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翼形板斜式油水泥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8541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层翼形板斜式油水泥分离装置,它涉及一种油水泥分离装置,解决现有分离装置对含水率≥90%的油井采出液难以进一步大幅度提高油水分离处理效率、降低造价以及无法在线集中收集和排放污泥的问题。隔离构件将主体容器分隔成油处理室和水处理室;油水预分离容器的下侧壁通过进水管与水处理室连通,油水预分离容器的上侧壁通过进油管与油处理室连通,连通油管的一端与水处理室连通,另一端与油处理室连通;翼形板设置在水处理室内;每个翼形板由集泥槽、两个侧翼板和两个翼尾折板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翼形板、集排泥机构,并采取了采出液预分离与油水分室处理机制和反混抑制措施实现了特高含水原油采出液的油水高效分离和泥沙在线收集、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特高含水原油采出液的油水泥分离的翼形板、油水泥分离装置及原油采出液的油水泥分离方法,属于油田油水泥分离领域。
技术介绍
对于含水率达到30%以上的油井采出液,由于电脱水设备进液含水率的限制,我国各油田普遍采用二段脱水工艺来生产净化原油。即,第一段为热化学沉降脱水或游离水脱除,将原油含水率降至≤30%;第二段为电脱水,将原油含水率由≤30%降至达到合格净化油指标(一般为含水≤0.5%)。 目前,我国东部老油田普遍进入高含水和特高含水开发期,如,大庆油田的油井采出原油综合含水率已经达到91%。采出液一段脱水设备主要采用卧式游离水脱除器,其内部常设聚结填料,依靠聚结效应和重力沉降进行油水分离。但是,就特高含水采出液的特性而言,常规游离水脱技术在分离机理、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已经难以适应,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整体结构不合理当采出液的含水率达到特高含水时(≥90%),水相在采出液总量中占绝大部分。在采出液中占比例较小的油相,脱后含水率达到进入电脱水设备的指标相对比较容易,而现行的游离水脱除技术仍然沿用油中脱水的理念来确定其结构形式,把采出液脱后油中含水率达到进入电脱水指标要求作为主要功能,实行采出液同室同步油水分离,其整体结构不合理,对水相除油的处理能力较弱。 (2)处理效率低现行游离水脱除器以填料聚结和油水密度差重力分离相结合的机理为主,侧重于从采出液中脱水,不适合以从采出液中除油为主的特高含水原油采出液的处理。容器的分离空间大,油滴的浮升路程长,除去时间长;填料的大通道迷宫式结构,易产生窜流反混现象,使分离后的油水两相又重新混合,降低油水分离的效率。 (3)无集排泥功能现行游离水脱除器以其筒体轴线平行于水平面放置,筒体内采出液中的固体颗粒(污泥)自由沉降在下部筒壁上,沿筒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无集中收集和在线排放污泥的功能。污泥长期在容器中和填料中淤积,使游离水脱除器有效处理空间变小,效果变差。采用周期性停产、人工清理淤泥的方式,既影响生产又带来安全环保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翼形板斜式油水泥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分离装置对含水率≥90%的油井采出液难以进一步大幅度提高油水分离处理效率(现有分离装置油水分离的效率低)、降低造价以及无法在线集中收集和排放污泥的问题。油水泥分离是油田原油生产的主要工艺过程之一,本专利技术的油水泥分离设备用于对油井群采出的特高含水(含水率≥90%)原油采出液进行高效油水分离处理和泥沙在线收集、排放(主要用于采出液一段脱水的处理)。下文提到的“采出液”或“原油采出液”都是指“特高含水原油采出液”。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油田原油采出液油水泥分离的翼形板由平行设置的集泥槽、两个侧翼板和两个翼尾折板构成,两个侧翼板呈V字形对称分设在集泥槽的两侧,每个侧翼板的一侧壁与集泥槽的开口端侧壁连接,每个侧翼板的另一侧壁与一个翼尾折板连接,两个翼尾折板对称设置且每个翼尾折板位于对应的侧翼板的上方。 本专利技术所述多层翼形板斜式油水泥分离装置包括主体容器、出油管和出水管,所述分离装置还包括油水预分离容器、进水管、进油管、连通油管、水转输泵、隔离构件、多层翼形板、多个截面为L形的引油板、两个圆弧形隔油件和集排泥机构,主体容器倾斜设置且主体容器的中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15°,所述油水预分离容器水平设置在主体容器的上方,油水预分离容器上设有原油采出液入口;设置在主体容器内的隔离构件将主体容器由高至低分隔成两个处理室油处理室和水处理室;油水预分离容器的下侧壁通过进水管与水处理室连通,油水预分离容器的上侧壁通过进油管与油处理室连通,连通油管设置在主体容器的上方且与油处理室的位置相对应,连通油管的一端与水处理室连通,连通油管另一端与油处理室连通;多层翼形板设置在水处理室内,每个翼形板由集泥槽、两个侧翼板和两个翼尾折板构成,两个侧翼板呈V字形对称分设在集泥槽的两侧,每个侧翼板的一侧壁与集泥槽的开口端侧壁连接,每个侧翼板的另一侧壁与一个翼尾折板连接,两个翼尾折板对称设置且每个翼尾折板位于对应的侧翼板的上方;多个翼形板由上至下平行设置在主体容器内,每个翼形板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主体容器的中轴线平行,多个翼尾折板由上至下交叠设置,每个侧翼板的下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分散设置有截面为L形的引油板,L形的引油板的长度方向与翼形板的长度方向垂直,L形的引油板的开口端朝向侧翼板的出口端;两个圆弧形隔油件对称设置在多个翼形板的入口端处的两侧,两个圆弧形隔油件与主体容器内壁连接;水转输泵设置在主体容器的下方,水转输泵的出水口与油处理室连通,水转输泵的入水口与位于多层翼形板和隔离构件之间的水处理室连通,集排泥机构包括多个导泥管和集泥包,每个集泥槽的出口与对应的一个导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对应的一个导泥管的另一端与集泥包连通;出油管设置在主体容器的高端处且出油管与油处理室上的出油口连通,出水管与主体容器的低端处的下部出水口连通,所述低端处是指集水区。 一种利用上述多层翼形板斜式油水泥分离装置对特高含水原油采出液进行油水泥分离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了采出液预分离与油水分室处理机制;通过翼形板的多层设置方式,实现了以浅池机理进行油水泥定向高效分离,所述方法按照如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先将原油采出液进行预分离,初分出的油相、水相分别进入两个独立的油处理室、水处理室;步骤二、从油处理室沉降下来的污水由水转输泵输至水处理室;进入水处理室内水相经由翼形板区进行油水泥定向分离;步骤三、将从水处理室浮升出的油相引入油处理室;步骤四、进行油、水、泥收集。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翼形板(翼形板分离构件)、集排泥机构,并采取了采出液预分离与油水分室处理机制和反混抑制措施实现了特高含水原油采出液的油水高效分离和泥沙在线收集、排放,而且与此同时还较大幅度降低了设备造价。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的具体分析1、翼形板(翼形板分离构件)(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翼形板,所述翼形板的构造及布置方式是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技术要点。通过所述翼形板实现水处理室内的采出液的油、水、泥三相分离。当从进水管流入水处理室内的采出液流经翼形板时,从采出液中向上浮升出来的油滴会聚集在每个翼形板的下表面,由于翼形板的两个侧翼板与水平面呈仰角,聚集的油滴会在浮力的作用下沿侧翼板的仰角斜面滑脱到侧翼的尾端后,再滑脱到翼尾折板上,将油滴从采出液中分离出去;而在翼形板的上表面,由于油滴不断地从采出液中向上浮升,翼形板上的集泥槽中将积存浮走油滴后的低含油量水和从采出液沉降下来的泥沙。进而实现油、水、泥三相分离。 (2)、多层翼形板的设置方式将多个翼形板在容器中以一定间距多层设置,其长度的方向(垂直于横截面)与容器筒体的轴线方向平行,由这些翼形板将采出液处理容器内部分割成若干个油水分离空间,形成多浅池效应。在任意一个浅池中,油滴从采出液中浮升到该浅池上层翼形板的下表面后,聚结起来并沿着侧翼仰角方向自行运移至其外侧边缘,各个翼形板侧翼的翼尾折板采取相互交叠的设置方式,从各侧翼滑脱出来的油滴以贴近罐壁的圆弧形轨迹浮升到容器的顶部,并聚集在一起,使油滴从采出液中分离出去;在该浅池下层翼形板的上表面,分离出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油田原油采出液油水泥分离的翼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形板由平行设置的集泥槽(21-1)、两个侧翼板(21-2)和两个翼尾折板(21-3)构成,两个侧翼板(21-2)呈V字形对称分设在集泥槽(21-1)的两侧,每个侧翼板(21-2)的一侧壁与集泥槽(21-1)的开口端侧壁连接,每个侧翼板(21-2)的另一侧壁与一个翼尾折板(21-3)连接,两个翼尾折板(21-3)对称设置且每个翼尾折板(21-3)位于对应的侧翼板(21-2)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承毅孙占华张延松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