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吡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9651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吡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吡咯/碳纳米管/银纳米线导电微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膜生物反应器制备
,涉及一种聚吡咯
/
碳纳米管
/
银纳米线导电微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燃料电池
(MFC)
利用微生物作为催化剂,通过氧化阳极有机底物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微生物首先降解
MFC
阳极的有机底物以产生电子和质子,电子通过直接或间接传递方式传递至阳极表面,然后电子通过外部电路从阳极转移到阴极,质子通过系统内部通路扩散至阴极
。MFC
能够处理难
/
易降解污染物,并且比传统的生物处理过程具有更高的去除效率而被广泛使用

[0003]为了提高水的再利用潜力,膜生物反应器
(MBR)
被广泛应用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将传统的活性污泥处理与膜分离相结合,通过微滤或超滤膜技术
(
孔径范围为
0.05
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聚吡咯
/
碳纳米管
/
银纳米线导电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
将聚吡咯

碳纳米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有机溶剂
N,N

二甲基乙酰胺中,得混合液;
S2、
向混合液中加入聚偏氟乙烯
PVDF
,混合均匀

静置

脱泡形成铸膜液,将铸膜液涂覆至板表面,控制刮膜厚度刮制成膜,在空气中停留一段时间后浸入水浴中,完成相转化,得导电膜;
S3、
将制备得到的导电膜放进含有阳离子分散剂的水溶液中,用紫外灯照射,得紫外接枝后的导电膜;
S4、
将紫外接枝后的导电膜浸入含有阴离子分散剂的银纳米线溶液中,通过静电吸附,银纳米线自发沉积,得到聚吡咯
/
碳纳米管
/
银纳米线导电微滤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吡咯
/
碳纳米管
/
银纳米线导电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S1
中,所述混合液中,聚吡咯的浓度为
8wt
%~
13wt
%,碳纳米管的浓度为
5wt
%~
10wt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
8wt
%~
12wt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吡咯
/
碳纳米管
/
银纳米线导电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S2
中,加入聚偏氟乙烯
PVDF
的量为所述混合液质量的
12
%~
25
%;和
/
或,
S2
中,刮膜厚度为
300

500
微米;和
/
或,
S2
中,在空中停留时间为
10

40s
,优选为
20

30s
;和
/
或,
S2
中,在制备得到导电膜之后,还包括分别用酒精和去离子水清洗导电膜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吡咯
/
碳纳米管
/
银纳米线导电微滤膜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竹陈朋利吴海锁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华创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