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7158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肋板的机械矫正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
U
肋板矫正
,具体为一种
U
肋板的机械矫正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桥梁的发展和钢结构技术的进步,大跨度桥梁越来越多地采用钢结构,而正交异性板以其重量轻

承载能力大等优点,在钢结构桥梁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交异性桥面板主要由钢结构面板以及与其焊接的横梁

纵肋构成,横梁主要为横隔板,纵肋主要为桥梁
U
肋结构,由于桥梁
U
肋能够提供较大的抗扭刚度和抗弯刚度,能够改善整个桥面板的受力状态,因此成为现代正交异性桥面板的常用的截面形式;由于桥梁
U
肋为闭口结构,在焊接时只能从外侧单面施焊,普遍采用
75%

85%
的部分熔透焊,焊接面积较小;而留下
15%

25%
的未熔合部分,大约2~
3mm
,这2~
3mm
的未熔合部分本身就形成一个天然的初始裂纹,成为疲劳裂缝源,在反复载荷作用下,导致桥面板与
U
肋焊缝处容易疲劳开裂,疲劳裂缝一旦产生就会降低桥面板的刚度,进而降低整个桥梁的寿命,同时由于桥面对于
U
肋板持续长时间的施压,造成
U
肋板的侧板外翻与底板之间产生位置偏差,此种状况下的
U
肋板若是不及时更换修复会产生安全隐患;定期对桥梁钢结构进行检查

修补和更换是非常有必要的,更换下来的
U
肋板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1.
作为钢筋废弃物堆积在仓库中;
2.
矫正
U
肋板,重新将矫正后的
U
肋板使用安装在桥梁上;
3.
矫正
U
肋板,将矫正后的
U
肋板运输售卖出去;第一种处理方式简单但是极大地浪费钢筋资源,也不符合当下节能减排的方针,所以需要对
U
肋板进行检测后对
U
肋板的现状进行判定再决定如何处理,但是目前市场上采用的对
U
肋板的处理方法大多统一为直接废弃,此种做法对于金属材料的使用率过低,因此,设计一种
U
肋板的机械矫正装置及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U
肋板的机械矫正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
U
肋板的机械矫正装置及方法,包括矫正组件一和矫正组件二,所述矫正组件一和矫正组件二为对称结构,设置在安装架的两侧,所述安装架由若干根钢筋焊接而成;所述矫正组件一和矫正组件二均包括输送组件

固定组件和切割组件;所述输送组件用于承载
U
肋板;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
U
肋板与输送组件固定住;所述切割组件用于将
U
肋板的两侧板切割开;矫正系统,所述矫正系统与矫正组件一

矫正组件二均为电性连接

[000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输送组件由两个输送轮构成,分别是前输送轮和后输送轮,所述前输送轮和后输送轮上设置传送带,所述矫正组件一和矫正组件二的前输送轮采用不同的电机驱动,所述矫正组件一的前输送轮由电机一供能,所述矫正组件二的前输送轮由电机二供能,所述电机一和电机二分别设置在输出杆一的两端;所述矫正组件一和矫正组件二的后输送轮也采用不同的电机驱动,所述矫正组件一的后输送轮由电机三供能,所述矫正组件二的后输送轮由电机四供能,所述电机三和电机四分别设置在输出杆二的两端

[000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杆

横杆和设置在横杆上的两组横置滑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横杆的侧壁固定连接,两组横置滑轨上均滑动连接重压部件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重压部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横置滑轨若干组上固定块

设置在上固定块底部的升降组件

设置在升降组件底部的下固定块,每块所述上固定块内设置一个独立电机,每块所述上固定块与升降组件连接处设置电源,为所述升降组件供能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矫正组件一和矫正组件二还包括设置在输送组件一侧的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设置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块上固定设置存储杆,存储杆内设置主电机,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安装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通过轴球设置矫正板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扇板,扇板的尾部固定安装装载杆,所述装载杆上对称安装摄像组件一和摄像组件二;所述摄像组件一用于监测矫正组件一上
U
肋板;所述摄像组件二用于监测矫正组件二上
U
肋板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的基座,基座上固定安装切割杆,切割杆的两端分别设置电机五和电机六,电机五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伸缩组件一,所述伸缩组件一的端部固定安装切割轮一,电机六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伸缩组件二,所述伸缩组件二的端部固定安装切割轮二;所述切割轮一用于切割矫正组件一上的
U
肋板;所述切割轮二用于切割矫正组件二上的
U
肋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矫正组件一和矫正组件二,通过对
U
肋板的检测对
U
肋板采用不同的加工矫正方式,在一台设备上实现对
U
肋板的不同的处理方法,加快
U
肋板的矫正效率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矫正组件一和矫正组件二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架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摄像组件示意图;
的长度足以容纳
U
肋板的长度,确保
U
肋板处于传送带
42
上,顶杆运行期间,电机一
43、
电机二
44、
电机三
46
和电机四
47
均不运动,等待顶杆运行结束,电机一
43、
电机二
44、
电机三
46
和电机四
47
开始运动或者待机,传送带
42
的移动速度和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
U
肋板的机械矫正装置,包括矫正组件一(1)和矫正组件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组件一(1)和矫正组件二(2)为对称结构,设置在安装架(3)的两侧,所述安装架(3)由若干根钢筋焊接而成;所述矫正组件一(1)和矫正组件二(2)均包括输送组件(4)

固定组件(5)和切割组件(6);所述输送组件(4)用于承载
U
肋板;所述固定组件(5)用于将
U
肋板与输送组件(4)固定住;所述切割组件(6)用于将
U
肋板的两侧板切割开;矫正系统,所述矫正系统与矫正组件一(1)

矫正组件二(2)均为电性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U
肋板的机械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4)由两个输送轮(
41
)构成,分别是前输送轮(
411
)和后输送轮(
412
),所述前输送轮(
411
)和后输送轮(
412
)上设置传送带(
42
),所述矫正组件一(1)和矫正组件二(2)的前输送轮(
411
)采用不同的电机驱动,所述矫正组件一(1)的前输送轮(
411
)由电机一(
43
)供能,所述矫正组件二(2)的前输送轮(
411
)由电机二(
44
)供能,所述电机一(
43
)和电机二(
44
)分别设置在输出杆一(
45
)的两端;所述矫正组件一(1)和矫正组件二(2)的后输送轮(
412
)也采用不同的电机驱动,所述矫正组件一(1)的后输送轮(
412
)由电机三(
46
)供能,所述矫正组件二(2)的后输送轮(
412
)由电机四(
47
)供能,所述电机三(
46
)和电机四(
47
)分别设置在输出杆二(
48
)的两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U
肋板的机械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支撑杆(
51


横杆(
52
)和设置在横杆(
52
)上的两组横置滑轨(
53
);所述支撑杆(
51
)的顶部与横杆(
52
)的侧壁固定连接,两组横置滑轨(
53
)上均滑动连接重压部件(
54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U
肋板的机械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压部件(
54
)包括滑动设置在横置滑轨(
53
)若干组上固定块(
541


设置在上固定块(
541
)底部的升降组件(
542


设置在升降组件(
542
)底部的下固定块(
543
),每块所述上固定块(
541
)内设置一个独立电机,每块所述上固定块(
541
)与升降组件(
542
)连接处设置电源,为所述升降组件(
542
)供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U
肋板的机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谓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钢劲型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