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类式智能移动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7267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4
一种可分类式智能移动垃圾桶,属于垃圾桶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分类式智能移动垃圾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桶
,具体涉及一种可分类式智能移动垃圾桶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较为常见垃圾桶产品主要有:普通改进垃圾桶

自动感应垃圾桶和厨房用折叠垃圾桶

普通改进垃圾桶分类能力有限,不能适应目前垃圾分类的新要求

自动感应垃圾桶存在费电

容量小

无法实现干湿分离等问题,而且使用者需要弯腰才能触发垃圾桶的开启信号

厨房用折叠垃圾桶存在占用空间大

价格昂贵

无法分类等问题

此外,这三种均为固定式垃圾桶,需要在家庭内各个房间放置,占用的空间较多

[0003]在这些科技产品中,语音识别和遥控移动是比较常见的创新点

然而,语音识别需要用户说出垃圾的名称,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嘈杂的环境下可能会出现识别错误的情况,影响分类准确率

而遥控移动则需要人工控制垃圾桶到达指定位置,无法自主避障,操作起来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具有自主移动

智能识别分类和自动转移垃圾功能的可分类式智能移动垃圾桶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可分类式智能移动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所述垃圾桶本体包括顶

视觉传感器

垃圾投放盒

圆形挡板

上盖

底部挡板及垃圾分类处理单元;所述顶盖和上盖分别安装在圆形挡板上下两端,顶盖上开设垃圾投放口,上盖在对应位置上开设垃圾掉落口,垃圾投放盒设置在顶盖的垃圾投放口和上盖的垃圾掉落口之间,垃圾投放盒上安装有智能识别分类系统的视觉传感器,智能识别分类系统用于垃圾识别,垃圾投放盒上下两端敞口,垃圾投放盒下端由底部挡板作为开关门,底部挡板与上盖底面中心同心转动连接,由驱动机构二驱动底部挡板转动,打开和关闭垃圾投放盒,垃圾分类处理单元设置在上盖下方

[000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8]本专利技术具有自主移动能力,并配备雷达避障系统,能够自主避免障碍物,实现安全移动

同时,本专利技术内置智能识别分类系统,可以识别各类垃圾并将其自动放入相应的垃圾桶中

垃圾桶内部采用可分类式设计,可完成垃圾识别

垃圾分类

垃圾储存三个功能

当垃圾桶收集满时,升降转移机构会自动将垃圾转移到垃圾处理系统中进行处理,避免因垃圾桶倾斜而导致的垃圾泄露

[0009]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还配备了智能充电系统,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减少了对电池储备容量的依赖,内置自主充电设备和充电桩自动充电系统,能够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

垃圾处理系统也进行了升级,每个分类垃圾桶中都安装了独立的处理单元,可回收和干垃圾采用压缩装置进行压缩,厨余垃圾则被粉碎轮粉碎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专利技术垃圾桶本体上部分解爆炸示意图;
[0012]图3是本专利技术垃圾桶本体下部分解爆炸示意图;
[0013]图4是本专利技术垃圾处理单元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机构三结构示意图;
[0015]图6是本专利技术垃圾袋储存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7是垃圾袋套装示意图;
[0017]图8是底部挡板打开垃圾掉落口示意图;
[0018]图9是底部挡板闭合垃圾掉落口示意图;
[0019]图
10

cartographer
节点图;
[0020]图
11

cartographer
室内测试效果;
[0021]图
12

AMCL
的定位模式;
[0022]图
13

move_base
节点图;
[0023]图
14

LM317
电压配置电路;
[0024]图
15
是驱动板原理图;
[0025]图
16

PCB
抄板样式及布局关系;
[0026]图
17

Yolov5
网络结构图;
[0027]图
18
是机器视觉算法识别结果;
[0028]其中:
1、
自动充电桩;
2、
麦克纳姆轮;
3、
电动推杆;
4、
可移动式车架;
5、
激光雷达;
6、
垃圾桶本体;
7、
太阳能电池板;
8、
顶盖;
9、
视觉传感器;
10、
垃圾投放盒;
11、
套筒二;
12、
圆形挡板;
13、
上盖;
14、
一号舵机;
15、
舵机支架一;
16、
转接套筒;
17、
齿轮一;
18、
齿轮二;
19、
止推轴承一;
20、
圆套管;
21、
二号舵机;
22、
舵机支架二;
23、
铰链一;
24、
铰链二;
25、
薄轴承;
26、
垃圾处理单元;
27、
垃圾袋储存盒;
28、
热封单元;
29、
止推轴承二;
30、
圆管;
31、
连接座;
32、
扇形分隔单元;
33、
方杆;
34、
套筒一;
35、
止推轴承三;
36、
隔板;
37、
毛刷;
38、
环筒;
39、
螺栓;
40、
凸台;
41、
三号舵机;
42、
舵机连杆;
43、
合页;
44、
底门连杆;
45、
底门;
46、
中心轴;
47、
底部挡板;
261、
扇形分隔壳体;
262、
压缩装置;
263、
粉碎装置;
26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分类式智能移动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桶本体
(6)
,所述垃圾桶本体
(6)
包括顶盖
(8)、
视觉传感器
(9)、
垃圾投放盒
(10)、
圆形挡板
(12)、
上盖
(13)、
底部挡板
(47)
及垃圾分类处理单元;所述顶盖
(8)
和上盖
(13)
分别安装在圆形挡板
(12)
上下两端,顶盖
(8)
上开设垃圾投放口,上盖
(13)
在对应位置上开设垃圾掉落口,垃圾投放盒
(10)
设置在顶盖
(8)
的垃圾投放口和上盖
(13)
的垃圾掉落口之间,垃圾投放盒
(10)
上安装有智能识别分类系统的视觉传感器
(9)
,智能识别分类系统用于垃圾识别,垃圾投放盒
(10)
上下两端敞口,垃圾投放盒
(10)
下端由底部挡板
(47)
作为开关门,底部挡板
(47)
与上盖
(13)
底面中心同心转动连接,由驱动机构二驱动底部挡板
(47)
转动,打开和关闭垃圾投放盒
(10)
,垃圾分类处理单元设置在上盖
(13)
下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类式智能移动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分类处理单元包括中心轴
(46)、
垃圾处理单元
(26)、
垃圾袋储存盒
(27)、
热封单元
(28)、
扇形分隔单元
(32)
及环筒
(38)
;所述中心轴
(46)
竖直向下贯穿上盖
(13)
,并与上盖
(13)
转动连接,中心轴
(46)
由驱动机构一驱动,中心轴
(46)
向下依次与垃圾处理单元
(26)、
垃圾袋储存盒
(27)、
热封单元
(28)
及扇形分隔单元
(32)
;所述环筒
(38)
套装在垃圾处理单元
(26)、
垃圾袋储存盒
(27)、
热封单元
(28)
及扇形分隔单元
(32)
外侧,环筒
(38)
上端与上盖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分类式智能移动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处理单元
(26)
包括压缩装置
(262)、
粉碎装置
(263)、
底板
(268)
及四个扇形分隔壳体
(261)
;四个所述扇形分隔壳体
(261)
均布环绕固定在中心轴
(46)
上,针对可回收垃圾和干垃圾分别在其中两个扇形分隔壳体
(261)
内安装压缩装置
(262)
,针对厨余垃圾在其中一个扇形分隔壳体
(261)
内安装粉碎装置
(263)
,有害垃圾则穿过剩余的扇形分隔壳体
(261)
进入垃圾袋内,所述底板
(268)
通过滚珠轴承
(269)
转动套装在中心轴
(46)
上,底板
(268)
上开设垃圾通过孔,底板
(268)
由安装在其底部的驱动机构三驱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分类式智能移动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
(262)
包括两个电机一

两个弧形滑块
(264)、
两个连接杆
(265)、
两组压缩杆
(266)
及两个连接板
(267)
;两组压缩杆
(266)
分别沿扇形分隔壳体
(261)
的直边设置在扇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朕一马继新于文录何雪铭焦旭泽魏宗泽邓岗杨正张锋刘佳男刘路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