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细腈纶黏胶吸湿发热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1557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细腈纶黏胶吸湿发热针织面料,采用两路针织结构编织,其中一路为混纺纱和低温氨纶,第二路为改性涤纶丝和低温氨纶,面料两面均为混纺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细腈纶黏胶吸湿发热针织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超细腈纶黏胶吸湿发热针织面料,属于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材料与工艺的创新是服饰行业进步的原动力,近年来保暖内衣的主要创新发展方向是透气性

强吸湿

高弹性等多功能保暖材质创新,而年轻潮流人群是保暖内衣一大重要的购买人群,为了适应潮流市场对于保暖

零痕更亲肤

穿着存在感弱的需求,现有技术进行了研发,如申请号
202121124336.0
公开了一种远红外辐射均匀的吸湿发热远红外复合针织面料,包括由复合线材编织成的表层料和底层料,复合线材包括中间筋线和绕设于所述中间筋线表面的外层包线,中间筋线之间穿设陶瓷微粉纺织纤维

在针织过程中直接使用含有可以释放远红外线的陶瓷微粉纺织纤维的复合线材进行编织,这样在整个面料成型后即可释放远红外线,而不需要额外在普通布料中另外添加可释放远红外线的材料,使得整个布料更加轻便

该技术依赖于中间筋线之间穿设陶瓷微粉纺织纤维

[0003]又如申请号
201821332985.8
公开的一种吸湿发热的针织面料及其服装,采用针织结构四路编织,其中第一路为依克丝混纺纱,第二路为锦氨包缠纱,第三路为黏胶纯纺纱,第四路为锦氨包缠纱,面料正面和反面均显露一路依克丝混纺纱和一路黏胶纯纺纱交替排列,同时反面还衬有锦氨包缠纱

面料两面均为一路依克丝混纺纱和一路黏胶纯纺纱交替排列,使得面料不仅具备吸湿发热的性能,同时还能保证良好的舒适度和吸湿性,弥补了功能纤维的不足

采用依克丝的混纺纱进行编织,与绸丽纤维和精梳棉混纺,进一步补充了依克丝纤维吸湿性

亲肤性较差的问题,绸丽纤维的超细腻与精梳棉的良好吸湿性能结合,使得面料的舒适度和吸湿性能整体提升

面料反面同时衬锦氨包缠纱编织,给予织物稳定的弹性,同时结构更加致密,增强了依克丝纤维吸湿发热功能的体现,也使织物更加亲肤保暖

但是腈纶易起毛起球,而且高温定型对腈纶纤维会造成损伤,手感硬

容易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司为了克服上述困难,组织了研发团队进行讨论,最终确定设计一种超细腈纶黏胶吸湿发热针织面料

该面料使用超细旦抗起毛起球腈纶

粘胶纤维和改性涤纶纤维加入低温氨纶,利用腈纶纤维和羊毛一样有着天然卷曲蓬松的结构,使用低温氨纶很好的规避面料制作过程中对腈纶纤维的伤害,同时以粘胶纤维解决腈纶足够保暖却不够吸汗透气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超细腈纶黏胶吸湿发热针织面料,采用两路针织结构编织,其中一路为混纺纱和低温氨纶,第二路为改性涤纶丝和低温氨纶,面料两面均为混纺纱

改性涤纶丝和低温氨纶的交替排列

[0006]进一步的,所述混纺纱为
80/1NMA60/R40
混纺纱

[0007]进一步的,所述低温氨纶为
25D
低温氨纶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涤纶丝为
56T/72F
改性涤纶丝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涤纶丝的截面为圆形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圆形截面的涤纶长丝可以增加织物的隔热保温性,改性阳离子涤纶的使用充分的考虑多组分面料的染色成本,减少了多遍染色,降低了染色成本,节约了能源

面料结合了粘胶纤维和超细旦抗起毛起球腈纶的优点,能够吸收人体散发的水分并转化为热能,温暖由内而外

面料表面平整柔顺,具有蓄热保温功能,吸汗速干功能和防静电功能,具有轻柔

舒适

保暖

零痕更亲肤

穿着存在感弱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0014]如图1所示的一种超细腈纶黏胶吸湿发热针织面料,采用两路针织结构编织,其中一路为混纺纱和低温氨纶,第二路为改性涤纶丝和低温氨纶,面料两面均为混纺纱

改性涤纶丝和低温氨纶的交替排列

为了防止起皱采用开幅大圆机制作

[0015]混纺纱为
80/1NMA60/R40
混纺纱;所述低温氨纶为
25D
低温氨纶;所述改性涤纶丝为
56T/72F
改性涤纶丝;所述改性涤纶丝的截面为圆形

[0016]使用平幅水洗机水洗后毛坯再预定型,布头



尾克重分别为
148

、150

、149
克,前后左右克重比较均匀,避免染色花色等质量问题

[0017]面料使用超细旦抗起毛起球腈纶

粘胶纤维加低温氨纶和改性涤纶纤维加低温氨纶,粘胶纤维在制造过程中已经过洗涤

除杂和漂白处理,大部分杂质和色素已去除,本身白度较高,仅需轻度精练,去除纺丝过程中施加的油剂和织造过程中沾上的油污,使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水性

[0018]以
FZ/T 73036

2010《
吸湿发热针织内衣

的标准对照检测,标准规定最终最高升温值不小于
4.0℃

30min
内平均升温值不小于
3.0℃
,本专利样品吸湿发热测试中最高升温值为
6.3℃

30min
内平均升温值为
3.4℃
,符合标准要求

[0019]尽管上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技术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超细腈纶黏胶吸湿发热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采用两路针织结构编织,其中一路为混纺纱和低温氨纶,第二路为改性涤纶丝和低温氨纶,面料两面均为混纺纱

改性涤纶丝和低温氨纶的交替排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腈纶黏胶吸湿发热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纱为
80/1NMA60/R40
混纺纱
。3.
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宇李永伟吴东东刁一佳贾雄远郝丽红刘克煜姚保忠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华绵水洗制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