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灯自动调光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9723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台灯调光控制器,特别是一种在室内光线降低时自动接通台灯,并根据光线的强弱自动调节亮度的台灯自动调光控制器。其包括一台灯ZD,还包括电源电路、测光电路、放大电路、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由C1、R1、D1-D4、C2、C3及三端稳压器IC组成;测光电路由光敏电阻R、电位器RP1及三极管T1组成;放大电路由三极管T1、T2与T3组成;控制电路由硅双极型二极管T4、电阻R5、双向可控硅SCR组成;台灯ZD通过双向可控硅SCR与外接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室内光线降低时自动接通台灯,并根据光线的强弱自动调节台灯的亮度,所以使用方便,并能有效保护视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台灯调光控制器,特别是一种在室内光线降低时自动接通台灯, 并根据光线的强弱自动调节亮度的台灯自动调光控制器
技术介绍
现有家庭使用的台灯,其开关都是由使用者自行控制的,用灯的时候,打开开关, 不用灯的时候,就关闭开关,而且不论室内的照度是亮还是暗,台灯的亮度都是一样的。这 种由使用者自行控制且亮度始终一样的台灯,在夜间开灯时,由于必须摸黑去找开关,所以 很不方便,由于台灯的亮度始终一样,所以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会感觉光线不足,而在光线 较强的情况下又会感觉光线过量,光线的不足和过量都会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台灯使用不便对人的眼睛会造成伤害的缺陷, 专利技术一种在室内光线降低时自动接通台灯,并根据光线的强弱自动调节亮度的台灯自动调 光控制器。本技术的目的是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的所述台灯自动调光控制器,包括一 台灯ZD,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电路、测光电路、放大电路、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由C1、R1、D1-D4、C2、C3及三端稳压器IC组成,其中,C1、D1_D4、C2组成 降压整流滤波,三端稳压器IC输出+9直流电压;测光电路由光敏电阻R、电位器RPl及三极管Tl组成,光敏电阻R并接在三极管 Tl的基极和发射极上,电位器RPl通过电阻R3并接在三极管Tl的基极和集电极上;放大电路由三极管T1、T2与T3组成,三极管Τ2的基极与三极管Tl的集电极连接, 三极管Τ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Tl的集电极连接,通过电容C4与三极管Τ3的集 电连接,三极管Τ2的集电极通过电位器RP2分别与三极管Tl的发射极连接及与三极管Τ3 的基极连接,三极管Τ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4与三极管Tl的发射极连接,其整体构成互补 直接耦合放大器;控制电路由硅双极型二极管Τ4、电阻R5、双向可控硅SCR组成,硅双极型二极管Τ4 的正极与三极管Τ3的集电极连接,硅双极型二极管Τ4的一个负极与双向可控硅SCR并通 过电阻R5与电位器RPl连接,另一个负极与光敏电阻R连接;台灯ZD通过双向可控硅SCR与外接电源连接。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如下本技术能在室内光线降低时自动接通台灯,并 根据光线的强弱自动调节台灯的亮度,所以使用方便,并能有效保护视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台灯自动调光控制器,包括一台灯ZD及电源电路、测光电路、放 大电路、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由C1、R1、D1-D4、C2、C3及三端稳压器IC组成,其中,C1、D1_D4、C2组成降压整流滤波,三端稳压器IC输出+9直流电压;测光电路由光敏电阻R、电位器RPl及三极管Tl组成,光敏电阻R并接在三极管 Tl的基极和发射极上,电位器RPl通过电阻R3并接在三极管Tl的基极和集电极上;放大电路由三极管T1、T2与T3组成,三极管Τ2的基极与三极管Tl的集电极连接, 三极管Τ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Tl的集电极连接,通过电容C4与三极管Τ3的集 电连接,三极管Τ2的集电极通过电位器RP2分别与三极管Tl的发射极连接及与三极管Τ3 的基极连接,三极管Τ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4与三极管Tl的发射极连接,其整体构成互补 直接耦合放大器;控制电路由硅双极型二极管Τ4、电阻R5、双向可控硅SCR组成,硅双极型二极管Τ4 的正极与三极管Τ3的集电极连接,硅双极型二极管Τ4的一个负极与双向可控硅SCR并通 过电阻R5与电位器RPl连接,另一个负极与光敏电阻R连接;台灯ZD通过双向可控硅SCR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电路元件的型号和规格如下双向可控硅SCR :3A/600V三极管Tl,T3 :PNP,9015三极管T2 :NPN,9015硅双极型二极管T4 :BT33三端稳压器IC 7809二极管 D1-D4 :IN4004光敏电阻R:MG4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室内光线偏暗时,R阻值增大,使Tl集电极电流增大,经三极管T2、T3放大后, T3集电极电流向C4充电。当C4充到一定值时,硅双极型二极管T4导通,在电阻R5上产生 一个脉冲,触发双向可控硅SCR导通,使台灯ZD点亮。若室内灯光越偏暗,R阻值越大,则经 T1,T2,T3放大的集电极电流越大,对C4充电速度越快,触发脉冲前移,台灯两端电压增高, 台灯亮度增大;当室内光线较亮时,C4的充电速度减慢,触发脉冲后移,台灯的亮度随之减 弱;若室内亮度为正常标准亮度时,由于RPl的事前设定,R与RPl的分压不能使三极管Tl 导通,则光检测电路与调光电路均不工作,台灯不被点亮。这样,台灯便根据室内明暗程度 进行自动点亮调光或熄灭。不需要手动开灯,保护视力。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安装完毕,可通电调试,为了安全,应注意相线与零线不要接错;调节RP1,使在正常晴朗白天室内时,台灯不工作,傍晚时,光线偏暗时台灯点亮;调节RP2,使台灯随着室内光线的变化而平稳地变化,即不能超过正常亮度,也不 能低于允许的亮度;RPl与RP2调好后,对照室内光线变化,再次调节RPl和RP2,使其符合要求; 光敏电阻的位置应避免阳关直射,也不能放在避光的位置。权利要求一种台灯自动调光控制器,包括一台灯ZD,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电路、测光电路、放大电路、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由C1、R1、D1-D4、C2、C3及三端稳压器IC组成,其中,C1、D1-D4、C2组成降压整流滤波,三端稳压器IC输出+9直流电压;测光电路由光敏电阻R、电位器RP1及三极管T1组成,光敏电阻R并接在三极管T1的基极和发射极上,电位器RP1通过电阻R3并接在三极管T1的基极和集电极上;放大电路由三极管T1、T2与T3组成,三极管T2的基极与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T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通过电容C4与三极管T3的集电连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通过电位器RP2分别与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及与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4与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其整体构成互补直接耦合放大器;控制电路由硅双极型二极管T4、电阻R5、双向可控硅SCR组成,硅双极型二极管T4的正极与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硅双极型二极管T4的一个负极与双向可控硅SCR并通过电阻R5与电位器RP1连接,另一个负极与光敏电阻R连接;台灯ZD通过双向可控硅SCR与外接电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灯自动调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元件的型号和 规格如下双向可控硅SCR :3A/600V 三极管 Tl, T3 :PNP,9015 三极管 T2 NPN, 9015 硅双极型二极管T4 :BT33 三端稳压器IC 7809 二极管 D1-D4 JN4004 光敏电阻R :MG4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台灯调光控制器,特别是一种在室内光线降低时自动接通台灯,并根据光线的强弱自动调节亮度的台灯自动调光控制器。其包括一台灯ZD,还包括电源电路、测光电路、放大电路、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由C1、R1、D1-D4、C2、C3及三端稳压器IC组成;测光电路由光敏电阻R、电位器RP1及三极管T1组成;放大电路由三极管T1、T2与T3组成;控制电路由硅双极型二极管T4、电阻R5、双向可控硅SCR组成;台灯ZD通过双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台灯自动调光控制器,包括一台灯ZD,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电路、测光电路、放大电路、控制电路;  电源电路由C1、R1、D1-D4、C2、C3及三端稳压器IC组成,其中,C1、D1-D4、C2组成降压整流滤波,三端稳压器IC输出+9直流电压;  测光电路由光敏电阻R、电位器RP1及三极管T1组成,光敏电阻R并接在三极管T1的基极和发射极上,电位器RP1通过电阻R3并接在三极管T1的基极和集电极上;  放大电路由三极管T1、T2与T3组成,三极管T2的基极与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T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通过电容C4与三极管T3的集电连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通过电位器RP2分别与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及与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4与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其整体构成互补直接耦合放大器;  控制电路由硅双极型二极管T4、电阻R5、双向可控硅SCR组成,硅双极型二极管T4的正极与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硅双极型二极管T4的一个负极与双向可控硅SCR并通过电阻R5与电位器RP1连接,另一个负极与光敏电阻R连接;  台灯ZD通过双向可控硅SCR与外接电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玉民冯占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联合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