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9996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帧人体图像的姿态特征,所述姿态特征包括人体目标关节部位的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中,自拍和拍照是非常普遍的行为,让虚拟背景和拍摄的自拍人体实现符合情节需要的良好融合,一直是拍照中的难点所在,专利号为
2021110473336
的“一种人体自拍镜头生成方法及系统”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将自拍人体本身和虚拟背景实现自动融合的技术,如果能够基于被拍摄者的特定动作触发相应的画面事件如画面特效

场景移动等
(
譬如自拍者双拳向前击打到尽头后在画面中出现闪电的特效,譬如趣味性健身中使用者完成和健身教练接近的动作后在画面中出现一个具备激励效果的特效等
)
,将极大地丰富自拍效果和提高趣味性,真正实现自拍者和虚拟背景画面的深度交互,目前,实现此类效果主要还是依靠后期制作实现,缺乏自动化的实现方式,普通用户较难实现,原因主要在于,从平面图像上难以准确的采集到需要的触发指令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及系统,能够在人体复杂和随意的动作序列中,准确和实时地识别出使用者想要表达的动作信号,进而驱动相应的画面事件,同时,避免人体其他无关动作的干扰,实现动作预期稳定

动作反应实时的用户体感,并降低用户动作时的束缚感,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人体平面图像的变化进行识别,因而无需成本较高的深度信息摄像装置,可以普及性使用,除了用于自拍和拍照外,也可用于趣味性健身

自拍类游戏及体感类游戏等领域

[0004]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
1、
获取当前帧人体图像的姿态特征,所述姿态特征包括人体目标关节部位的角度
s
;所述人体目标关节部位包括人体关节

支撑节段和被支撑节段,所述支撑节段和被支撑节段通过人体关节相连接;所述人体目标关节部位的角度
s
指支撑节段和被支撑节段的夹角对应的角度
s

[0006]步骤
2、
获取至少一帧对比帧人体图像的姿态特征,所述对比帧人体图像为当前帧人体图像前的若干帧历史人体图像中的一帧;
[0007]步骤
3、
基于当前帧人体图像的姿态特征和对比帧人体图像的姿态特征,计算对应当前帧人体图像的运动特征,所述运动特征包括人体目标关节部位的角度变化幅度
S
,角度变化幅度
S
包括角度变化方向
S1
和角度变化量
S2

[0008]步骤
4、
判断当前帧人体图像的运动特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执行以下步骤:
[0009]Step01、
将当前帧人体图像标记为对比帧人体图像;
[0010]Step02、
读取下一帧人体图像为新的当前帧人体图像;
[0011]Step03、
计算当前帧人体图像和对比帧人体图像的角度变化量
S2


角度变化方向
S1


[0012]Step04、
若角度变化量
S2

>预设阈值
a
,且角度变化方向
S1

和所述角度变化方向
S1
一致,则标记当前帧人体图像为同方向帧,否则标记当前帧人体图像为其他方向帧;
[0013]Step05、
判断当前是否连续出现
n
帧其他方向帧,若是,则执行画面事件驱动指令,若否,则进入
Step01
,所述
n
为正整数

[0014]上述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步骤1中所述姿态特征还包括人体目标特征点的对应位置
t
;所述人体目标特征点为所述人体目标关节部位对应的可识别特征点;
[0015]步骤3中所述运动特征还包括人体目标特征点的移动幅度
T
,移动幅度
T
包括移动方向
T1
和移动距离
T2

[0016]Step04
中,若角度变化量
S2

>预设阈值
a
,且角度变化方向
S1

和所述角度变化方向
S1
一致,同时移动距离
T2

>预设阈值
b
,且移动方向
T1

和所述移动方向
T1
一致,则标记当前帧人体图像为同方向帧,否则标记当前帧人体图像为其他方向帧

[0017]上述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所述人体目标关节部位的角度
s
通过以下方法获得:获取对应支撑节段的支撑节段线条,获取对应被支撑节段的被支撑节段线条,基于支撑节段线条和被支撑节段线条的夹角获得角度
s
;所述支撑节段线条
/
被支撑节段线条是支撑节段
/
被支撑节段对应的可识别特征点和人体关节对应的可识别特征点之间的连线

[0018]上述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所述支撑节段和被支撑节段均至少包括一块人体骨骼,所述人体目标特征点为被支撑节段上远离人体关节的端部上的可识别特征点

[0019]上述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若对比帧人体图像的人体目标关节部位的角度
s1
在起始角度范围内,且当前帧人体图像的人体目标关节部位的角度
s2
在终止角度范围内,则运动特征的角度变化幅度
S
满足预设条件

[0020]上述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若对比帧人体图像的人体目标特征点的对应位置
t1
在起始位置范围内,且当前帧人体图像的人体目标特征点的对应位置
t2
在终止位置范围内,则运动特征的移动幅度
T
满足预设条件

[0021]上述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当所述对比帧人体图像的人体目标特征点在预设轨迹线
L
的投影位置
t1

比当前帧人体图像的人体目标特征点在预设轨迹线
L
的投影位置
t2

更加靠近所述预设轨迹线
L
的起始点,则所述移动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1、
获取当前帧人体图像的姿态特征,所述姿态特征包括人体目标关节部位的角度
s
;所述人体目标关节部位包括人体关节

支撑节段和被支撑节段,所述支撑节段和被支撑节段通过人体关节相连接;所述人体目标关节部位的角度
s
指支撑节段和被支撑节段的夹角对应的角度
s
;步骤
2、
获取至少一帧对比帧人体图像的姿态特征,所述对比帧人体图像为当前帧人体图像前的若干帧历史人体图像中的一帧;步骤
3、
基于当前帧人体图像的姿态特征和对比帧人体图像的姿态特征,计算对应当前帧人体图像的运动特征,所述运动特征包括人体目标关节部位的角度变化幅度
S
,角度变化幅度
S
包括角度变化方向
S1
和角度变化量
S2
;步骤
4、
判断当前帧人体图像的运动特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执行以下步骤:
Step01、
将当前帧人体图像标记为对比帧人体图像;
Step02、
读取下一帧人体图像为新的当前帧人体图像;
Step03、
计算当前帧人体图像和对比帧人体图像的角度变化量
S2


角度变化方向
S1


Step04、
若角度变化量
S2

>预设阈值
a
,且角度变化方向
S1

和所述角度变化方向
S1
一致,则标记当前帧人体图像为同方向帧,否则标记当前帧人体图像为其他方向帧;
Step05、
判断当前是否连续出现
n
帧其他方向帧,若是,则执行画面事件驱动指令,若否,则进入
Step01
,所述
n
为正整数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姿态特征还包括人体目标特征点的对应位置
t
;所述人体目标特征点为所述人体目标关节部位对应的可识别特征点;步骤3中所述运动特征还包括人体目标特征点的移动幅度
T
,移动幅度
T
包括移动方向
T1
和移动距离
T2

Step04
中,若角度变化量
S2

>预设阈值
a
,且角度变化方向
S1

和所述角度变化方向
S1
一致,同时移动距离
T2

>预设阈值
b
,且移动方向
T1

和所述移动方向
T1
一致,则标记当前帧人体图像为同方向帧,否则标记当前帧人体图像为其他方向帧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目标关节部位的角度
s
通过以下方法获得:获取对应支撑节段的支撑节段线条,获取对应被支撑节段的被支撑节段线条,基于支撑节段线条和被支撑节段线条的夹角获得角度
s
;所述支撑节段线条
/
被支撑节段线条是支撑节段
/
被支撑节段对应的可识别特征点和人体关节对应的可识别特征点之间的连线
。4.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节段和被支撑节段均至少包括一块人体骨骼,所述人体目标特征点为被支撑节段上远离人体关节的端部上的可识别特征点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对比帧人体图像的人体目标关节部位的角度
s1
在起始角度范围内,且当前帧人体图像的人体目标关节部位的角度
s2
在终止角度范围内,则运动特征的角度变化幅度
S
满足预设条件
。6.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对比帧人体图像的人体目标特征点的对应位置
t1
在起始位置范围内,且当前帧人体图像的
人体目标特征点的对应位置
t2
在终止位置范围内,则运动特征的移动幅度
T
满足预设条件
。7.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对比帧人体图像的人体目标特征点在预设轨迹线
L
的投影位置
t1

比当前帧人体图像的人体目标特征点在预设轨迹线
L
的投影位置
t2

更加靠近所述预设轨迹线
L
的起始点,则所述移动方向
T1
为正向,否则为反向
。8.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距离
T2
基于对比帧人体图像的人体目标特征点的对应位置和当前帧人体图像的人体目标特征点的对应位置之间的距离获取,所述预设轨迹线
L
为基于画面情节中预设的目标特征点的运动轨迹的起始点和终止点获得的连线
。9.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二维人体图像变化的画面事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距离
T2
基于对比帧人体图像的人体目标特征点在预设轨迹线
L
的投影位置和当前帧人体图像的人体目标特征点在预设轨迹线
L
的投影位置之间的预设轨迹线
L
的节段长度获取;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移动距离
T2
与预设移动距离的比值满足预设的阈值,所述预设移动距离基于所述运动轨迹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之间的预设轨迹线
L
的节段长度获取
。10.
按照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炜王志强袁浩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英立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