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栖贝类苗种浅海底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818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浅海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栖贝类苗种浅海底播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栖贝类苗种浅海底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浅海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底栖贝类苗种浅海底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水养殖是利用沿海的浅海养殖海洋水生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活动

包括浅海养殖

滩涂养殖

港湾养殖等,海水养殖的对象主要是鱼类

虾蟹类

贝类

藻类以及海参等其他经济动物

在浅海进行贝类增养殖,底播贝类苗种是一项主要工作,也是实现贝类增产增收的途径

底播贝类苗种即是将在浅海的底土上进行贝类苗种的播种,待贝类繁殖成熟后,工作人员再对贝类进行采捕

[0003]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底播贝类苗种方法就是将贝类苗种直接整袋倒入浅海水中,但是贝类苗种容易随着海水漂流,无法集中底播到设定区域,导致贝类苗种不集中,采捕时较为麻烦

目前,有一些底播装置可以对贝类苗种进行底播,虽然能实现将贝类苗种底播在设定区域,但是会导致贝类苗种过于密集,使贝类苗种底播得不够均匀,底播范围过小,这样不仅会大大降低浅海的海区利用率,也会导致贝类种群数量繁殖缓慢,甚至会降低贝类苗种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底栖贝类苗种浅海底播装置,能够使贝类苗种更加稳定地附着在底土上,不易被海水冲走,且可以更有效地扩大底播范围,使贝类苗种底播得更加均匀,提高海区利用率和苗种成活率

[0005]一种底栖贝类苗种浅海底播装置,包括有支撑挂板

支撑挂架

螺栓

输送软管

硬质弯管

漏斗

犁地机构和摆动机构,所述支撑挂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挂架,所述支撑挂板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栓,所述输送软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挂板上,所述硬质弯管固定连接在输送软管的下端,且所述硬质弯管与输送软管连通,所述漏斗固定连接在输送软管的顶端,且所述漏斗与输送软管连通,两个所述支撑挂架之间设有犁地机构,所述摆动机构设在犁地机构上

[0006]进一步说明,所述犁地机构包括有旋转支撑轴

支撑摆架

摆动弯杆

扭力弹簧一

支撑架和传动组件,两个所述支撑挂架的下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旋转支撑轴,所述旋转支撑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摆架,每一个所述支撑摆架上都转动式连接有若干个摆动弯杆,每一个所述摆动弯杆与支撑摆架之间均连接有扭力弹簧一,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支撑挂架的下部,所述旋转支撑轴与支撑架之间设有传动组件

[0007]进一步说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主动传送轮

从动传送轮和传送带,所述旋转支撑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传送轮,所述支撑架上转动式连接有从动传送轮,主动传送轮与从动传送轮之间绕有传送带

[0008]进一步说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有从动齿轮

主动齿轮

曲杆

出料软管

钩杆和导向板,所述从动齿轮转动式连接在支撑架远离支撑挂架的一侧,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
传动组件的从动传送轮上,所述曲杆固定连接在从动齿轮底部,所述出料软管固定连接在硬质弯管的下端,且所述出料软管与硬质弯管连通,所述钩杆固定连接在硬质弯管的下侧,所述导向板转动式连接在钩杆上,所述导向板与出料软管固定连接,所述曲杆与导向板滑动式连接

[0009]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拨水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挂架上均设有拨水机构,所述拨水机构包括有导向圆杆

导向摆杆

搅动板和扭力弹簧二,所述支撑摆架的两端都固定连接有导向圆杆,两个所述支撑挂架的下部均转动式连接有导向摆杆,所述导向圆杆与导向摆杆滑动式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摆杆上都转动式连接有搅动板,所述搅动板与导向摆杆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二

[0010]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挤料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挂架上均设有挤料机构,所述挤料机构包括有挡杆

挤压杆和扭力弹簧三,两个所述支撑挂架的下部均转动式连接有挡杆,两个所述挡杆上都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挡杆与支撑挂架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三

[0011]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刷子,所述刷子固定连接在出料软管底部

[0012]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弯挂杆和桨叶,所述弯挂杆固定连接在出料软管顶部,所述桨叶转动式连接在弯挂杆上,所述桨叶与出料软管位于同一水平线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
本专利技术中,贝类苗种通过出料软管进行海底播种,若干个摆动弯杆转动会铲动浅海的底土,将底土铲松,使贝类苗种比较容易附着在底土上,且能够及时底栖,同时海水会冲击若干个摆动弯杆左右往复摆动,使若干个摆动弯杆更加充分地刨松底土,使得贝类苗种更加容易附着和栖息在底土上,减少贝类苗种被海水冲走远离播种区域的情况发生,提高苗种成活率,同时出料软管左右往复摆动会将贝类苗种抛撒得更远,进而扩大贝类苗种的播种范围,使得贝类苗种能够在播种的区域内均匀地栖息繁殖,使苗种在海底自然生长,从而提高区利用率

[0014]2、
本专利技术中,旋转支撑轴转动会带动两个导向圆杆转动,进而带动两个搅动板往复摆动,搅动出料软管周围的海水,使得出料软管周围的海水流动得更快,进而使流动的海水将贝类苗种冲得更远,进一步扩大贝类苗种的播种范围,使贝类苗种更加均匀地在播种区域内栖息繁殖,进一步提高海区利用率,搅动板在往复摆动的同时会自行摆动,会进一步搅动出料软管周围的海水,加快海水的流动和贝类苗种的传播速度,提高贝类苗种的底播效率

[0015]3、
本专利技术中,导向摆杆往复摆动会推动挡杆往复摆动,挡杆往复摆动会带动挤压杆往复摆动,两个挤压杆往复摆动会间歇性地挤压输送软管内的贝类苗种,将输送软管内一些粘附在一起的贝类苗种分离开,进而将贝类苗种进行分离,使贝类苗种在播种时能够实现广泛抛撒,均匀底播,从而扩大养殖范围,进一步提高苗种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
A
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
B
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犁地机构

摆动机构和拨水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犁地机构

摆动机构和挤料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底栖贝类苗种浅海底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支撑挂板
(1)、
支撑挂架
(21)、
螺栓
(22)、
输送软管
(23)、
硬质弯管
(24)、
漏斗
(3)、
犁地机构和摆动机构,所述支撑挂板
(1)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挂架
(21)
,所述支撑挂板
(1)
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栓
(22)
,所述输送软管
(23)
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挂板
(1)
上,所述硬质弯管
(24)
固定连接在输送软管
(23)
的下端,且所述硬质弯管
(24)
与输送软管
(23)
连通,所述漏斗
(3)
固定连接在输送软管
(23)
的顶端,且所述漏斗
(3)
与输送软管
(23)
连通,两个所述支撑挂架
(21)
之间设有犁地机构,所述摆动机构设在犁地机构上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栖贝类苗种浅海底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犁地机构包括有旋转支撑轴
(41)、
支撑摆架
(42)、
摆动弯杆
(43)、
扭力弹簧一
(44)、
支撑架
(45)
和传动组件
(46)
,两个所述支撑挂架
(21)
的下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旋转支撑轴
(41)
,所述旋转支撑轴
(41)
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摆架
(42)
,每一个所述支撑摆架
(42)
上都转动式连接有若干个摆动弯杆
(43)
,每一个所述摆动弯杆
(43)
与支撑摆架
(42)
之间均连接有扭力弹簧一
(44)
,所述支撑架
(45)
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支撑挂架
(21)
的下部,所述旋转支撑轴
(41)
与支撑架
(45)
之间设有传动组件
(46)。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栖贝类苗种浅海底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动组件
(46)
包括有主动传送轮

从动传送轮和传送带,所述旋转支撑轴
(41)
上固定连接有主动传送轮,所述支撑架
(45)
上转动式连接有从动传送轮,主动传送轮与从动传送轮之间绕有传送带
。4.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栖贝类苗种浅海底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有从动齿轮
(51)、
主动齿轮
(52)、
曲杆
(53)、
出料软管
(54)、
钩杆
(55)
和导向板
(56)
,所述从动齿轮
(51)
转动式连接在支撑架
(45)
远离支撑挂架
(21)
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琳何京郑侠飞林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里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