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瓣膜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6946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工瓣膜支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瓣膜支架、人工瓣膜假体及释放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工瓣膜支架

人工瓣膜假体及释放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二尖瓣狭窄或返流是常见的瓣膜疾病之一,二尖瓣由于先天性异常或者后天性病变,在左心室收缩时无法完全闭合,使从左心房流入左心室的血液部分反流回左心房,引起一系列心脏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甚至是死亡

二尖瓣置换术通过植入人工瓣膜置换原有的因病变失去功能的原生二尖瓣,以此来改善二尖瓣返流情况,从而达到缓解或重建因二尖瓣狭窄导致的临床病症

[0003]现有的二尖瓣置换支架多数是采用圆柱体支架形状,在锚定之后采用支架自身的弹力提供的径向支撑力进行支撑,并且现有的瓣膜支架结构大多为单层支架,当然也有双层支架,如公开号为
CN108578016B
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经心尖植入式二尖瓣瓣膜装置,该二尖瓣装置的支架虽然为双层支架,但是该支架的两个锚固点位均位于外层瓣膜支架上,通过外层瓣膜支架将二尖瓣瓣膜假体锚定于体内,在释放二尖瓣瓣膜假体时需要精准定位至目标位置后,才能完成二尖瓣瓣膜假体的释放,定位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瓣膜支架

人工瓣膜假体及释放方法,降低了人工瓣膜假体的释放难度,提高释放操作的便捷性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瓣膜支架,人工瓣膜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本体和用以与心脏瓣环第一侧相定位的第一定位部,第一支架本体限定有供血液流通的流通道,第一定位部自第一支架本体径向向外延伸;第二支架包括位于第一支架本体径向外侧且与第一支架本体连接的连接部和用以与心脏瓣环第二侧相定位的第二定位部

[0006]在本方案中,通过将人工瓣膜支架采用为双层支架结构,并将人工瓣膜支架的定位结构分体式设计,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这样在释放人工瓣膜假体释放时,可以先释放第二支架,此时第一支架还未完全释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第二支架的位置,使得第二支架的第二定位部定位于心脏瓣环第二侧后,然后再释放第一支架,完成人工瓣膜支架的释放

这样在释放第二支架前,鞘管进入到目标位置后,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中对鞘管的位置精确定位后才能释放瓣膜支架,仅需将第二支架释放至心脏瓣环第二侧的心室区域内便可,释放第二支架后,再对鞘管的位置进行微调,以使得第二支架的第二定位部定位于心脏瓣环第二侧,然后便可以直接释放第一支架,且能保证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精确定位于心脏瓣环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降低了人工瓣膜假体释放的定位难度,提高释放操作的便捷性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设置有第一连接孔,连接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人工瓣
膜支架还包括用以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连接件,连接件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支架设置有第一连接孔,连接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采用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方式进行连接,这样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生产时可以分别单独加工,降低了人工瓣膜支架的加工难度,最后组装时利用连接件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便可,操作方便快捷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血液通过流通道的方向界定上

下游方向,第一定位部设置于第一支架本体的上游端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包括多个第一定位单元,多个第一定位单元沿周向设置,每个第一定位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定位杆;属于同一个第一定位单元的两个第一定位杆,在远离流通道的一端连接形成第一定位点,多个第一定位单元的第一定位点沿周向间隔设置;分属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定位单元的两个第一定位杆,在靠近流通道的一端相汇合于第一结点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多个第一定位单元沿周向设置,多个第一定位单元能够共同配合,实现对心脏瓣环第一侧周向上的定位,每个第一定位单元中包括两个第一定位杆,两个第一定位杆在远离流通道的一端连接形成第一定位点,利用各个第一定位单元中的第一定位点实现对心脏瓣环第一侧的多点式定位,结构简单,定位稳定性高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还包括多个第二定位单元,相邻的两个第一定位单元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定位单元;每个第二定位单元包括两个第二定位杆,两个第二定位杆远离流通道的一端连接形成第二定位点,第一定位点和第二定位点沿周向交替设置;第二定位杆靠近流通道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定位杆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相邻两个第一定位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定位单元,第二定位单元中两个第二定位杆远离流通道的一端连接形成第二定位点,且第一定位点和第二定位点沿周向交替设置,增加了第一定位部在心脏瓣环第一侧周向上的定位点位数量,使得第一定位部与心脏瓣环第一侧的定位点位更加密集,降低了各个定位点为单点的受力,并且第二定位单元依托于第一定位单元上,两者连接为一体,整体性更强,提高了第一定位部的稳定性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还包括多个第三定位单元,多个第三定位单元沿周向设置,每个第三定位单元包括两个第三定位杆;属于同一个第三定位单元的两个第三定位杆,在远离流通道的一端连接形成第三定位点,多个第三定位单元的第三定位点沿周向间隔设置,第一定位点向远离流通道的方向凸出于第三定位点;分属于相邻的两个第三定位单元的两个第三定位杆,在靠近流通道的一端相汇合于第一结点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定位部还包括多个第三定位单元,每个第三定位单元包括两个第三定位杆,利用两个第三定位杆在远离流通道的一端连接形成第三定位点,从而增加了第一定位部与心脏瓣环第一侧的定位点位数量,并且第一定位点向远离流通道的方向凸出于第三定位点,即第三定位点位于第一定位点的内侧,使得第一定位部与心脏瓣环第一侧在径向上实现多点定位,提高了第一定位部与心脏瓣环第一侧的定位稳定性,并且属于相邻的两个第三定位单元的两个第三定位杆,在靠近流通道的一端相汇合于第一结点,使得第一定位单元和第三定位单元连接为整体,提高了第一定位部的整体性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本体包括多个支撑单元,多个支撑单元沿周向设置,以围设形成流通道;每个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同一个支撑单元中,第一支撑杆的上游端和第二支撑杆的上游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结点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下游端和第二支撑杆的下游端连接形成第二结点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支撑单元中通过第一支撑杆的上游端和第二支撑杆的上游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结点连接,使得多个支撑单元与第一定位部连接为整体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结点设置有用以连接第二支架的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人工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本体和用以与心脏瓣环第一侧相定位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支架本体限定有供血液流通的流通道,所述第一定位部自所述第一支架本体径向向外延伸;第二支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径向外侧且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连接的连接部和用以与心脏瓣环第二侧相定位的第二定位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人工瓣膜支架还包括用以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根据血液通过所述流通道的方向界定上

下游方向,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的上游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多个第一定位单元,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单元沿周向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定位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定位杆;属于同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单元的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杆,在远离所述流通道的一端连接形成第一定位点,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单元的所述第一定位点沿周向间隔设置;分属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单元的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杆,在靠近所述流通道的一端相汇合于第一结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还包括多个第二定位单元,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单元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定位单元;每个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包括两个第二定位杆,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杆远离所述流通道的一端连接形成第二定位点,所述第一定位点和所述第二定位点沿周向交替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杆靠近所述流通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杆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还包括多个第三定位单元,多个所述第三定位单元沿周向设置,每个所述第三定位单元包括两个第三定位杆;属于同一个所述第三定位单元的两个所述第三定位杆,在远离所述流通道的一端连接形成第三定位点,多个所述第三定位单元的所述第三定位点沿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定位点向远离所述流通道的方向凸出于所述第三定位点;分属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定位单元的两个所述第三定位杆,在靠近所述流通道的一端相汇合于所述第一结点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包括多个支撑单元,多个所述支撑单元沿周向设置,以围设形成所述流通道;每个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同一个所述支撑单元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游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游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结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游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游端连接形成第二结点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点设置有用以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连接孔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的数量为所述
支撑单元的数量的两倍;在同一个所述支撑单元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游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游端分别与相间的两个所述第一结点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泽辉沈斌朱兢钟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以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