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重力悬浮培养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9924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重力悬浮培养容器,培养容器设置在随机定位仪的固定机构上,培养容器包括主体,主体的两端分别固接有锁紧连接在固定机构内的连接头;连接头内设置有进气机构,进气机构包括开设在任一连接头内的进气孔,进气孔与主体内腔连通;进气孔内设置有控制进气孔通断的进气组件,进气组件与供气组件配套设置并连通;进气组件包括固接在进气孔内的固定板,固定板中心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密封滑接有进气柱,进气柱的内腔开设有导气槽,导气槽的顶端侧壁贯穿开设有若干导气孔,导气孔与通孔密封设置并可拆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重力悬浮培养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重力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微重力悬浮培养容器


技术介绍

[0002]微重力环境物理规律和地球上的规律之间存在着微小的不同,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太空的微重力环境由于航天技术的限制,成本高

条件苛刻,影响了其推广使用

[0003]微重力悬浮培养会使培养的微生物呈现出与地球重力环境培养不同的性状,对生物的研究有重大意义

目前模拟微重力一般采用随机定位仪,将培养容器安装在随机定位仪上,带动培养容器进行随机方向和转速的旋转,进而使培养容器受到不同方向和大小的离心力,使细胞没有充足时间对重力变化作出响应,出现生物学上的失重效应,进而在地面模拟外太空的微重力环境进行悬浮培养

[0004]但是现有微重力悬浮培养容器结构简单,在随机培养仪上一同旋转时易松动;同时由于培养容器处于无规则的旋转状态,其内部的供氧成为问题,不方便培养需要氧气的微生物,降低了其适用范围

[0005]因此,本申请设计了一种微重力悬浮培养容器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微重力悬浮培养容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重力悬浮培养容器,培养容器设置在随机定位仪的固定机构上,所述培养容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固接有锁紧连接在所述固定机构内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设置有进气机构,所述进气机构与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上的供气组件配套设置并密封连接;
[0008]所述进气机构包括开设在任一所述连接头内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主体内腔连通;所述进气孔内设置有控制所述进气孔通断的进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与所述供气组件配套设置并连通;
[0009]所述进气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进气孔内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密封滑接有进气柱,所述进气柱的内腔开设有导气槽,所述导气槽的底端贯穿所述进气柱并与所述供气组件连通,所述导气槽的顶端侧壁贯穿开设有若干导气孔,所述导气孔与所述通孔密封设置并可拆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进气柱的侧壁固接有与所述进气孔滑动连接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所述进气柱的底端贯穿所述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进气柱上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接在随机定位仪上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与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头上的固定帽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头插入所述固定筒内;所述固定筒的底端固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头抵接

[0012]优选的,所述供气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固定筒底端的供气盒,所述第二弹簧固接在所述供气盒的顶端;所述供气盒的顶端固接有第一供气管,所述第一供气管的顶端固接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的顶端开设有与所述进气柱底端对应设置的连接槽,所述进气柱的底端插接在所述连接槽内并与所述供气盒内腔连通;所述支撑板上贯穿开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供气管穿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进气柱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主体内设置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孔固接并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侧壁开设有若干用于向所述主体内腔供气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向所述主体内腔单向开启

[0014]优选的,所述主体为板状,所述主体上阵列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培养盒的安装孔,所述主体内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孔固接并连通的布气管,所述布气管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布气管的出口设置有单向组件,所述单向组件与所述培养盒内腔连通

[0015]优选的,所述单向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安装孔内的沟通管,所述沟通管的底端与所述布气管连通;所述沟通管内固接有定位环,所述沟通管内固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底端伸入所述布气管内并与所述沟通管的进口可拆卸连接;所述升降杆上固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位于所述定位环上方并与所述定位环之间固接有第三弹簧

[0016]优选的,所述培养盒的底端开设有与所述沟通管相适配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侧壁顶端固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固接有顶开杆,所述顶开杆的底端伸入所述沟通管内并与所述升降杆的顶端抵接;所述安装板上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二通气孔

[0017]优选的,所述让位槽的顶端固接并连通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侧壁开设有若干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向所述培养盒内腔单向开启

[0018]优选的,所述顶开杆的底端固接有圆台形的顶开块,所述顶开块的大直径底端不小于所述升降杆的底端,所述顶开块的底端与所述升降杆的顶端抵接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重力悬浮培养容器,培养容器安装在随机定位仪上,使得随机定位仪带动培养容器无规则的随机转动,使得培养容器受到无规则的离心力,使被培养细胞没有充足时间对重力变化作出响应,出现生物学上的失重效应;接头卡接在固定机构上,方便安装和更换,使用方便;进气机构设置在连接头内,通过供气组件与进气机构匹配连接,实现对本体内的氧气供应,方便培养好氧生物,适用性更强;供气组件伸入进气孔内后,推动滑动连接在固定板内的进气柱,氧气从导气槽和导气孔进入主体内,实现氧气的供应

[0020]本专利技术能方便的为处于微重力状态的培养容器进行供氧,方便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好氧生物培养,适用性更强,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微重力悬浮培养容器轴视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微重力悬浮培养容器主视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供气组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
A
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主体的轴视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培养盒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
B
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
C
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轴视图;
[0031]图中:
1、
主体;
2、
连接头;
3、
进气孔;
4、
固定板;
5、
通孔;
6、
进气柱;
7、
密封环;
8、
导气孔;
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微重力悬浮培养容器,培养容器设置在随机定位仪的固定机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容器包括主体
(1)
,所述主体
(1)
的两端分别固接有锁紧连接在所述固定机构内的连接头
(2)
;所述连接头
(2)
内设置有进气机构,所述进气机构与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上的供气组件配套设置并密封连接;所述进气机构包括开设在任一所述连接头
(2)
内的进气孔
(3)
,所述进气孔
(3)
与所述主体
(1)
内腔连通;所述进气孔
(3)
内设置有控制所述进气孔
(3)
通断的进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与所述供气组件配套设置并连通;所述进气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进气孔
(3)
内的固定板
(4)
,所述固定板
(4)
中心开设有通孔
(5)
,所述通孔
(5)
内密封滑接有进气柱
(6)
,所述进气柱
(6)
的内腔开设有导气槽
(53)
,所述导气槽
(53)
的底端贯穿所述进气柱
(6)
并与所述供气组件连通,所述导气槽
(53)
的顶端侧壁贯穿开设有若干导气孔
(8)
,所述导气孔
(8)
与所述通孔
(5)
密封设置并可拆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重力悬浮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柱
(6)
的侧壁固接有与所述进气孔
(3)
滑动连接的导向板
(10)
,所述导向板
(10)
位于所述固定板
(4)
的下方,所述进气柱
(6)
的底端贯穿所述导向板
(10)
;所述导向板
(10)
与所述固定板
(4)
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
(11)
,所述第一弹簧
(11)
套设在所述进气柱
(6)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重力悬浮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接在随机定位仪上的固定筒
(12)
,所述固定筒
(12)
与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头
(2)
上的固定帽
(13)
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头
(2)
插入所述固定筒
(12)
内;所述固定筒
(12)
的底端固接有第二弹簧
(14)
,所述第二弹簧
(14)
的另一端固接有支撑板
(15)
,所述支撑板
(15)
与所述连接头
(2)
抵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重力悬浮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固定筒
(12)
底端的供气盒
(16)
,所述第二弹簧
(14)
固接在所述供气盒
(16)
的顶端;所述供气盒
(16)
的顶端固接有第一供气管
(17)
,所述第一供气管
(17)
的顶端固接有对接块
(19)
,所述对接块
(19)
的顶端开设有与所述进气柱
(6)
底端对应设置的连接槽
(20)
,所述进气柱
(6)
的底端插接在所述连接槽
(20)
内并与所述供气盒
(16)
内腔连通;所述支撑板
(15)
上贯穿开设有第一过孔
(21)
,所述第一供气管
(17)
穿过所述第一过孔
(21)
与所述进气柱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希学张京军奚晓鹏龚长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