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导热功能的热缩管及其扩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6791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导热功能的热缩管扩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1):混合造粒,按配方称取各种原材料,使用高速搅拌机搅拌均匀之后,然后开始混炼造粒,混炼造粒由造粒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导热功能的热缩管及其扩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缩管
,具体为一种具备导热功能的热缩管及其扩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缩管是一种特制的聚烯烃材质热收缩套管

外层采用优质柔软的交联聚烯烃材料及内层热熔胶复合加工而成的,外层材料有绝缘防蚀

耐磨等特点,内层有低熔点

防水密封和高粘接性等优点,热缩管在生产时,需要通过挤出机和成型设备出料,再经过硫化设备硫化,最后由扩张机扩张成型,并且在扩张完成后进行快速冷却进行定型

[0003]热缩管在进行扩张过程中一般采用热缩管扩张模具,现有的热缩管扩张模具在进行扩张时,一般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加热后的热缩管内部仍然与空气连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加热后的热缩管的管壁就会贴紧热缩管扩张模具内部扩张腔的内壁,热缩管从而被扩张,但是在扩张的过程中,由于热缩管运输过程中低端贴着模具内部扩张腔内壁的底部进行运输,在热缩管自身重力影响以及扩张腔内壁的阻挡下,热缩管在扩张过程中其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更容易进行扩张,可能发生热缩管下半部分壁厚大于热缩管上半部分,并且热缩管的左右两端可能壁厚太薄,从而出现断裂的情况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备导热功能的热缩管及其扩径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导热功能的热缩管及其扩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在热缩管自身重力影响以及扩张腔内壁的阻挡下,热缩管在扩张过程中其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更容易进行扩张,可能发生热缩管下半部分壁厚大于热缩管上半部分,并且热缩管的左右两端可能壁厚太薄,从而出现断裂的情况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导热功能的热缩管扩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1):混合造粒,按配方称取各种原材料,使用高速搅拌机搅拌均匀之后,然后开始混炼造粒,混炼造粒由造粒机

冷却水槽

吹干机以及切粒机共同完成;步骤(2):挤出成型,将混合造粒产生的产品投入到挤出机,经挤出机的内部设置的双螺杆进行运输,并且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挤出成型,并冷却定型为管材;步骤(3):辐射交联,通过束下传输装置的作用是将塑料管材连续送入送出电子加速器,然后通过电子加速器产生射线,对塑料管材进行辐照,使其产生交联,在缠绕次数确定以后,通过控制电子加速器束流和束下传输装置的速度可以得到需要的辐射剂量;步骤(4):扩张定型,把经过辐射交联的塑料管材加热到高弹状态,之后在将高弹状态的管材运输到热缩管扩张模具内部进行扩张,扩张分为三步,第一步,首先对管材上半部分进行扩张,管材下半部分保持不变,然后在管材上半部分的高度和宽度扩张一段时间后,管材下半部分开始扩张,但是管材下半部分扩张的程度小于管材上半部分,直至管材的
上下半部分均扩张到所需要的高度尺寸,第二步,此时管材的上下部分的高度扩张完成,此时只需要扩张管材的两端至需要的尺寸即可,此过程中管材下半部分两端扩张的程度小于管材上半部分的两端,直至管材扩张至所需要的尺寸,第三步,管材扩张结束后继续运输,然后初步冷却进行预定型,为管材脱离热缩管扩张模具后迅速冷却进行预处理,并且在第二步过程中,对管材的上半部分采用温水循环系统使得管材进行预降温,从而使得管材上半部分扩张完成后自身温度降低,使得弹性降低,不容易在发生形变

[0007]一种热缩管扩径装置,包括有热缩管扩张模具,所述热缩管扩张模具的内部开设有扩径腔,所述扩径腔由左向右由三段型腔组成

[0008]优选的,所述扩径腔的第一段型腔的上下两端以及左右两端的内径逐渐增大,并且所述扩径腔的第一段型腔的上端外壁等距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连通有半圆环结构的第一真空孔,所述第一真空孔的顶部连通有第一抽吸孔

[0009]优选的,所述扩径腔的第二段型腔的上下两端以及左右两端的内径逐渐增大,并且所述扩径腔的第二段型腔的上下两端端外壁均等距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外侧均连通有半圆环结构的第二真空孔,所述第二真空孔的顶部连通有第二抽吸孔

[0010]优选的,所述扩径腔的第三段型腔的上下两端的内径保持不变,左右两端的内径逐渐增大,并且所述扩径腔的第三段型腔的上下两端外壁均等距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外侧均连通有半圆环结构的第三真空孔,所述第三真空孔的顶部连通有第三抽吸孔

[0011]优选的,第三段型腔的上端外壁相邻的所述第三通孔之间设置有水源运输管,且所述水源运输管的进出口均贯穿热缩管扩张模具顶部

[0012]优选的,所述热缩管扩张模具的一端连接有冷却圆环板,所述冷却圆环板的顶部一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冷却圆环板的底部另一端开设有出水口,并且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螺旋设置有螺旋管

[0013]优选的,所述热缩管内部导热填料选自氧化铝

氮化铝

氧化镁和石墨中的至少一种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管材在第一段型腔内部扩张时,首先通过第一抽吸孔连接真空泵,然后通过设置的第一真空孔与第一通孔将第一段型腔内部抽吸成真空,然后通过大气压的作用下,加热后的管材的管壁就会贴紧第一段型腔的内壁,此时管材的上半部分会逐渐开始扩张,随着第一段型腔的上下两端以及左右两端的内径逐渐增大而增大,由于在第一段型腔中的下半部分成密封状态,所以在管材的上半部分扩张过程中,管材的下半部分没有进行扩张,并且通过第一段型腔成椭圆形结构,第一段型腔的两端会对管材进行支撑,可以降低管材上半部分扩张后可能由于自身重力会有向下掉落的趋势;本专利技术中管材在第二段型腔内部扩张时,通过第二抽吸孔连接真空泵,然后通过设置的第二真空孔与第二通孔将第二段型腔内部抽吸成真空,然后通过大气压的作用下,管材的管壁就会贴紧第二段型腔的内壁,由于第二段型腔的上下两端以及左右两端的内径逐渐增大使得管材的上下两端以及左右两端的内径也随之增大,并且第二段型腔的上半部分的扩张程度大于下半部分;本专利技术中管材在第三段型腔内部扩张时,其第三段型腔的上下两端高度不变,仅
仅改变两端的宽度,并且第三段型腔的上半部分的宽度一直大于下半部分宽度,直至上半部分达到所需要尺寸后不变,随后下半部分宽度追上与上半部分形成完整的圆形结构,管材也随第三段型腔的变化随之扩张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的扩径腔呈延续性的变化结构,使得管材在扩张的过程中是延续性的扩张,其扩张的内径是一直趋向所需要的尺寸进行改变,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热缩管在自身重力影响以及扩张腔内壁的阻挡下,热缩管在扩张过程中其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更容易进行扩张,可能发生热缩管下半部分壁厚大于热缩管上半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具备导热功能的热缩管扩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1):混合造粒,按配方称取各种原材料,使用高速搅拌机搅拌均匀之后,然后开始混炼造粒,混炼造粒由造粒机

冷却水槽

吹干机以及切粒机共同完成;步骤(2):挤出成型,将混合造粒产生的产品投入到挤出机,经挤出机的内部设置的双螺杆进行运输,并且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挤出成型,并冷却定型为管材;步骤(3):辐射交联,通过束下传输装置的作用是将塑料管材连续送入送出电子加速器,然后通过电子加速器产生射线,对塑料管材进行辐照,使其产生交联,在缠绕次数确定以后,通过控制电子加速器束流和束下传输装置的速度可以得到需要的辐射剂量;步骤(4):扩张定型,把经过辐射交联的塑料管材加热到高弹状态,之后在将高弹状态的管材运输到热缩管扩张模具内部进行扩张,扩张分为三步,第一步,首先对管材上半部分进行扩张,管材下半部分保持不变,然后在管材上半部分的高度和宽度扩张一段时间后,管材下半部分开始扩张,但是管材下半部分扩张的程度小于管材上半部分,直至管材的上下半部分均扩张到所需要的高度尺寸,第二步,此时管材的上下部分的高度扩张完成,此时只需要扩张管材的两端至需要的尺寸即可,此过程中管材下半部分两端扩张的程度小于管材上半部分的两端,直至管材扩张至所需要的尺寸,第三步,管材扩张结束后继续运输,然后初步冷却进行预定型,为管材脱离热缩管扩张模具后迅速冷却进行预处理,并且在第二步过程中,对管材的上半部分采用温水循环系统使得管材进行预降温,从而使得管材上半部分扩张完成后自身温度降低,使得弹性降低,不容易在发生形变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导热功能的热缩管扩径方法应用的一种热缩管扩径装置,包括有热缩管扩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缩管扩张模具的内部开设有扩径腔(1),所述扩径腔(1)由左向右由三段型腔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缩管扩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径腔(1)的第一段型腔的上下两端以及左右两端的内径逐渐增大,并且所述扩径腔(1)的第一段型腔的上端外壁等距开设有第一通孔(2),所述第一通孔(2)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文周谨石宇峰周祖海石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顺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