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相贮槽倒料终点的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7355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两相贮槽倒料终点的监测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相贮槽倒料终点的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燃料后处理测控
,具体涉及一种两相贮槽倒料终点的监测方法

监测装置及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核燃料后处理工艺流程中存在大量含有两相介质的贮槽,即同时含有机相(如
30%
磷酸三丁酯
TBP

煤油等)和水相(如硝酸铀酰溶液等)的贮槽

工艺要求对这类贮槽的“倒料终点”进行监测,以指导倒料工艺操作,排水相时能防止有机相随水相排出,以保证正常的生产运行

[0003]若通过测量界面高度以指导倒料工艺操作将存在实施难度大的问题

因为在工艺运行过程中,这类贮槽的液位和界面高度是随时变化的,而目前放射性区域内工艺参数的测量多采用吹气测量仪表,吹气测量仪表的吹气管数量设置有限,基于少量的吹气测量仪表无法测出随时变化的界面高度,且倒料终点监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后续工艺的生产运行

因此,亟需一种简便易实施的两相贮槽倒料终点的监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两相贮槽倒料终点的监测方法

监测装置及监测系统,该监测方法采用的结构简单易实现,成本低,监测效率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相贮槽倒料终点的监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测贮槽底部预设区间内的测量密度,其中,测量密度由具有高度差的第一吹气仪表管和第二吹气仪表管组合测量得到;判断测量密度分别与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

第二相介质的密度最大值之间的大小,以监测是否达到倒料终点

[0006]优选地,待测贮槽内由下至上依次为第一相介质

第二相介质

在所述获取待测贮槽底部预设区间内的测量密度之前,所述监测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和第二相介质的密度最大值

[0007]优选地,所述获取待测贮槽底部预设区间内的测量密度,具体包括:根据公式(1)获取待测贮槽底部预设区间内的测量密度:
D

Δ
P
D
*103/

HD *g

ꢀꢀꢀꢀꢀꢀꢀꢀꢀꢀꢀꢀꢀꢀ
(1)其中,
D
为测量密度,
Δ
P
D
为第一吹气仪表管和第二吹气仪表管对应管口的压差,单位为千帕,
HD
为第一吹气仪表管和第二吹气仪表管对应管口的位置差,单位为毫米,
g
为重力加速度

[0008]优选地,所述判断测量密度分别与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

第二相介质的密度最大值之间的大小,以监测是否达到倒料终点,具体包括:判断测量密度分别与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

第二相介质的密度最大值之间的大小;响应于测量密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确定待测贮槽底部为第一相介质;响应于测量密度小于或等于第二相
介质的密度最大值,确定待测贮槽底部为第二相介质;响应于测量密度大于第二相介质的密度最大值,且测量密度小于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确定已到达倒料终点

[0009]优选地,在所述判断测量密度分别与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

第二相介质的密度最大值之间的大小,以监测是否达到倒料终点之后,所述监测方法还包括:在第二相介质的密度最大值与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之间选取倒料终点对应的密度阈值;在测量密度达到密度阈值时,停止倒料

[0010]优选地,待测贮槽底部预设区间为距底部
10
毫米至
65
毫米,第一吹气仪表管的管口位置为距底部
50
毫米至
65
毫米,第二吹气仪表管的管口位置为距底部
10
毫米至
20
毫米

[00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两相贮槽倒料终点的监测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判断模块

[0012]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贮槽底部预设区间内的测量密度,其中,测量密度由具有高度差的第一吹气仪表管和第二吹气仪表管组合测量得到

判断模块,与获取模块连接,用于判断测量密度分别与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

第二相介质的密度最大值之间的大小,以监测是否达到倒料终点

[0013]优选地,判断模块包括判断单元和确定单元

[0014]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测量密度分别与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

第二相介质的密度最大值之间的大小

确定单元,与判断单元连接,用于响应于测量密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确定待测贮槽底部为第一相介质,还用于响应于测量密度小于或等于第二相介质的密度最大值,确定待测贮槽底部为第二相介质,以及,用于响应于测量密度大于第二相介质的密度最大值,且测量密度小于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确定已到达倒料终点

[0015]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两相贮槽倒料终点的监测系统,包括吹气测量仪表和第二方面所述的两相贮槽倒料终点的监测装置

吹气测量仪表包括第一吹气仪表管

第二吹气仪表管

吹气装置

差压变送器

吹气装置,与第一吹气仪表管和第二吹气仪表管连接

差压变送器,与吹气装置连接,用于测量待测贮槽内第一吹气仪表管和第二吹气仪表管对应管口的压差

两相贮槽倒料终点的监测装置,与差压变送器连接,用于根据压差获取待测贮槽底部预设区间内的测量密度,以及,用于判断测量密度分别与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

第二相介质的密度最大值之间的大小,以监测是否达到倒料终点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两相贮槽倒料终点的监测方法

监测装置及监测系统,通过在倒料操作过程中实时获取待测贮槽底部预设区间内的测量密度,并实时判断测量密度的变化情况,以监测是否达到倒料终点,在达到倒料终点时,操作人员停止倒料

其中,通过设置在待测贮槽底部预设区间内的第一吹气仪表管和第二吹气仪表管组合测量得到测量密度,故监测结构简单易实现,成本低

且通过待测贮槽底部预设区间内的吹气仪表管所测量的密度变化间接实现对倒料终点的监测,监测方法简便且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两相贮槽倒料终点的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两相贮槽的密度测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有机相夹带水相贮槽的密度测量的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两相贮槽倒料终点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测贮槽底部预设区间内的测量密度,其中,测量密度由具有高度差的第一吹气仪表管和第二吹气仪表管组合测量得到;判断测量密度分别与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

第二相介质的密度最大值之间的大小,以监测是否达到倒料终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测贮槽内由下至上依次为第一相介质

第二相介质,在所述获取待测贮槽底部预设区间内的测量密度之前,还包括:获取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和第二相介质的密度最大值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测贮槽底部预设区间内的测量密度,具体包括:根据公式(1)获取待测贮槽底部预设区间内的测量密度:
D

Δ
P
D *103/ (
HD *g

ꢀꢀꢀꢀꢀꢀꢀꢀꢀꢀꢀꢀꢀꢀꢀꢀ
(1)其中,
D
为测量密度,
Δ
P
D
为第一吹气仪表管和第二吹气仪表管对应管口的压差,单位为千帕,
HD
为第一吹气仪表管和第二吹气仪表管对应管口的位置差,单位为毫米,
g
为重力加速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测量密度分别与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

第二相介质的密度最大值之间的大小,以监测是否达到倒料终点,具体包括:判断测量密度分别与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

第二相介质的密度最大值之间的大小;响应于测量密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确定待测贮槽底部为第一相介质;响应于测量密度小于或等于第二相介质的密度最大值,确定待测贮槽底部为第二相介质;响应于测量密度大于第二相介质的密度最大值,且测量密度小于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确定已到达倒料终点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测量密度分别与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

第二相介质的密度最大值之间的大小,以监测是否达到倒料终点之后,还包括:在第二相介质的密度最大值与第一相介质的密度最小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敬汤凤娜何春楠陈文杰贾敏松刘思源崔瑶李睿马世海张博崔国华冯存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