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撑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
。
[0003]基坑挖设完后,基坑四周的土体存在不稳定的情况,为了保障地下室施工有足够的空间和施工作业的安全性,需要对基坑四周的土体进行支护,以减少基坑四周的土体变形的可能性
。
[0004]公告号为
CN215053063U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包括设置在基坑内侧的支护体,支护体包括沿基坑底部四周设置的支撑底板和竖直设置在支撑底板上的支护带,支撑底板水平设置,支撑底板与支护带浇注成一体,支撑底板与支护带之间设置若干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撑桩
、
固定设置在支撑桩一端的支护板
、
固定设置在支撑桩另一端的连接板,支护板竖直设置,支护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
(1)
和固定板
(2)
,所述支撑板
(1)
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
(2)
上,所述支撑板
(1)
贴合基坑
(01)
的侧壁,所述固定板
(2)
贴合所述基坑
(01)
的底壁,所述固定板
(2)
上设置有将所述固定板
(2)
紧固在所述基坑
(01)
底壁上的紧固件
(21)
,所述固定板
(2)
上滑动配合有移动板
(23)
,所述移动板
(23)
与所述支撑板
(1)
之间转动连接有抵紧杆
(3)
,所述固定板
(2)
上设置有调节移动板
(23)
位置的调节组件
(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
(2)
上连接有若干限制轨
(22)
,所述限制轨
(22)
平行于所述移动板
(23)
的移动方向,所述移动板
(23)
与所述限制轨
(22)
滑动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
(21)
为内六角螺钉,所述紧固件
(21)
在所述固定板
(2)
上螺纹配合若干个,紧固所述固定板
(2)
时,部分所述紧固件
(21)
位于所述基坑
(01)
底壁内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
(4)
包括调节螺杆
(41)
和移动块
(42)
,所述调节螺杆
(41)
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
(2)
上,且平行于所述移动板
(23)
的移动方向,所述移动块
(42)
连接在所述移动板
(23)
上,所述调节螺杆
(41)
穿过所述移动块
(42)
,且与所述移动块
(42)
螺纹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
(23)
上设置有稳固组件
(5)
,所述稳固组件
(5)
包括转动凸轮
(51)、
压齿
(52)、
固定齿
(53)、
转动架
(54)
和复位件
(55)
,所述限制轨
(22)
的顶壁上开有安装槽
(221)
,所述固定齿
(53)
在所述安装槽
(221)
内连接若干个,所述移动板
(23)
对应所述安装槽
(221)
的位置处开有避让槽,所述压齿
(52)
滑动配合在所述避让槽内,所述复位件
(55)
连接在所述压齿
(52)
和所述移动板
(23)
之间,所述移动板
(23)
对应所述避让槽的位置处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凸轮
(51)
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凸轮
(51)
的凸出部设置有抵触平面
(511)
,所述转动架
(54)
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复位件
(55)
用于使所述压齿
(52)
回到初始位置,稳固移动板
(23)
时,所述抵触平面
(511)
抵触所述压齿
(52)
顶壁,所述压齿
(52)
与所述固定齿
(53)
啮合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科,袁清,陈振伟,王凯,刘友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锐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