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判定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7478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6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判定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判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能源并网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判定方法

装置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能需求也快速增长,配网的负荷越来越接近重载状态,使得配网侧不得不并入更大容量的分布式能源,配网的电压越来越接近电压稳定边界

分布式能源并入配网时带来的稳定性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0003]在分布式能源并入配网关键节点识别方法方面,虽然配网的电压不稳定首先发生在局部,但局部薄弱节点的电压不稳定可能会连锁性地触发全网电压崩溃

则快速准确地识别电压薄弱节点对于配网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判定方法

装置和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没有识别配网并网系统的电压节点状态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构建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等效模型,获取所述等效模型的电气量参数,所述电气量参量包括线路电阻

线路电抗

并网节点的有功功率

并网节点的无功功率和电网节点的电压幅值;
[0008]根据所述电气量参数计算,得到并网节点的端电压;
[0009]根据所述电气量参数和所述端电压计算,得到并网节点的阻抗判定数据

第一阻抗判定指标和第二阻抗判定指标;
[0010]根据所述阻抗判定数据分别与所述第一阻抗判定指标

所述第二阻抗判定指标和判断阈值对比,确定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
[0011]其中,所述并网节点为新能源并网系统中新能源并网的等效节点,所述电网节点为新能源并网系统中电力系统的等效节点

[0012]优选地,根据所述电气量参数计算,得到并网节点的端电压包括:根据所述电气量参数采用端电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并网节点的端电压,所述端电压计算公式为:
[0013][0014]式中,
V
G
为并网节点的端电压,
P
G
为并网节点的有功功率,
Q
G
为并网节点的无功功率,
R
S
为线路电阻,
X
S
为线路电抗,
E
为电网节点的电压幅值,
Z
S
为线路的等值阻抗,
Z
S

R
S
+jX
S

j
为虚数单位

[0015]优选地,根据所述电气量参数和所述端电压计算,得到并网节点的阻抗判定数据

第一阻抗判定指标和第二阻抗判定指标包括:
[0016]根据所述线路电阻

所述线路电抗

所述端电压

所述有功功率和所述无功功率采用第一阻抗判定公式计算,得到并网节点的阻抗判定数据;
[0017]根据所述电气量参数采用第二阻抗判定公式计算,得到并网节点的第一阻抗判定指标;
[0018]根据所述电气量参数采用第三阻抗判定公式计算,得到并网节点的第二阻抗判定指标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抗判定公式为:
[0020][0021]Z
S

R
S
+jX
S
[0022]所述第二阻抗判定公式为:
[0023][0024]所述第三阻抗判定公式为:
[0025][0026]式中,
V
G
为并网节点的端电压,
P
G
为并网节点的有功功率,
Q
G
为并网节点的无功功率,
R
S
为线路电阻,
X
S
为线路电抗,
E
为电网节点的电压幅值,
Z
S
为线路的等值阻抗,
j
为虚数单位,
K
G
为阻抗判定数据,
K1为第一阻抗判定指标,
K2为第二阻抗判定指标

[0027]优选地,根据所述阻抗判定数据分别与所述第一阻抗判定指标

所述第二阻抗判定指标和判断阈值对比,确定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包括:
[0028]若所述阻抗判定数据为所述判断阈值,则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为临界电压稳定状态;
[0029]若所述阻抗判定数据不小于所述第一阻抗判定指标且所述第一阻抗判定指标不小于所述判断阈值,则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为静态电压稳定状态;
[0030]若所述阻抗判定数据小于所述第二阻抗判定指标且所述第二阻抗判定指标小于所述判断阈值,则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为静态电压不稳定状态

[0031]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判定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

第一计算模块

第二计算模块和状态判定模块;
[0032]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构建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等效模型,获取所述等效模型的电气量参数,所述电气量参量包括线路电阻

线路电抗

并网节点的有功功率

并网节点的无功功率和电网节点的电压幅值;
[0033]所述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气量参数计算,得到并网节点的端电压;
[0034]所述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气量参数和所述端电压计算,得到并网节点的阻抗判定数据

第一阻抗判定指标和第二阻抗判定指标;
[0035]所述状态判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阻抗判定数据分别与所述第一阻抗判定指标

所述第二阻抗判定指标和判断阈值对比,确定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
[0036]其中,所述并网节点为新能源并网系统中新能源并网的等效节点,所述电网节点为新能源并网系统中电力系统的等效节点

[0037]优选地,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电气量参数采用端电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并网节点的端电压,所述端电压计算公式为:
[0038][0039]式中,
V
G
为并网节点的端电压,
P
G
为并网节点的有功功率,
Q
G
为并网节点的无功功率,
R
S
为线路电阻,
X
S
为线路电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等效模型,获取所述等效模型的电气量参数,所述电气量参量包括线路电阻

线路电抗

并网节点的有功功率

并网节点的无功功率和电网节点的电压幅值;根据所述电气量参数计算,得到并网节点的端电压;根据所述电气量参数和所述端电压计算,得到并网节点的阻抗判定数据

第一阻抗判定指标和第二阻抗判定指标;根据所述阻抗判定数据分别与所述第一阻抗判定指标

所述第二阻抗判定指标和判断阈值对比,确定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其中,所述并网节点为新能源并网系统中新能源并网的等效节点,所述电网节点为新能源并网系统中电力系统的等效节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电气量参数计算,得到并网节点的端电压包括:根据所述电气量参数采用端电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并网节点的端电压,所述端电压计算公式为:式中,
V
G
为并网节点的端电压,
P
G
为并网节点的有功功率,
Q
G
为并网节点的无功功率,
R
S
为线路电阻,
X
S
为线路电抗,
E
为电网节点的电压幅值,
Z
S
为线路的等值阻抗,
Z
S

R
S
+jX
S

j
为虚数单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电气量参数和所述端电压计算,得到并网节点的阻抗判定数据

第一阻抗判定指标和第二阻抗判定指标包括:根据所述线路电阻

所述线路电抗

所述端电压

所述有功功率和所述无功功率采用第一阻抗判定公式计算,得到并网节点的阻抗判定数据;根据所述电气量参数采用第二阻抗判定公式计算,得到并网节点的第一阻抗判定指标;根据所述电气量参数采用第三阻抗判定公式计算,得到并网节点的第二阻抗判定指标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抗判定公式为:
Z
S

R
S
+jX
S
所述第二阻抗判定公式为:
所述第三阻抗判定公式为:式中,
V
G
为并网节点的端电压,
P
G
为并网节点的有功功率,
Q
G
为并网节点的无功功率,
R
S
为线路电阻,
X
S
为线路电抗,
E
为电网节点的电压幅值,
Z
S
为线路的等值阻抗,
j
为虚数单位,
K
G
为阻抗判定数据,
K1为第一阻抗判定指标,
K2为第二阻抗判定指标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阻抗判定数据分别与所述第一阻抗判定指标

所述第二阻抗判定指标和判断阈值对比,确定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包括:若所述阻抗判定数据为所述判断阈值,则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为临界电压稳定状态;若所述阻抗判定数据不小于所述第一阻抗判定指标且所述第一阻抗判定指标不小于所述判断阈值,则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为静态电压稳定状态;若所述阻抗判定数据小于所述第二阻抗判定指标且所述第二阻抗判定指标小于所述判断阈值,则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为静态电压不稳定状态
。6.
一种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浩蔡永翔肖小兵李巍王扬刘通宋子宏徐敏付宇杨炜晨王磊何肖蒙要若天郝树青阳浩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