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包装瓶塑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8865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包装瓶塑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医用复合包装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组份:改性聚已内酯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包装瓶塑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包装瓶塑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塑料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在生产

生活中随处可见

相对于金属

石材

木材,塑料制品具有成本低

可塑性强等优点,在国民经济中应用广泛,塑料工业在当今世界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多年来塑料制品的生产在世界各地高速度发展

由于塑料自身所展现的诸如质量轻

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性及热的不良导体等性能,使塑料的应用领域和地域越来越宽泛

[0003]其中医疗包装领域也有着塑料的使用,其往往用于包装材料,医用包装材料往往有着良好的抗菌性能,防止药品污染,同时在药品拆分后,依旧要保证抗菌性能良好

[0004]专利
CN111040411B
公开了本一种耐低温抗菌塑料材料,所述耐低温抗菌塑料材料组分中的无碱长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通过马来酸酐接枝改性剂与组分中的聚碳酸酯树脂和氯化聚乙烯组分进行结合,能够提高塑料材料的耐低温性能,且组分中所添加的抗氧剂能够防止塑料氧化变黄,而抗菌剂在塑料材料中起到抗菌的效果,且所添加的稳定剂能够使抗菌剂在塑料材料中更加稳定不易分解

所述耐低温抗菌塑料材料中在抗菌剂为沸石载银抗菌剂和载银硅酸盐抗菌剂的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但是聚碳酸酯树脂的热稳定性差,高温条件下容易分解,耐候性能差,无碱玻璃纤维与氯化聚乙烯降解能力差,废弃物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包装瓶塑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医用包装瓶塑料材料,所述医用包装瓶塑料材料包含如下重量份组分:改性聚已内酯7‑
12


改性聚碳酸酯
12

22


马来酸酐接枝改性剂8‑
15


硬脂酸盐4‑6份;
[0008]所述一种医用包装瓶塑料材料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09]S1
:将改性聚已内酯

改性聚碳酸酯

马来酸酐接枝改性剂

硬脂酸盐投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均匀;
[0010]S2
:将反应釜内的混合物进行双螺杆挤压处理;
[0011]S3
:在双螺杆挤压后,将挤出后的原料用单螺杆挤压机进行吹膜成型;
[0012]S4
:将吹膜成型后的材料进行包装,制得医用包装瓶塑料材料

[0013]所述改性聚已内酯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14]A1
:按重量份计,将
10

20
份壳聚糖浸泡在
100

200
份异丙醇中
24h
得混合液
a
,将8‑
12
份2,3‑
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加入到
40

50
份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混合液
b
,然后滴加到混合液
a
中,升温至
80℃
,搅拌
24h
,冷却

抽滤

洗涤

干燥得到中间体
a

[0015]壳聚糖中氨基与2,3‑
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环氧基发生反应生成了中间体
a

季铵基团连接到壳聚糖上,增强壳聚糖的抗菌性能;
[0016]A2
:按重量份计,氮气氛围下,加入
A1
所得的所有中间体
a、40

50
份己内酯单体
、3
‑5份辛酸亚锡
、5
‑7份吡啶,
120℃
油浴搅拌反应
16h
,降温至
60℃
,重结晶

过滤干燥得到中间体
b

[0017]中间体
a
与己内酯单体在辛酸亚锡和吡啶的催化下合成中间体
b
,中间体
b
为中间体
a
与己内酯的共聚物,其中含有季铵基团,呈现出交联网状结构,热稳定性能良好;
[0018]A3
:按重量份计,将上述
A2
所得的所有中间体
b

22

27
份十二烷基苯磺酰氯加入到
40

50
份二甲基甲酰胺中,升温至
60℃
,反应
4h
,蒸发结晶

洗涤干燥得到改性聚已内酯;
[0019]中间体
b
中含有羟基与十二烷基苯磺酰氯发生反应得到改性聚己内酯,其结构紧密,呈交联网状形态,使得改性聚己内酯热稳定性能良好,壳聚糖季铵盐与磺酸基团的引入,使得改性聚己内酯阻有着阻燃与抗菌性能,医用包装瓶塑料材料也因此有着良好的耐高温阻燃

抗菌性能

[0020]所述改性聚碳酸酯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21]B1
:将双酚
a、
二羟甲基碳酸酯加入到质量分数
10
%为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升温至
70

80℃
,加入三乙胺和二氯化砜,反应
8h
,蒸发结晶

洗涤烘干得到中间体
c
,其中双酚
a、
二羟甲基碳酸酯

三乙胺和二氯化砜摩尔量比为1:1:
0.1

0.3

2.1

2.2
,质量分数
10
%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每摩尔二羟甲基碳酸酯
180

220ml

[0022]双酚
a
与二羟甲基碳酸酯共聚生成了中间体
c
,其中双酚
a
中含有苯环增强了中间体
c
的阻燃性能,二羟甲基碳酸酯与双酚
a
共聚后产生一个羟基方便后续反应;
[0023]B2
:将
2,6

二叔丁基
‑4‑
羟基甲基苯酚和4‑

‑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医用包装瓶塑料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包装瓶塑料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组份:改性聚已内酯7‑
12


改性聚碳酸酯
12

22


马来酸酐接枝改性剂8‑
15


硬脂酸盐4‑6份;所述一种医用包装瓶塑料材料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S1
:将改性聚已内酯

改性聚碳酸酯

马来酸酐接枝改性剂

硬脂酸盐投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均匀;
S2
:将反应釜内的混合物进行双螺杆挤压处理;
S3
:在双螺杆挤压后,将挤出后的原料用单螺杆挤压机进行吹膜成型;
S4
:将吹膜成型后的材料进行包装,制得医用包装瓶塑料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包装瓶塑料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已内酯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A1
:按重量份计,将
10

20
份壳聚糖浸泡在
100

200
份异丙醇中
24h
得混合液
a
,将8‑
12
份2,3‑
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加入到
40

50
份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混合液
b
,然后滴加到混合液
a
中,升温至
80℃
,搅拌
24h
,冷却

抽滤

洗涤

干燥得到中间体
a

A2
:按重量份计,氮气氛围下,加入
A1
所得的所有中间体
a、40

50
份己内酯单体
、3
‑5份辛酸亚锡
、5
‑7份吡啶,
120℃
油浴搅拌反应
16h
,降温至
60℃
,重结晶

过滤干燥得到中间体
b

A3
:按重量份计,将上述
A2
所得的所有中间体
b

22

27
份十二烷基苯磺酰氯加入到
40

50
份二甲基甲酰胺中,升温至
60℃
,反应
4h
,蒸发结晶

洗涤干燥得到改性聚已内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包装瓶塑料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碳酸酯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B1
:将双酚
a、
二羟甲基碳酸酯加入到质量分数
10
%为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升温至
70

80℃
,加入三乙胺和二氯化砜,反应
8h
,蒸发结晶

洗涤烘干得到中间体
c

B2
:将
2,6

二叔丁基
‑4‑
羟基甲基苯酚和4‑

‑1‑
丁醇加入到质量分数
10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升温至
80

100℃
反应
8h
,萃取,有机相蒸发结晶,干燥得到中间体
d

B3
:将五甲基哌啶醇,氯丙二酸二甲酯和中间体
d
加入到甲苯中,加热后升温至
120

160℃
,依次加入钛酸四甲酯和氨基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香苓冯泓超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维康食品药品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