定安装在搅拌器32上方的磁絮凝沉淀池3上,所述过渡筒36垂直安装在过渡锥罩35的小端上,所述过渡筒36内上下交错安装有多块折流板38,磁絮凝剂和浓缩水经过搅拌器32的搅拌混合后,在过渡筒36内不断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紊流和漩涡在折流板38之间发碰撞速度快,碰撞增加,有利于磁絮凝剂和浓缩水之间的悬浮微粒的充分碰撞和混合,从而易于形成絮体,并在逐渐的碰撞过程中形成较大的絮体,所述沉淀筒37同轴安装在过渡筒36的外侧,沉淀筒37的上端和下端均高
于过渡筒36的上端和下端,且沉淀筒37的顶部通过顶板密封,沉淀筒37和过渡筒36内外设置,是为让浓缩水从过渡锥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钢厂中水高效回用系统,包括调节池(1)和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通过第一连通管(2)连接有磁絮凝沉淀池(3),所述磁絮凝沉淀池(3)的下部设置有加料口(31),磁絮凝沉淀池(3)内的底部设置有两组搅拌器(32),两组搅拌器(32)的搅拌方向相反,所述絮凝沉淀池(3)内的上部设置有沉淀过滤组件,所述磁絮凝沉淀池上设置有溢流口(33)和排污管(34),所述膜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清水池(4)、超滤过滤器(5)、纳滤过滤器(6)和回收池(7),所述清水池(4)通过第二连通管(8)与溢流口(33)连通,所述清水池(4)内沿着水流方向间隔安装有多组生物膜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钢厂中水高效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过滤组件包括过渡锥罩(35)、过渡筒(36)和沉淀筒(37),所述过渡锥罩(35)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体结构,所述过渡锥罩(35)的大端固定安装在搅拌器(32)上方的磁絮凝沉淀池(3)上,所述过渡筒(36)垂直安装在过渡锥罩(35)的小端上,所述过渡筒(36)内上下交错安装有多块折流板(38),所述沉淀筒(37)同轴安装在过渡筒(36)的外侧,沉淀筒(37)的上端和下端均高于过渡筒(36)的上端和下端,且沉淀筒(37)的顶部通过顶板密封,在沉淀筒(37)和过渡筒(36)之间安装有多块缓冲板,所述排污管(34)设置在过渡锥罩(35)上侧的磁絮凝沉淀池(3)上,在排污管(34)上侧的沉淀筒(37)与磁絮凝沉淀池(3)之间设置有斜管过滤器(3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炼钢厂中水高效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38)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炜陈舒豪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曲靖呈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