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网状态脆弱性有功
‑
无功协调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
,具体地,涉及一种配电网状态脆弱性有功
‑
无功协调优化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可再生分布式电源
RGD
具有的间歇性和随机性的特点,且预测精度低,使得配电网的脆弱性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和严重
。
当配电网受到扰动冲击时,将会表现出较大的脆弱性,鲁棒性也越差,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面临严峻挑战
。
因此,在配电网优化中亟需将脆弱性指标纳入考虑范围,脆弱性分为结构脆弱性和状态脆弱性,对于结构已确定的配电网,构建状态脆弱性指标和制定合理的协调优化策略对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至关重要
。
[0003]在配电网优化中,无功优化通过调整配电网的无功资源,以改善电网无功潮流分布,可以有效减少线路损耗和改善电压质量,实现配电网的优化运行,然而仅进行传统配电网无功优化效果不佳,或考虑不全面,配电网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存在着较强的耦合关系
。 />随着储能系统...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配电网状态脆弱性有功
‑
无功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建立配电网状态脆弱性的评价指标;
S2
:计及配电网状态脆弱性的优化模型;
S3
:利用改进麻雀搜索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计算;
S4
:输出最佳适应度以及各类决策变量的调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状态脆弱性有功
‑
无功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
通过电力系统的均衡性理论,基于熵函数构造的均衡度指数法建立配电网脆弱性的评价指标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状态脆弱性有功
‑
无功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度指数法能够反映一个系统的均衡性,其值在0~1之间,0表示绝对均衡;配电网
t
时刻均衡指数表达为:式中,
n
表示配电网的节点数或支路数,
Q
i,t
表示某节点或支路的脆弱性占配电网总节点或支路总脆弱性的占比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状态脆弱性有功
‑
无功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
包括以下步骤:
S10
:建立节点脆弱性的评估指标;
S11
:建立支路脆弱性的评价指标;
S12
:建立状态脆弱性的评价指标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状态脆弱性有功
‑
无功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0
中节点脆弱性以电压偏移量与最大允许电压偏移量的比值作为衡量节点的脆弱性的依据,该比值越大表明节点抗风险能力越低;
t
时刻节点
i
的脆弱性为:式中,
V
i
,
l
、V
i
,
min
和
V
i
,
max
分别表示在
t
时刻节点
i
的电压
、
系统允许节点电压最小值和最大值;采用加权平均数对节点均衡指数进行修正,假设
t
时刻配电网的节点脆弱性向量为:则
t
时刻加权平均节点脆弱性
η
t
表示为:
式中,
||V
ifra
||1和
||V
ifra
||
∞
表示节点脆弱性向量的1范数和无穷范数,
a1和
a2为权重,
a1+a2=1,
N
为配电网节点数,以权衡节点脆弱性最大值对节点脆弱性评估的影响,避免单一由平均数而引起的遮蔽现象;
t
时刻节点
i
的脆弱性占配电网总节点脆弱性的占比表达式为:一个时间周期
T
的节点脆弱性指标表示为:式中,表示节点脆弱性基尼系数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状态脆弱性有功
‑
无功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1
中支路脆弱性定义以支路负载率作为衡量支路脆弱性的依据,支路的传输能力由线路固有的电气参数所决定,潮流值过大时会影响线路的承载能力,支路脆弱性降低
。t
时刻支路负载率
ρ
l,t
表示为:式中
p
Nm,t
和
p
m,t
分别表示配电网支路
m
的额定传输容量和实际运行中的有功功率;假设
t
时刻配电网的支路脆弱性向量为:
ρ
m
,
t
=
[
ρ1,
t
,
ρ2,
t
,
…
ρ3,
t
]
则
t
时刻加权平均支路脆弱性
μ
t
表示为:式中,
||
ρ
m,t
||1和
||
ρ
m,t
||
∞
表示支路脆弱性向量的1范数和无穷范数;
β1和
β2为权重,其等式的构建方法与上文一致;
t
时刻支路
m
的脆弱性占配电网总支路脆弱性的占比表达式为:一个时间周期
T
的支路脆弱性指标
γ
表示为:
式中,
J
ρ
,t
表示支路脆弱性均衡指数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状态脆弱性有功
‑
无功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2
中状态脆弱性指标考虑以配电网的节点脆弱性和支路脆弱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威,余先勇,李晟,刘立,胡官印,彭传伟,曾加贝,徐银凤,李晓宇,伍黎艳,刘绪,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电力勘测设计科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