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透镜大焦深散光矫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7465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透镜大焦深散光矫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透镜大焦深散光矫正OCT探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一种
OCT
探头,尤其涉及了一种双透镜大焦深散光矫正
OCT
探头


技术介绍

[0002]冠心病患者的死亡风险极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在冠心病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
通过与内镜技术结合,可实现精确检测血管内组织结构

识别血管病变特征和指导支架植入等功能

[0003]OCT
以其优异的分辨率
(

10um)
,成为冠状动脉介入领域中不可替代的成像技术

然而,成像探头的横向分辨率与焦深相互制约,阻碍了
OCT
成像性能的提高

在中等工作距离下,实现高分辨率更为困难

因此,需要重新设计探头,以实现中等工作距离

高分辨率和长焦深范围的成像

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方法扩展焦深,比如锥透镜探头

相位掩膜探头

可调焦距探头

菲涅尔透镜探头

光纤型光瞳滤波器探头和共轴聚焦多模光束方案<br/>。
其中,锥透镜虽然实现了贝塞尔光束聚焦,焦深扩展效果良好,但是这种探头的实际应用受限于其短工作距离

相对复杂的工艺以及突出的旁瓣效应

相位掩膜探头通过在传统光纤探头的聚焦光纤端面增加一段短的梯度折射率光纤,以实现焦深扩展,但是需要精确控制这段光纤的长度,较小的公差会造成较大的性能差异

通过微型电机或液体透镜可以实现焦距可调,但是数据量成倍增加和需要图像配准不利于实时显示高分辨图像

通过微型菲涅尔透镜将光束聚焦,可以实现光束焦深扩展,然而探头内部需要额外的准直透镜,使用粘接工艺还增加了成像中的干涉环

光纤型光瞳滤波器探头,虽然通过多模光纤实现了模式干涉场的调控和焦深的扩展,然而探头的工作距离仅有几百微米,难以适配于大多数医学成像场景

共轴聚焦多模光束方案成功实现了5倍焦深扩展,然而探头内部采用粘接工艺引入干涉环

光束强度的纵向均匀度差和探头外径较大限制了其在细小腔道中的应用

近年来,
Balakrishnan
等人和
Karnowski
等人分别介绍了基于双透镜结构的
OCT
探头,通过熔接梯度折射率光纤和球透镜,成功提高了探头的工作距离和横向分辨率

然而,在小距离和中等距离的成像中依然存在焦深不足的缺陷

[0004]此外,光束在成像导管中依次经过各光纤单元传输,经过聚焦单元聚焦,通过反射面转折至侧面

值得注意的是,光束在导管侧向传输的过程中,由于经过成像窗口的圆柱面以及成像探头的内外壁面,引入了光斑发散的问题,从而影响
OCT
成像的质量

因此,需要重新设计导管,实现有效的散光矫正

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散光矫正的方案,比如采用柱面型反射元件

光纤端面反射面打磨成曲面

球透镜的反射面处设置圆柱面凹槽

透镜出光面做研磨处理

增加柱面透镜

飞秒激光
3D
打印光学透镜补偿散光

超表面透镜补偿散光

其中柱面型反射元件有效矫正了散光的问题,然而该反射元件作为单独的器件使用,降低了导管的集成度

光纤端面反射面打磨成柱面和球透镜的反射面处设置圆柱面凹槽的方法均是以柱面反射元件为原型做出的改进,然而光纤反射面制作成曲面的工艺复杂,耗时长

在导
管原有聚焦透镜后再增加透镜,如增加柱面透镜

飞秒激光
3D
打印光学透镜和超表面透镜,显著增加了导管的成本,并且粘接的工艺在成像中引入了的干涉环

[0005]目前通过设计新型探头完成对血管内及多场景的高分辨

长焦距深度以及消散光成像有迫切的需要,然而现有技术限制了
OCT
探头在心血管领域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双透镜大焦深散光矫正
OCT
探头,可优化探头的工作距离

横向分辨率和焦深

[0007]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OCT
探头包括透明套管

扭力线圈

成像窗口

球透镜和光纤单元;透明套管伸入待测样品内部,扭力线圈和成像窗口均位于透明套管的内部,所述的成像窗口为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的透明柱体结构,扭力线圈同轴连接在成像窗口的开口端,球透镜设置在成像窗口内部,光纤单元的后部设置在扭力线圈内,光纤单元的前部穿过扭力线圈后伸入到成像窗口中,且光纤单元的前端和球透镜连接,所述光束从探头的后端入射,通过球透镜经成像窗口出射

[0009]所述的光纤单元主要由无芯光纤

梯度折射率光纤

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从前到后依次熔接组成;无芯光纤的前端熔接有球透镜,球透镜设有反射表面;光束经单模光纤后依次传导进入多模光纤

梯度折射率光纤

无芯光纤和球透镜中;
[0010]所述的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

梯度折射率光纤和无芯光纤的外表面均设有涂覆层

[0011]所述探头为近端驱动和远端驱动中的任意一种

[0012]所述反射表面的表面设有镀金属反射膜

介质反射膜和空气层中的任意一种

[0013]所述光纤单元的轴线和反射表面之间的夹角为0°

60
°

[0014]所述多模光纤的长度是零和不为零的任意一种

[0015]所述多模光纤纤芯的直径为
10um

125um
;梯度折射率光纤纤芯的直径为
10um

125um
,梯度折射率光纤的长度为自身在0~1节距时的物理长度;无芯光纤纤芯的直径为0,长度为
0mm

2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透镜大焦深散光矫正
OCT
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套管
(102)、
扭力线圈
(103)、
成像窗口
(104)、
球透镜
(110)
和光纤单元;透明套管
(102)
伸入待测样品
(101)
内部,扭力线圈
(103)
和成像窗口
(104)
均位于透明套管
(102)
的内部,所述的成像窗口
(104)
为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的透明柱体结构,扭力线圈
(103)
同轴连接在成像窗口
(104)
的开口端,球透镜
(110)
设置在成像窗口
(104)
内部,光纤单元的后部设置在扭力线圈
(103)
内,光纤单元的前部穿过扭力线圈
(103)
后伸入到成像窗口
(104)
中,且光纤单元的前端和球透镜
(110)
连接,光束从探头的后端入射,通过球透镜
(110)
从成像窗口
(104)
射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透镜大焦深散光矫正
OCT
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单元主要由无芯光纤
(108)、
梯度折射率光纤
(107)、
多模光纤
(106)
和单模光纤
(105)
从前到后依次熔接组成;无芯光纤
(108)
的前端熔接有球透镜
(110)
,球透镜
(110)
设有反射表面
(109)
;光束经单模光纤
(105)
后依次传导进入多模光纤
(106)、
梯度折射率光纤
(107)、
无芯光纤
(108)
和球透镜
(110)
中;所述的单模光纤
(105)、
多模光纤
(106)、
梯度折射率光纤
(107)
和无芯光纤
(108)
的外表面均设有涂覆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高磊姚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