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填方工程地下排水结构及排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9744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排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填方工程地下排水结构及排水方法,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两侧浇筑有侧墙,侧墙上预埋有管座,管座的内侧插接安装过滤管,底板的顶部两侧相对于侧墙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集水箱,集水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排水器,当过滤管插接进管座内时,楔形插杆会插接进插孔内并挤压楔形锁块向外侧移动让位,直至过滤管插接安装完成,此时楔形锁块遇到卡槽并在弹簧的反弹下插接进卡槽内实现对楔形插杆的限位锁死,实现过滤管牢固安装在管座上,当过滤管上的过滤网堵塞严重,拉动管座上的拉杆,使得楔形锁块离开楔形插杆上的卡槽,解除对楔形插杆的锁定,便可拆除过滤管更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填方工程地下排水结构及排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排水
,具体为一种建筑填方工程地下排水结构及排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地下工程中,防水工程能阻止水进入建筑结构的各个部位,为建筑物提供防水保障

防水体系是由各种防水构件组成的,它们组合在一起共同阻止水进入建筑物内部

各种防水工程实例中,防水系统配置大体相似

常见的防水系统组成部分有:结构基层

泛水

防水层

绝热层;除了要做好防水工程外,排水也是很重要,排水是防水系统设计和施工的关键环节,良好的排水系统能够更有助于工程的防水

开挖基坑时,流入坑内的地下水和地面水如不及时排除,不但会使施工条件恶化,造成土壁塌方,亦会影响地基的承载力

因此,在土方施工中,做好施工排水工作,保持土体干燥是十分重要的

将水排出基坑,确保基坑不被水浸泡

[0003]现有中的地下排水设施中,通常采用挡土墙以及其他挡土建筑相组合抵挡地下周围土体,且在挡土建筑物中加设反滤层过水留砂,同时配合相关管道将水体排出,但该结构设计通常在初期排水效果能得到保证,后期由于反滤层受泥沙堵塞且无法刨除检修,使得过水效果变差,造成地下周围土体含水量剧增,影响地下土体稳定性,故而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建筑填方工程地下排水结构及排水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排水设施中反滤层易受泥沙堵塞且无法刨除检修,使得过水效果变差,造成地下周围土体含水量剧增,影响地下土体稳定性的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建筑填方工程地下排水结构及排水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填方工程地下排水结构及排水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填方工程地下排水结构及排水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浇筑有侧墙,所述侧墙上预埋有管座,所述管座的内侧插接安装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底部内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管内腔相贯通的排水管

[0006]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相对于侧墙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顶部盖合有盖板,所述集水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排水器,所述排水器与集水箱相贯通,所述排水器的内腔两侧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所述排水器内腔顶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旋转的动力来源与排水器顶部的电机,所述排水器内腔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上插接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相对端固定安装有轨道板,所述转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联动杆,且联动杆滑动安装有轨道板上,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
L
型联杆,且
L
型联杆的外侧端固定安装有推板,且推板滑动安装在排水器的两侧,所述推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疏通板,所述疏通板外侧上的插针与过滤板上的过滤孔相对设置

[0007]在一优选的专利技术方式中,所述底板和侧墙均为混凝土浇筑而成,且底板与侧墙的
衔接位置设置有钢筋,所述过滤管上固定安装有一对楔形插杆,且楔形插杆插接安装在管座内,所述管座内相对于楔形插杆插接端的位置滑动安装有楔形锁块,所述楔形插杆上开设有与楔形锁块相适配的卡槽,且楔形锁块插接安装在卡槽内,所述楔形锁块的外侧端固定安装有拉杆,且拉杆插接安装在管座的外壁上

[0008]在一优选的专利技术方式中,所述管座内开设有与过滤管相适配的安装孔,且过滤管插接安装在安装孔内,所述过滤管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

[0009]在一优选的专利技术方式中,所述管座的内壁中部以及和过滤管的插接端外壁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

[0010]在一优选的专利技术方式中,所述管座内开设有与楔形插杆相适配的插孔,且楔形插杆插接安装在插孔内

[0011]在一优选的专利技术方式中,所述管座内开设有与楔形锁块相适配的滑槽,且楔形锁块的外侧端通过弹簧与管座内壁固定连接

[0012]在一优选的专利技术方式中,所述楔形锁块和楔形插杆的端部均为倾斜设置

[0013]在一优选的专利技术方式中,所述轨道板上开设有与联动杆相适配的移动槽,且联动杆滑动安装在移动槽内

[0014]在一优选的专利技术方式中,所述排水器的内腔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活塞筒,且活动杆插接在活塞筒内,所述活塞筒内部的活塞与活动杆的插接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筒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单向阀,上方所述单向阀与下方所述单向阀的介质流向相反设置,上方所述单向阀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水管,下方所述单向阀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水管

[0015]在一优选的专利技术方式中,本排水结构的排水方法使用步骤如下:
S1
:混凝土浇筑底板和侧墙:首先通过混凝土浇筑底板和侧墙,并在底板和侧墙的连接位置连接钢筋,同时在浇筑侧墙时将管座预埋进去,使得管座的外侧端与地下工程周围土体相接触,管座内侧端则漏出侧墙的内侧,浇筑完成后及时养护成型

[0016]S2
:将过滤管安装在管座上:当底板和侧墙养护成型,将过滤管插接安装进管座内,由于过滤管上固定安装了一对楔形插杆,当过滤管插接进管座内时,楔形插杆会插接进插孔内并挤压楔形锁块向外侧移动让位,直至过滤管插接安装完成,此时楔形锁块遇到卡槽并在弹簧的反弹下插接进卡槽内实现对楔形插杆的限位锁死,实现过滤管牢固安装在管座上

[0017]S3
:安装集水箱和排水器:过滤管安装好后,将集水箱和排水器放在底板顶部侧墙的内侧面上,此时集水箱正位于过滤管底部排水管的下方

[0018]S4
:集水

过滤和排水:由于过滤管内设置有过滤网,侧墙外侧土体中的水分会穿过过滤管内过水流砂,水分穿过过滤管从排水管低落在集水箱内接收,此时启动转盘上的电机带动转盘转动,转盘的转动会带动联动杆做周向循环移动,进而带动轨道板左右来回移动,此时活动杆会被带动左右移动,进而带动活动杆底部的
L
型联杆推拉推板左右移动,使得推板外侧面上疏通板不断对过滤板上的过滤孔进行插接疏通,防止堵塞,以保证集水箱内的水可以稳定流入排水器内,同时由于活动杆的左右来回移动,会使得活塞筒内的活塞左右移动,对活塞筒内腔形成正压和负压状态,此时配合活塞筒顶部和底部的单向阀,使得吸水管对排水器内的集水进行吸附进活塞筒内,并通过出水管连接外排水管进行排水

[0019]S5
:当过滤管上的过滤网堵塞严重,拉动管座上的拉杆,使得楔形锁块离开楔形插
杆上的卡槽,解除对楔形插杆的锁定,便可拆除过滤管清洗,维修或者直接更新再重新安装即可

[002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
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管座和过滤管,当将过滤管插接安装进管座内,由于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建筑填方工程地下排水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两侧浇筑有侧墙(2),所述侧墙(2)上预埋有管座(3),所述管座(3)的内侧插接安装过滤管(4),所述过滤管(4)的底部内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管(4)内腔相贯通的排水管(8);所述底板(1)的顶部两侧相对于侧墙(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集水箱(
14
),所述集水箱(
14
)的顶部盖合有盖板(
15
),所述集水箱(
14
)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排水器(
16
),所述排水器(
16
)与集水箱(
14
)相贯通,所述排水器(
16
)的内腔两侧固定安装有过滤板(
17
),所述排水器(
16
)内腔顶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转盘(
18
),所述转盘(
18
)旋转的动力来源与排水器(
16
)顶部的电机,所述排水器(
16
)内腔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套(
19
),所述限位套(
19
)上插接安装有活动杆(
20
),所述活动杆(
20
)的相对端固定安装有轨道板(
21
),所述转盘(
18
)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联动杆(
22
),且联动杆(
22
)滑动安装有轨道板(
21
)上,所述活动杆(
20
)的底部固定安装有
L
型联杆(
24
),且
L
型联杆(
24
)的外侧端固定安装有推板(
25
),且推板(
25
)滑动安装在排水器(
16
)的两侧,所述推板(
25
)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疏通板(
26
),所述疏通板(
26
)外侧上的插针与过滤板(
17
)上的过滤孔相对设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填方工程地下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侧墙(2)均为混凝土浇筑而成,且底板(1)与侧墙(2)的衔接位置设置有钢筋,所述过滤管(4)上固定安装有一对楔形插杆(9),且楔形插杆(9)插接安装在管座(3)内,所述管座(3)内相对于楔形插杆(9)插接端的位置滑动安装有楔形锁块(
11
),所述楔形插杆(9)上开设有与楔形锁块(
11
)相适配的卡槽(
12
),且楔形锁块(
11
)插接安装在卡槽(
12
)内,所述楔形锁块(
11
)的外侧端固定安装有拉杆(
13
),且拉杆(
13
)插接安装在管座(3)的外壁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填方工程地下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3)内开设有与过滤管(4)相适配的安装孔(5),且过滤管(4)插接安装在安装孔(5)内,所述过滤管(4)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6)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填方工程地下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3)的内壁中部以及和过滤管(4)的插接端外壁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7)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填方工程地下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3)内开设有与楔形插杆(9)相适配的插孔(
10
),且楔形插杆(9)插接安装在插孔(
10
)内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填方工程地下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3)内开设有与楔形锁块(
11
)相适配的滑槽,且楔形锁块(
11
)的外侧端通过弹簧与管座(3)内壁固定连接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填方工程地下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锁块(
11
)和楔形插杆(9)的端部均为倾斜设置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填方工程地下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
21
)上开设有与联动杆(
22
)相适配的移动槽,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超前张余张云雨曹哲李奕然田戎晋杜鹏陈孝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