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样品培养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9445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样品培养模块,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和多个试管组件,多个试管组件可拆卸安装在机架上;所述试管组件包括试管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样品培养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物样品培养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培养是指在外界模拟微生物细胞生长所需的环境,包括无菌

适宜温度

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等,使得细菌等微生物在该环境下得以实现自身的生长和增殖,此技术手段多用于医疗生物领域的研究,而提供上述细胞生长条件和生长增殖空间的容器即为微生物或培养器皿

[0003]现有的微生物培养器皿形制多样,包括培养瓶

培养板

培养皿等,在培养过程中,先将培养器皿放入到灭菌设备中进行消毒,接着将微生物细胞放入到消毒后的培养器皿内,最后将培养器皿放入到培养箱中对细胞进行培养

[0004]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经常需对培养液和菌液或菌体进行混合;但传统的微生物细胞器皿大多仅提供微生物细胞的生长空间,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温度则需要人工添加的培养基培养液和外部的恒温箱提供,若要对不同条件的下生长情况进行对照试验时,则需要多组培养器皿和恒温箱,其试验成本较高

现有的微生物培养器皿培养结束后,要求使用移液装置从中取出以保存或进行后续实验,如菌种鉴定

活力分析

成分测试等

取样过程要求手动操作,且易发生液滴漂移

散落,污染周围环境,存在安全风险,难以应用于空间封闭

失重场景/>。
此外,取样过程可影响微生物状态,取样需立即测定,难以保真运输或保存,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

在空间密闭

失重环境中,必然要求在取样时进行无接触式的快速固定和低温保真保存

[0005]综上所述,为满足在轨微生物培养

保真取样需求,同时满足在轨无接触操作

生物安全及发射准备要求,需设计可应用于在轨环境的新型微生物培养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样品培养模块,尽可能的保证了各组细胞生长条件基本相同,便于试验人员操作,提高了试验的可靠性;同时,本专利技术能用于失重环境下的微生态体系生物学效应研究,为微生物在失重且有限的空间和重量范围内完成在轨对比实验,完成多组菌种和培养液混合实验以及终止实验

[0007]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样品培养模块,包括机架和多个试管组件,多个试管组件可拆卸安装在机架上;所述试管组件包括试管本体

多个均与试管本体内壁滑动配合的活塞,相邻两个活塞之间构成溶液腔室,且试管本体内壁还开设有可连通两个溶液腔室的旁通通道,试管本体前端还设置有用于推动活塞的动力结构

[0008]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试管组件在机架上呈错位排布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包括骨架,骨架的相对两个侧面上开设有相互对应的槽口,试管本体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槽口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骨架上相互对应的两个槽口分别为凹槽

通槽,试管本体后端安装
在凹槽内,试管本体前端安装在通槽内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凹槽槽底内还安装有延伸至到试管本体内的顶针

[0012]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和通槽均为开口槽,骨架两侧还设有将试管本体压装在凹槽

通槽内的压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骨架上还安装有提手安装板

[0014]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结构包括拧紧在试管本体端部上的端盖,且端盖上还安装有可沿试管本体轴线方向往复运动的活塞杆

[0015]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外端还安装有手柄

[0016]进一步的,所述试管本体后端还具有限位环,限位环位于试管本体内壁上

[0017]进一步的,所述旁通通道为多个,多个旁通通道沿试管本体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布

[0018]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活塞为单层密封或
/
和双层密封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
[0020]通过在试管本体内安装多个活塞,并在试管本体内壁上开设可连通相邻两个溶液腔室的旁通通道,使位于溶液腔室内的溶液或菌液在培养后需要混合时,可通过动力结构推动位于试管组件前端的活塞,由于最初任意两个相邻的溶液腔室之间并未通过旁通通道连通,因此,试管组件在推动第一个活塞运动时,多个活塞会同步运动,但随着多个活塞前进,从试管本体后端开始,相邻两个溶液腔室逐渐通过旁通通道连通,此时,位于相邻两个溶液腔室内的溶液或菌液可通过旁通通道连通后进行混合,以此重复,使试管本体内的溶液或菌种可在不改变生长环境的情况下实现混合,尽可能的保证了各组细胞生长条件基本相同,便于试验人员操作,提高了试验的可靠性

[0021]本专利技术能用于失重环境下的微生态体系生物学效应研究,为微生物在失重且有限的空间和重量范围内完成在轨对比实验,完成多组菌种和培养液混合实验以及终止实验

附图说明
[0022]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样品培养模块的三维轴测视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样品培养模块的俯视图;
[0025]图3是图2中
A

A
的剖视图;
[0026]图4是试管组件的剖视图;
[0027]图5是试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试管组件内三种溶液的初始状态图;
[0029]图7是试管组件内菌种与培养液的混合状态图;
[0030]图8是试管组件内菌种

培养液

终止液的混合状态图

[0031]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0032]1、
机架,
2、
试管组件;
[0033]101、
骨架,
102、
压板,
103、
提手安装板,
104、
凹槽,
105、
通槽,
106、
顶针;
[0034]201、
试管本体,
202、
活塞,
203、
溶液腔室,
204、
旁通通道,
205、
端盖,
206、
活塞杆,
207、
手柄,
208、
限位环

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生物样品培养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
(1)
和多个试管组件
(2)
,多个试管组件
(2)
可拆卸安装在机架
(1)
上;所述试管组件
(2)
包括试管本体
(201)、
多个均与试管本体
(201)
内壁滑动配合的活塞
(202)
,相邻两个活塞
(202)
之间构成溶液腔室
(203)
,且试管本体
(201)
内壁还开设有可连通两个溶液腔室
(203)
的旁通通道
(204)
,试管本体
(201)
前端还设置有用于推动活塞
(202)
的动力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样品培养模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试管组件
(2)
在机架
(1)
上呈错位排布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样品培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
(1)
包括骨架
(101)
,骨架
(101)
的相对两个侧面上开设有相互对应的槽口,试管本体
(201)
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槽口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样品培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
(101)
上相互对应的两个槽口分别为凹槽
(104)、
通槽
(105)
,试管本体
(201)
后端安装在凹槽
(104)
内,试管本体
(201)
前端安装在通槽
(105)

。5.
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毅蔡旭邹虎徐绯卿人韦王璨韩阳周广武赵渔刘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航天烽火伺服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