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调节高压线路间隔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0084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20:00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调节高压线路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框架,所述间隔棒框架均匀布置有线夹,输电线安装于所述线夹内,所述间隔棒框架两侧对称设置短翼,所述间隔棒框架上安装电机,所述电机上端连接主锥齿轮,所述主锥齿轮两侧对称设置副锥齿轮,所述副锥齿轮侧壁活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末端活动安装滑动齿条,滑动齿条啮合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末端贯穿间隔棒框架设置有长翼,电机转动时两侧长翼沿相反方向旋转,电机通过导线连接倾角传感检测装置,当遇到微风时,短翼能够应对微风振动引起的间隔棒翻转,当遇到大风时,电机带动两侧长翼沿相反方向旋转,倾角改变形成相互对抗的作用力,制造更大的阻尼,从而大幅提高减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调节高压线路间隔棒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输电线路
,尤其涉及一种自调节高压线路间隔棒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间隔棒是指安装在分裂导线上,固定各分裂导线间的间距,以防止导线互相鞭击

抑制微风振动和次档距振荡的金具

[0004]高压输电线路需要使用到间隔棒,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高压输电线路用间隔棒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在风力的的作用下发生旋转的现象,间隔棒翻转后,其安装的导线发生翻转,容易造成高压输电线路发生缠绕的问题,有造成线路互相鞭击损坏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调节高压线路间隔棒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调节高压线路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框架,所述间隔棒框架均匀布置有线夹,输电线安装于所述线夹内,所述间隔棒框架两侧对称设置短翼,所述间隔棒框架上安装电机,所述电机上端连接主锥齿轮,所述主锥齿轮两侧对称设置副锥齿轮,所述副锥齿轮侧壁活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末端活动安装滑动齿条,滑动齿条啮合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末端贯穿间隔棒框架设置有长翼,电机转动时两侧长翼沿相反方向旋转,电机通过导线连接倾角传感检测装置

[0007]所述短翼倾斜设置于间隔棒框架外侧壁,所述短翼宽度为间隔棒框架宽度三分之一

[0008]所述倾角传感检测装置由微控制器,角度传感器和电源模块组成

[0009]所述电机上端安装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末端连接主锥齿轮

[0010]所述副锥齿轮中心安装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同时贯穿副锥齿轮和间隔棒框架侧壁

[0011]所述副锥齿轮侧壁通过第一销轴连接连杆,所述第一销轴与副锥齿轮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销轴活动安装于连杆上

[0012]所述滑动齿条侧壁通过第二销轴连接连杆,所述第二销轴与滑动齿条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销轴活动安装于滑动齿条一侧

[0013]所述齿轮末端设置有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活动安装于间隔棒框架侧壁

[0014]所述间隔棒框架侧壁设置有梯形凹槽,所述长翼活动范围位于梯形凹槽内

[0015]所述滑动齿条底端设置有
T
型滑块,所述间隔棒框架下侧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槽,限位槽上方设置有向内突出的限位块,所述
T
型滑块活动安装于限位槽中

[0016]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微风引起翻转时,自上而下的气流冲击下沉的一侧短翼,在短翼的截面尖角后面
形成强劲的附体涡流
A
,让截面尖角在下沉中受到向上的推力
F
,而另一侧自下而上的气流冲击上升翻转的一侧短翼,也同样会制造涡流
A
,受到向下的推力
F

,于是左右两股反向推力对间隔棒的摇摆形成阻尼,可使得摇摆幅度较少
30%
,能够应对微风振动引起的间隔棒翻转;当风力较大时,此时间隔棒摇摆剧烈,通过角度传感器采集的角度,通过微控制器判断,微控制器驱动电机正反转,改变长翼倾斜角度,使得两侧长翼角度不同,形成相互对抗的作用力,制造更大的阻尼,从而大幅提高减摇效果,实现间隔棒自动调节回正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自调节高压线路间隔棒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短翼受力示意图

[002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长翼示意图

[002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滑动齿条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间隔棒框架;2线夹;3输电线;4短翼;5电机;6主锥齿轮;7副锥齿轮;7‑1第一销轴;8连杆;9滑动齿条;9‑1第二销轴;9‑
2T
型滑块;9‑3限位块;
10
直齿轮;
11
长翼;
12
第一连接轴;
13
第二连接轴;
14
第三连接轴;
15
倾角传感检测装置;
16
梯形凹槽;
17
限位槽;
18
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4]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0025]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总体思路,参见图1和图4,一种自调节高压线路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框架1,间隔棒框架1四周均匀布置有线夹2,输电线3安装于线夹2内,间隔棒框架1两侧对称设置短翼4,间隔棒框架1上安装电机5,电机5上端连接主锥齿轮6,主锥齿轮6两侧对称设置副锥齿轮7,副锥齿轮7侧壁活动设置有连杆8,连杆8末端活动安装滑动齿条9,滑动齿条9啮合有直齿轮
10
,直齿轮
10
末端贯穿间隔棒框架1设置有长翼
11
,电机5转动时两侧长翼
11
沿相反方向旋转,电机5通过导线
18
连接倾角传感检测装置
15
,短翼4能够应对微风引起的翻转,倾角传感检测装置
15
根据倾斜角度控制长翼
11
应对较大风力引起的翻转

[0027]参见图2,短翼4倾斜设置于间隔棒框架1外侧壁,短翼4倾斜设置便于形成涡流,从而能够在间隔棒框架1发生翻转后快速进行调整,参见图1,短翼4宽度为间隔棒框架1宽度三分之一,这样设置节省材料,同时减轻短翼4重量

[0028]参见图1,倾角传感检测装置
15
由微控制器,倾角传感检测装置
15
安装在间隔棒框架1的水平下侧壁上,倾角传感检测装置
15
由角度传感器

电源模块和微控制器组成,角度
传感器和电源模块组成的连接方式通过常规电路器件连接方式连接,电源模块同时为角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供电,角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实时角度数据传输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调节高压线路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框架,所述间隔棒框架均匀布置有线夹,输电线安装于所述线夹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棒框架两侧对称设置短翼,所述间隔棒框架上安装电机,所述电机上端连接主锥齿轮,所述主锥齿轮两侧对称设置副锥齿轮,所述副锥齿轮侧壁活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末端活动安装滑动齿条,滑动齿条啮合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末端贯穿间隔棒框架设置有长翼,电机转动时两侧长翼沿相反方向旋转,电机通过导线连接倾角传感检测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高压线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翼倾斜设置于间隔棒框架外侧壁,所述短翼宽度为间隔棒框架宽度三分之一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高压线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倾角传感检测装置由微控制器,角度传感器和电源模块组成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高压线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上端安装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末端连接主锥齿轮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高压线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锥齿轮中心安装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同时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玲周涵姚超邢洪弟刘玉华高本猛马文立苗勇张丰智古继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鱼台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