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切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8000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竹筒切割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竹筒切割方法,包括将竹筒放置在传输结构上,竹筒传输至切割工位后,切割工位的两侧分别设有顶紧结构以及旋转结构,顶紧结构以及旋转结构分别抵接在竹筒的两端,将竹筒相对固定;切割工位的外侧设有横向移动的切割刀,旋转结构带动竹筒旋转设定角度后,切割刀沿着竹筒的轴向移动,对竹筒的外壁进行切割,形成切割缝;重切割步骤至竹筒的外壁形成设定数量的切割缝后,顶紧结构和旋转结构分别松开对竹筒的抵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竹筒切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竹筒切割的
,具体而言,涉及竹筒切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竹产业是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具有大的社会

经济

生态和文化价值,中国竹产业为促进社会

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0003]生活中有许多用品是用竹木制作的,竹木在制作成用品时,一般需要对竹木中竹筒进行切片剖光等处理

[0004]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撞击竹筒,并配合切割刀将竹筒破成需要宽度的竹条;但是,由于部分竹筒的竹节较短,且较厚较硬,无法保证所有竹筒都破开,无法破开的部分切割刀无法切割呈设定的竹条,往往采用丢弃来处置;并且由于竹筒的根部的变形较大,截面呈不规则状态,按此方法进行破开,无法保证破开的竹条宽度相等,同时竹筒根部部分的价值较高,按此方法进行破开,容易损坏竹筒造成竹条浪费,存在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竹筒切割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竹筒资源化利用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竹筒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
将竹筒放置在传输结构上,所述竹筒传输至切割工位;
[0008]2)、
所述切割工位的两侧分别设有顶紧结构以及旋转结构,所述顶紧结构以及旋转结构分别抵接在竹筒的两端,将所述竹筒相对固定;所述切割工位的外侧设有横向移动的切割刀,所述切割刀沿着竹筒的轴向移动,对竹筒的外壁进行切割,形成切割缝;
[0009]3)、
所述旋转结构带动竹筒旋转设定角度后,所述切割刀沿着竹筒的轴向移动,对竹筒的外壁进行切割,形成切割缝;
[0010]4)、
重复操作步骤
3)
,直至所述竹筒的外壁形成设定数量的切割缝后,所述顶紧结构以及旋转结构分别松开对竹筒的抵接

[0011]可选的,所述步骤
4)
中,当所述顶紧结构以及旋转结构分别松开对竹筒的抵接后,所述竹筒落在传输结构上进行传输

[0012]可选的,所述切割工位设有夹持头,所述步骤
1)
中,当所述竹筒传输至切割工位后,所述夹持头夹持着竹筒,并将所述竹筒抬高至设定位置后,所述顶紧结构与旋转结构分别朝向竹筒的端部移动,并抵接在竹筒的两端

[0013]可选的,所述夹持头布置在顶紧结构与旋转结构之间,包括两个相向移动或相离移动的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呈上下间隔布置,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具有供竹筒穿过的夹持间隔;所述夹持板具有朝向夹持间隔的夹持侧,所述夹持侧的中部背离夹持间隔凹陷,形成供竹筒的外侧嵌入在夹持凹槽;
[0014]所述步骤
1)
中,当所述竹筒传输至切割工位后,所述竹筒位于夹持间隔中,两个所
述夹持板相向移动,将所述竹筒夹持住,并带动着竹筒朝上移动至设定位置

[0015]可选的,所述切割工位上设有横向布置的横梁,所述横梁沿着竹筒的轴向延伸布置;所述横梁上设有沿着横梁移动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设有朝下纵向布置的旋转主轴,所述旋转主轴上连接有所述切割刀,所述切割刀呈水平布置;
[0016]所述切割刀的外侧上设有水平布置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中设有防护腔,所述防护腔具有朝向切割刀的外侧开口;所述切割刀的外侧通过外侧开口嵌入在防护腔中,所述切割刀的内侧显露在防护腔的外部,形成切割部;
[0017]当所述切割刀对竹筒的外壁进行切割的过程中,所述旋转电机沿着横梁往复移动

[0018]可选的,所述顶紧结构具有抵压着竹筒的端部的顶紧盘,所述旋转结构具有抵压着竹筒的端部的旋转盘;所述步骤
2)
中,当所述竹筒位于切割工位后,所述顶紧盘以及旋转盘分别朝向竹筒的端部移动,并分别抵压在竹筒的端部上,将竹筒相对固定;
[0019]所述顶紧盘中设有供切割刀穿过的顶紧避让槽,所述顶紧避让槽横向贯穿顶紧盘;所述旋转盘中设有供切割刀穿过的旋转避让槽,所述旋转避让槽横向贯穿旋转盘;当所述切割刀沿着竹筒的轴向切割竹筒的外壁的过程中,所述切割刀穿过顶紧避让槽或旋转避让槽;
[0020]可选的,所述步骤
3)
中,当所述旋转结构带动竹筒旋转设定角度后,所述夹持头夹持固定竹筒,所述顶紧盘背离竹筒的端部移动,且所述顶紧盘复位转动,将所述顶紧避让槽复位,所述旋转盘背离竹筒的端部移动,且所述旋转避让槽复位后,所述顶紧盘以及旋转盘分别朝向竹筒的端部移动,且分别抵压着竹筒的端部,将竹筒相对固定后,所述夹持头脱离对竹筒的夹持

[0021]可选的,所述切割工位上设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上连接有滚轮;所述步骤
3)
中,当所述旋转结构带动竹筒旋转之前,所述滚轮抵接在竹筒的外周,当所述旋转结构带动竹筒旋转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编码器活动竹筒转动的弧长

[0022]可选的,所述旋转盘具有朝向竹筒的端部且呈锥形状的旋转侧面,沿着所述旋转侧面的中心至外周的方向,所述旋转侧面背离竹筒的端部倾斜布置;
[0023]所述顶紧盘设置在水平布置的旋转筒上,所述顶紧盘中设有多个避让间隔,多个所述避让间隔沿着顶紧盘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旋转筒上设有沿着旋转筒的轴向前后移动的移动盘,所述移动盘包括中心轴以及多个倾斜板,所述中心轴与旋转筒活动连接;
[0024]所述中心轴与旋转筒之间设有推动中心轴朝向竹筒的端部复位的复位弹簧;多个所述倾斜板连接在中心轴的外周,且沿着中心轴的周向间隔环绕布置,所述倾斜板与避让间隔正对布置;所述倾斜板具有抵接在竹筒的端部上的倾斜面,沿着背离中心轴的方向,所述倾斜面背离竹筒的端部倾斜布置;
[0025]所述步骤
2)
中,当所述顶紧结构抵接在竹筒的端部上后,所述竹筒的端部抵接在倾斜面上,所述顶紧结构朝向竹筒的端部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倾斜板被抵压背离竹筒的端部且穿过避让间隔移动,所述复位弹簧被压缩,直至所述竹筒的端部抵接在顶紧盘上

[0026]可选的,所述倾斜面上覆盖有表面弹性层,所述表面弹性层的外周与倾斜面固定连接,所述表面弹性层的中部形成抵接在竹筒的端部上且自动弹性调节抵压位置的活动部,所述活动部与倾斜面之间活动布置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竹筒切割方法,通过传输结构将竹筒传输至切割工位,顶紧结构

旋转结构固定竹筒以及旋转竹筒,切割刀对竹筒外壁切割,根据生产需要,设定竹筒切片参数,形成长度及宽度相等的弧形竹条,同时顶级结构与旋转结构间的相互配合,可适配长度不一的竹筒,这样,实现整线自动化,并且能对整个竹筒从头到尾的切割,资源利用率高,有效提高了竹子中最具价值的竹子根部的利用率,并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竹筒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将竹筒放置在传输结构上,所述竹筒传输至切割工位;
2)、
所述切割工位的两侧分别设有顶紧结构以及旋转结构,所述顶紧结构以及旋转结构分别抵接在竹筒的两端,将所述竹筒相对固定;所述切割工位的外侧设有横向移动的切割刀,所述切割刀沿着竹筒的轴向移动,对竹筒的外壁进行切割,形成切割缝;
3)、
所述旋转结构带动竹筒旋转设定角度后,所述切割刀沿着竹筒的轴向移动,对竹筒的外壁进行切割,形成切割缝;
4)、
重复操作步骤
3)
,直至所述竹筒的外壁形成设定数量的切割缝后,所述顶紧结构以及旋转结构分别松开对竹筒的抵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筒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4)
中,当所述顶紧结构以及旋转结构分别松开对竹筒的抵接后,所述竹筒落在传输结构上进行传输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筒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工位设有夹持头,所述步骤
1)
中,当所述竹筒传输至切割工位后,所述夹持头夹持着竹筒,并将所述竹筒抬高至设定位置后,所述顶紧结构与旋转结构分别朝向竹筒的端部移动,并抵接在竹筒的两端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筒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头布置在顶紧结构与旋转结构之间,包括两个相向移动或相离移动的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呈上下间隔布置,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具有供竹筒穿过的夹持间隔;所述夹持板具有朝向夹持间隔的夹持侧,所述夹持侧的中部背离夹持间隔凹陷,形成供竹筒的外侧嵌入在夹持凹槽;所述步骤
1)
中,当所述竹筒传输至切割工位后,所述竹筒位于夹持间隔中,两个所述夹持板相向移动,将所述竹筒夹持住,并带动着竹筒朝上移动至设定位置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筒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工位上设有横向布置的横梁,所述横梁沿着竹筒的轴向延伸布置;所述横梁上设有沿着横梁移动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设有朝下纵向布置的旋转主轴,所述旋转主轴上连接有所述切割刀,所述切割刀呈水平布置;所述切割刀的外侧上设有水平布置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中设有防护腔,所述防护腔具有朝向切割刀的外侧开口;所述切割刀的外侧通过外侧开口嵌入在防护腔中,所述切割刀的内侧显露在防护腔的外部,形成切割部;当所述切割刀对竹筒的外壁进行切割的过程中,所述旋转电机沿着横梁往复移动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筒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结构具有抵压着竹筒的端部的顶紧盘,所述旋转结构具有抵压着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博林健陈森永杨洪波陈凤祥
申请(专利权)人:竹木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福建有限公司福建省上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