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充用聚氨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7772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填充用聚氨酯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填充用聚氨酯组合物、免充气轮胎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组合物
,具体涉及一种填充用聚氨酯组合物

免充气轮胎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是一种性能介于橡胶和塑料之间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其具有硬度范围可调,以及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的优势,且聚氨酯在高硬度下仍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同时与橡胶相比,聚氨酯具有更方便的加工性能,无需炼胶和硫化过程,还可以制作出比橡胶硬度更低的制品,从而使轮胎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

[0003]将聚氨酯组合物注入到轮胎内部,外层依然采用橡胶胎面,组合物在橡胶外胎内固化成聚氨酯弹性体,利用聚氨酯弹性体的固化与橡胶胎面紧密贴合,就会形成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高回弹性的免充气实心轮胎,从而提高轮胎的承载性能,这样即便轮胎被刺破也不影响轮胎的正常使用,特别是在土方工程

矿山和废品厂等作业场所具有重大的安全及社会意义

[0004]聚氨酯作为免充气轮胎的填充材料比目前其他填充材料具有更长的道路使用寿命,同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普遍会在聚氨酯中添加改性材料,例如增塑剂等

目前,常用的聚氨酯增塑剂包括芳烃增塑剂
。CN108164991A
公开了一种用于轮胎填充用聚氨酯弹性体组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包含异氰酸酯预聚物和固化剂组分,预聚物是由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反应得到,并添加一定含量的增塑剂,固化剂组分是由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
、<br/>小分子胺类交联剂

发泡剂

匀泡剂

特殊增塑剂以及复合催化剂制备而成

该组合料可以用于橡胶轮胎的填充,并且具有生产工艺简单

成本低

节约能源的特点

由其制备的填充胎具有弹性好

免充气

不怕扎刺

不会爆胎

与橡胶胎面贴合紧密,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能广泛适合于各种大型工程承重轮胎和对刺扎要求极高的车辆设备

但是,上述专利提供的组合料填充得到的免充气轮胎会有较高的滞后性,进而导致内生热大,热量积聚则会导致温度升高而损坏材料,同时芳烃增塑剂普遍与聚氨酯的相容性差,轮胎使用过程中芳烃油会析出冒油,进而造成轮胎物理性能的下降,影响免充气轮胎的使用寿命

[0005]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内耗迟滞性较低,使用时内生热小且不会出现冒油现象的橡胶轮胎填充用聚氨酯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填充用聚氨酯组合物

免充气轮胎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所述聚氨酯组合物作为填充材料制备得到的免充气轮胎具有内耗迟滞性低以及能够承受高负荷的优势,同时还具有较低的下沉量和优异的耐热性能,进而在使用时不会出现明显的物性劣化现象以及冒油现象

[0007]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填充用聚氨酯组合物,所述填充用聚氨酯组合物包括
A
组分和
B
组分;
[0009]所述
A
组分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0010][0011]所述
B
组分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0012]第三聚醚多元醇
ꢀꢀꢀꢀꢀꢀꢀꢀꢀꢀꢀꢀꢀꢀꢀ9~
25
重量份
[0013]多异氰酸酯
ꢀꢀꢀꢀꢀꢀꢀꢀꢀꢀꢀꢀꢀꢀꢀꢀꢀꢀꢀ
10

20
重量份
[0014]芳烃增塑剂
ꢀꢀꢀꢀꢀꢀꢀꢀꢀꢀꢀꢀꢀꢀꢀꢀꢀꢀꢀ
30

80
重量份;
[0015]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
2000

7500(
例如
2500、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6500

7000

)
,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
200

900(
例如
300、400、500、600、700

800

)。
其中,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可以为
24
重量份
、26
重量份
、28
重量份
、33
重量份
、36
重量份
、39
重量份
、42
重量份
、45
重量份
、48
重量份
、51
重量份
、54
重量份
、57
重量份
、60
重量份
、63
重量份
、66
重量份或
69
重量份等

[0016]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可以为1重量份
、1.5
重量份
、2
重量份
、2.5
重量份
、3
重量份
、3.5
重量份或4重量份等

[0017]所述芳烃增塑剂可以为
35
重量份
、40
重量份
、45
重量份
、50
重量份
、55
重量份
、60
重量份
、65
重量份或
70
重量份等

[0018]所述扩链剂可以为
0.7
重量份
、0.9
重量份
、1.1
重量份
、1.3
重量份
、1.5
重量份
、1.7
重量份
、1.9
重量份
、2.1
重量份
、2.3
重量份
、2.5
重量份
、2.7
重量份或
2.9
重量份等

[0019]所述第三聚醚多元醇可以为
10
重量份
、12
重量份
、14
重量份
、16
重量份
、18
重量份
、20
重量份
、22
重量份或
24
重量份等

[0020]所述多异氰酸酯可以为
11
重量份
、12
重量份
、13
重量份
、14
重量份
、15
重量份
、16
重量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填充用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用聚氨酯组合物包括
A
组分和
B
组分;所述
A
组分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所述
B
组分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第三聚醚多元醇
ꢀꢀꢀꢀꢀꢀꢀꢀꢀꢀꢀꢀꢀꢀ9~
25
重量份多异氰酸酯
ꢀꢀꢀꢀꢀꢀꢀꢀꢀꢀꢀꢀꢀꢀꢀꢀꢀꢀ
10

20
重量份芳烃增塑剂
ꢀꢀꢀꢀꢀꢀꢀꢀꢀꢀꢀꢀꢀꢀꢀꢀꢀꢀ
30

80
重量份;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
2000

7500
,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
200

90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用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用聚氨酯组合物的异氰酸酯指数为1~
1.05
;优选地,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
200

700
;优选地,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

第二聚醚多元醇和第三聚醚多元醇的官能度各自独立地为2~3;优选地,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

第二聚醚多元醇和第三聚醚多元醇均为环氧乙烷封端的聚氧化丙烯醚多元醇;优选地,所述
A
组分和
B
组分中的芳烃增塑剂中芳烃的质量百分含量均大于
90
%;优选地,所述
A
组分和
B
组分中的芳烃增塑剂中氢的质量百分含量均小于
10
%;优选地,所述
A
组分和
B
组分中芳烃增塑剂的粘度各自独立地为
30

90cps
;优选地,所述
A
组分中芳烃增塑剂的含量为
50

70
重量份;优选地,所述
B
组分中芳烃增塑剂的含量为
50

70
重量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填充用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包括二元醇和
/
或二元胺;优选地,所述
A
组分中还包括水和
/
或催化剂;优选地,所述
A
组分中水的含量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章兴赵叶宝池雨蔡万东岑小春戴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