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古树的堤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555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护古树的堤防结构,包括有古树保护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古树的堤防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堤防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保护古树的堤防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堤防建设施过程中若碰到大树等影响,在迁移不利不便

且堤防线路无法调整的情况下,一般选择砍挖破坏等方式处理,但这种方式与目前创导的生态环保理论相违背,因此急需创新思路,专利技术一种既不影响河道行洪能力

同时又可充分保留现有古树的两全其美的新型保护古树的堤防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保护古树的堤防结构,既不影响河道行洪能力,又可充分保留现有古树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保护古树的堤防结构,包括有古树保护段

衔接段及标准段堤防;所述古树保护段的上游侧通过所述衔接段与所述标准段堤防的上游侧连接,所述古树保护段的下游侧通过所述衔接段与所述标准段堤防的下游侧连接;
[0006]所述古树保护段包括有保护段下部挡墙

保护段护坡

保护段上部挡墙

保护段路面结构

保护段地基

古树及景观灯;保护段下部挡墙通过保护段护坡与保护段上部挡墙连接,保护段路面结构布置在保护段地基的顶面上,保护段路面结构的一侧与保护段上部挡墙连接,保护段地基分别与保护段下部挡墙

保护段护坡
/>保护段上部挡墙及古树的底部连接,景观灯与古树的上部连接

[0007]所述衔接段包括有衔接段下部挡墙

衔接段护坡

衔接段上部挡墙

衔接段路面结构及衔接段地基;衔接段下部挡墙与衔接段上部挡墙通过衔接段护坡连接,衔接段路面结构布置在衔接段地基的顶面上,衔接段路面结构的一侧与衔接段上部挡墙连接,衔接段地基分别与衔接段下部挡墙

衔接段护坡及衔接段上部挡墙连接

[0008]所述标准段堤防包括有标准段下部挡墙

标准段护坡

标准段上部挡墙

标准段路面结构及标准段地基;标准段下部挡墙通过标准段护坡与标准段上部挡墙连接,标准段路面结构布置在标准段地基的顶面上,标准段路面结构的一侧与标准段上部挡墙连接,标准段地基分别与标准段下部挡墙

标准段护坡及标准段上部挡墙连接

[0009]所述保护段下部挡墙通过衔接段下部挡墙与标准段下部挡墙连接,保护段护坡通过衔接段护坡与标准段护坡连接,保护段上部挡墙通过衔接段上部挡墙与标准段上部挡墙连接,保护段路面结构与标准段路面结构通过衔接段路面结构连接,保护段地基与标准段地基通过衔接段地基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段下部挡墙包括有保护段防冲前趾

保护段底板

保护段预留孔

保护段防护筒

保护段排水孔及保护段防护墙;保护段防冲前趾的顶面与保护段底板连接,保护段预留孔布置在保护段底板的中部,保护段防护筒与保护段预留孔的空腔内壁连
接,保护段排水孔布置在保护段底板的内部,保护段排水孔的一端与保护段预留孔及保护段防护筒连接,保护段防护墙的底部与保护段底板连接;所述古树同时布置在保护段预留孔

保护段防护筒的内部

[0011]所述保护段上部挡墙包括有保护段上部挡墙主体

保护段上部挑台

保护段挑台立柱及保护段护栏;保护段上部挡墙主体的顶面与保护段上部挑台连接,保护段挑台立柱的顶面与保护段上部挑台的底面连接,保护段护栏布置在保护段上部挑台的顶面外侧;保护段挑台立柱布置在所述保护段下部挡墙的顶面上,保护段挑台立柱布置在保护段防护墙的顶面上

[0012]所述衔接段下部挡墙包括有衔接段防冲前趾

衔接段底板及衔接段防护墙;衔接段防冲前趾与衔接段底板的底面连接,衔接段防护墙布置在衔接段底板的顶面上

[0013]所述衔接段上部挡墙包括有衔接段上部挡墙主体

衔接段上部挑台及衔接段护栏;衔接段上部挡墙主体的顶面与衔接段上部挑台连接,衔接段护栏布置在衔接段上部挑台的顶面外侧

[0014]所述标准段上部挡墙包括有标准段上部挡墙主体及标准段护栏;标准段护栏布置在标准段上部挡墙主体的顶面外侧

[0015]所述保护段防冲前趾与衔接段防冲前趾连接,保护段底板与衔接段底板连接,保护段防护墙通过衔接段防护墙与所述标准段下部挡墙连接,衔接段底板与所述标准段下部挡墙的底部连接

[0016]保护段上部挡墙主体通过衔接段上部挡墙主体与标准段上部挡墙主体连接,衔接段上部挑台与保护段上部挑台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古树保护段

衔接段

标准段堤防均设置有两个以上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
本专利技术通过创新结构设计,尽量减小对现有古树的浮土掩埋等不利影响,通过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将堤防深厚浮土挡在古树内侧,同时采用中空式防护筒结构保护在古树底部树干外围,并采用排水管减少积水浸泡的不利影响,通过采用跳台结构与古树上部景观亲近融合,结合夜景灯光秀效果,打造美丽的“圣诞古树”效果

[0020]2、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保护古树的堤防结构,在充分保护古树条件下,保证现有河道行洪功能,充分减少对现有古树的掩埋深度,保证其存活率,同时结合堤防亲水功能

生态环保及夜景灯光秀等技术,打造现代幸福河道,增加市民的生活舒适感

本专利技术结构生态环保,亲水景观效果好,优化了工程投资及运行管理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
[0022]图2是图1的
A

A
剖面图

[0023]图中:1‑
古树保护段;2‑
衔接段;3‑
标准段堤防;
11

保护段下部挡墙;
12

保护段护坡;
13

保护段上部挡墙;
14

保护段路面结构;
15

保护段地基;
16

古树;
17

景观灯;
111

保护段防冲前趾;
112

保护段底板;
113

保护段预留孔;
114

保护段防护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保护古树的堤防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古树保护段
(1)、
衔接段
(2)
及标准段堤防
(3)
;所述古树保护段
(1)
的上游侧通过所述衔接段
(2)
与所述标准段堤防
(3)
的上游侧连接,所述古树保护段
(1)
的下游侧通过所述衔接段
(2)
与所述标准段堤防
(3)
的下游侧连接;所述古树保护段
(1)
包括有保护段下部挡墙
(11)、
保护段护坡
(12)、
保护段上部挡墙
(13)、
保护段路面结构
(14)、
保护段地基
(15)、
古树
(16)
及景观灯
(17)
;保护段下部挡墙
(11)
通过保护段护坡
(12)
与保护段上部挡墙
(13)
连接,保护段路面结构
(14)
布置在保护段地基
(15)
的顶面上,保护段路面结构
(14)
的一侧与保护段上部挡墙
(13)
连接,保护段地基
(15)
分别与保护段下部挡墙
(11)、
保护段护坡
(12)、
保护段上部挡墙
(13)
及古树
(16)
的底部连接,景观灯
(17)
与古树
(16)
的上部连接;所述衔接段
(2)
包括有衔接段下部挡墙
(21)、
衔接段护坡
(22)、
衔接段上部挡墙
(23)、
衔接段路面结构
(24)
及衔接段地基
(25)
;衔接段下部挡墙
(21)
与衔接段上部挡墙
(23)
通过衔接段护坡
(22)
连接,衔接段路面结构
(24)
布置在衔接段地基
(25)
的顶面上,衔接段路面结构
(24)
的一侧与衔接段上部挡墙
(23)
连接,衔接段地基
(25)
分别与衔接段下部挡墙
(21)、
衔接段护坡
(22)
及衔接段上部挡墙
(23)
连接;所述标准段堤防
(3)
包括有标准段下部挡墙
(31)、
标准段护坡
(32)、
标准段上部挡墙
(33)、
标准段路面结构
(34)
及标准段地基
(35)
;标准段下部挡墙
(31)
通过标准段护坡
(32)
与标准段上部挡墙
(33)
连接,标准段路面结构
(34)
布置在标准段地基
(35)
的顶面上,标准段路面结构
(34)
的一侧与标准段上部挡墙
(33)
连接,标准段地基
(35)
分别与标准段下部挡墙
(31)、
标准段护坡
(32)
及标准段上部挡墙
(33)
连接;所述保护段下部挡墙
(11)
通过衔接段下部挡墙
(21)
与标准段下部挡墙
(31)
连接,保护段护坡
(12)
通过衔接段护坡
(22)
与标准段护坡
(32)
连接,保护段上部挡墙
(13)
通过衔接段上部挡墙
(23)
与标准段上部挡墙
(33)
连接,保护段路面结构
(14)
与标准段路面结构
(34)
通过衔接段路面结构
(24)
连接,保护段地基
(15)
与标准段地基
(35)
通过衔接段地基
(25)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古树的堤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段下部挡墙
(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煊袁文喜李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