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电子舱的密封结构、密封方法及漏水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深水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水下电子舱的密封结构
、
密封方法及漏水监测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对海洋世界的不断探索,深水作业设备越来越多的被使用,水下电子舱作为深水作业装备的核心部件对装备中的其他零部件的动作供电和功能监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水下电子舱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漏水的风险,一旦发生漏水,将会损坏电子舱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
[0003]相关技术中,常在水下电子舱的端盖处使用径向密封圈对水下电子舱进行密封,但是该密封方式在水下电子舱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漏水的风险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下电子舱的密封结构
、
密封方法及漏水监测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水下电子舱的端盖处使用径向密封圈对水下电子舱进行密封,该密封方式在水下电子舱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密封圈的老化等其他原因,存在漏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水下电子舱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舱体
(1)
,所述舱体
(1)
的顶面具有连接端面
(11)
;舱盖
(2)
,所述舱盖
(2)
盖设于所述舱体
(1)
,并与所述连接端面
(11)
固定;外密封圈
(41)
和内密封圈
(42)
,所述外密封圈
(41)
和所述内密封圈
(42)
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端面
(11)
与所述舱盖
(2)
的连接处,且所述外密封圈
(41)
与所述内密封圈
(42)
之间形成充气密封腔
(3)
,所述充气密封腔
(3)
位于所述连接端面
(11)
与所述舱盖
(2)
之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电子舱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面
(11)
设有外环槽
(111)
和内环槽
(112)
,所述外环槽
(111)
容纳所述外密封圈
(41)
,所述内环槽
(112)
容纳所述内密封圈
(42)
,所述充气密封腔
(3)
设于所述外环槽
(111)
和所述内环槽
(112)
之间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电子舱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面
(11)
包括密封面
(113)
和固定面
(114)
,所述密封面
(113)
设于所述外环槽
(111)
和所述内环槽
(112)
之间,所述固定面
(114)
设于所述外环槽
(111)
的外侧,所述密封面
(113)
低于所述固定面
(114)
,且所述密封面
(113)
与所述外密封圈
(41)、
所述内密封圈
(42)
以及所述舱盖
(2)
的底面围成所述充气密封腔
(3)。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电子舱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舱盖
(2)
设有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通孔
(21)
,所述通孔
(21)
与所述充气密封腔
(3)
连通;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充气模组
(5)
,所述充气模组
(5)
安装于所述舱盖
(2)
的顶面,所述充气模组
(5)
包括手动球阀
(51)
,所述手动球阀
(51)
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舱盖
(2)
且与所述通孔
(21)
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充压单向阀
(5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严晗,高天,钟继卫,刘郴,马远刚,李鸿猷,彭旭民,黄锐,程志曜,李云友,翟磊,王梓宇,伊建军,赵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