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鞋中底的加工方法及鞋中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鞋中底的加工方法及鞋中底
。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鞋中底在生产时都是采用热压成型或注射成型等工艺制造,对于结构复杂的鞋中底开模成本较高,且成型困难
。
[0003]因此,对于结构复杂的鞋中底一般会采用
3D
打印技术加工
。
其独有的复杂晶格结构是传统工艺所不能实现的
。
但是
3D
打印件自身有着明显的局限性,比如偏重
、
很塑料感,回弹性不够
。
[0004]同时,化学发泡工艺也是非常成熟的工艺,其回弹
、
密度等都可以达到很高的性能标准
。
但是基于传统的模压
、
射出及挤出的工艺,化学发泡中底都无法实现非常复杂的晶格及类晶格的结构,很难再进一步获得更轻的具有拓扑优化的优异结构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鞋中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S1
:制备光固化树脂:
S2
:在非紫外线光环境中,在所述光固化树脂中加入热可膨胀微球和稀释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可发泡树脂;
S3
:将所述可发泡树脂置于光固化
3D
打印机料斗槽内,设置打印参数;启动打印机将所述可发泡树脂根据预先设置的鞋中底的形状打印得到鞋中底粗胚;
S4
:将所述鞋中底粗胚置于紫外线光源下照射,并在室温或加热后使所述鞋中底粗胚固化;
S5
:将
S4
的所述鞋中底粗胚加热至所述热可膨胀微球的发泡温度进行发泡;所述鞋中底粗胚加热至所述热可膨胀微球的发泡温度后,所述光固化树脂的可逆键断裂使交联固化结构部分破坏;其中,所述热可膨胀微球的发泡温度高于所述鞋中底粗胚的固化的温度;
S6:
将
S5
中的所述鞋中底粗胚放入烘烤箱中熟化,烘烤箱的温度为
75
‑
90℃
,熟化的时间为2‑3小时;其中,熟化时的温度小于所述热可膨胀微球的发泡温度;
S7
:将所述
S6
中发泡完成后的鞋中底粗胚,浸入水性聚氨酯或水性聚氨酯溶剂中,取出风干或烘干,得到鞋中底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中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树脂包括羟基化预聚物
、
二异氰酸酯和封端剂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鞋中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化预聚物为聚四氢呋喃二醇;所述封端剂为含叔丁胺结构的丙烯酸酯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鞋中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
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a:
将羟基化预聚物和二异氰酸酯在催化剂及氮气环境下加热反应2‑5小时;加热温度为
30
‑
80℃
;步骤
b:
将步骤
a
的反应物和封端剂在氮气环境下加热反应2‑5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守东,郑明廉,胡荣波,叶福泉,董斌,刘超,刘伟强,刘艺龙,焦提成,吴敏辉,王渊博,李云,苏加明,郑志艺,曾全寿,熊祖江,杨翊,邱于献,
申请(专利权)人: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