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学遥测的导线损伤评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652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导线损伤评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光学遥测的导线损伤评估装置,包括设备外壳,设备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高倍长焦镜头,高倍长焦镜头的尾端设置有可见相机,设备外壳的尾端安装有显示器,设备外壳的内部一侧壁安装有激光测距仪。该基于光学遥测的导线损伤评估装置中,激光测距仪和显示器的图像相结合,方便进行导线损伤处的拍摄和检查,降低巡检成本,提高巡检效率,实现对远距离架空导线损伤面积及断股快速定位与高精度测量评估,缩小装置体积,降低巡检成本,提升导线损伤检测的准确性和智能化程度。通过定位座能够将高倍长焦镜头进行固定,保证其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在不使用时能够将其快速拆卸进行维护。护。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学遥测的导线损伤评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导线损伤评估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光学遥测的导线损伤评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压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传输、调节、分配等重要角色,是我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由于输电线路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在种气候因素(如冰雹、雨雪、雷电、酸雨)以及受到风力等外力的影响下,架空导线会出现损伤以及断股等状况,造成输电线路故障,进而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经济和社会损失巨大。因此,对输电导线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并及时修复导线出现的故障对于电力系统保持良好的状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如今对于输电线路进行巡线检测的手段主要有人工巡检、直升机巡检、无人机巡检、巡线机器人巡检;在导线损伤检测与识别方面,现有的技术手段主要利用人工肉眼、图像识别、漏磁与涡流等传感器检测导线损伤程度,在人工巡检过程中常会遇到检测精度低、巡检范围有限、人工成本高等缺点;无人机巡检中获取的图像仍需人工观察输电导线缺陷,获取检测结果的效率较低、准确率不够准确;巡线机器人检测存在机器人越障难、续航不够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学遥测的导线损伤评估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人工巡检过程中常会遇到检测精度低、巡检范围有限、人工成本高等缺点;无人机巡检中获取的图像仍需人工观察输电导线缺陷,获取检测结果的效率较低、准确率不够准确;巡线机器人检测存在机器人越障难、续航不够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光学遥测的导线损伤评估装置,包括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高倍长焦镜头,所述高倍长焦镜头的尾端设置有可见相机,所述设备外壳的尾端安装有显示器,所述设备外壳的内部一侧壁安装有激光测距仪,所述设备外壳的头端两侧安装有反射镜,所述反射镜将外部光线反射至激光测距仪,所述高倍长焦镜头通过若干定位座固定在设备外壳的内部,所述设备外壳的外部安装有望远瞄准器。
[0006]作为优选,所述设备外壳远离显示器的一端安装有镜片。
[0007]作为优选,所述设备外壳的下方安装有支架。
[0008]作为优选,所述反射镜通过支柱固定在反射镜的端头内部,所述反射镜与设备外壳的端头夹角为45
°
,将垂直进入的光线先发射成水平,再反射成竖直照射至激光测距仪的镜头端。
[0009]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座的底部两侧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焊接在设备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定位座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卡槽,所述高倍长焦镜头的主体卡在卡槽上。
[0010]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座的上部外侧安装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与定位座的上部螺纹连接,且所述锁紧螺栓的一端安装有压紧片,所述锁紧螺栓能够通过旋拧将压紧片压紧固定在高倍长焦镜头上。
[0011]作为优选,所述设备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工控机和电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该基于光学遥测的导线损伤评估装置中,通过其中设置的激光测距仪和显示器的图像相结合,方便进行导线损伤处的拍摄和检查,降低巡检成本,提高巡检效率,实现对远距离架空导线损伤面积及断股快速定位与高精度测量评估,缩小装置体积,降低巡检成本,提升导线损伤检测的准确性和智能化程度。
[0014]2、该基于光学遥测的导线损伤评估装置中,通过定位座能够将高倍长焦镜头进行固定,保证其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在不使用时能够将其快速拆卸进行维护。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19]1、反射镜;101、镜片;2、支柱;3、高倍长焦镜头;31、定位座;32、锁紧螺栓;321、压紧片;33、固定片;4、设备外壳;5、支架;6、显示器;7、可见相机;8、望远瞄准器;9、激光测距仪;10、工控机;11、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光学遥测的导线损伤评估装置,如图1

图3所示,包括设备外壳4,用于内部各个部件的安装与集成,采用便携式小型机箱结构设计,便于进行携带,设备外壳4的内部设置有高倍长焦镜头3,通过调节高倍长焦镜头3,实现不同距离导线有效检测,高倍长焦镜头3的尾端设置有可见相机7,可见相机7获取导线图像,通过可见相机7获取高倍长焦镜头3内的图像,并将其传输至显示器6上进行显示,拍摄设备外壳4的尾端安装有显示器6,用于显示导线图像及损伤评估计算结果;
[0022]设备外壳4的内部一侧壁安装有激光测距仪9,设备外壳4的头端两侧安装有反射镜1,反射镜1将外部光线反射至激光测距仪9,激光测距仪9与可见相机7同轴,用于测量导线距离,导线可见光进入装置后将一部分反射到激光测距仪9的瞄准器上,用于导线激光测距的瞄准,高倍长焦镜头3通过若干定位座31固定在设备外壳4的内部,设备外壳4的外部安装有望远瞄准器8,用于辅助瞄准导线目标。
[0023]本实施例中,设备外壳4远离显示器6的一端安装有镜片101,便于外部光线进入设备外壳4。
[0024]具体的,设备外壳4的下方安装有支架5,用于稳定放置设备,便于进行稳定的拍摄。
[0025]进一步的,反射镜1通过支柱2固定在反射镜1的端头内部,通过支柱2稳定反射镜1,反射镜1与设备外壳4的端头夹角为45
°
,将垂直进入的光线先发射成水平,再反射成竖直照射至激光测距仪9的镜头端。
[0026]进一步的,定位座31的底部两侧安装有固定片33,固定片33焊接在设备外壳4的内壁上,定位座31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卡槽,高倍长焦镜头3的主体卡在卡槽上。
[0027]进一步的,定位座31的上部外侧安装有锁紧螺栓32,锁紧螺栓32与定位座31的上部螺纹连接,且锁紧螺栓32的一端安装有压紧片321,锁紧螺栓32能够通过旋拧将压紧片321压紧固定在高倍长焦镜头3上。
[0028]进一步的,设备外壳4的内部安装有工控机10和电源11,工控机10用于装配系统软件,控制显示器6、可见相机7、激光测距仪9的运行,电源11为装置供能。
[0029]本技术的基于光学遥测的导线损伤评估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启动可见相机7,将设备方向与被测导线基本一致;接着启动望远瞄准器8,进一步瞄准被测导线部分;再启动激光测距仪9,测量导线距离;接着调节高倍长焦镜头3,通过可见相机7获取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学遥测的导线损伤评估装置,包括设备外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外壳(4)的内部设置有高倍长焦镜头(3),所述高倍长焦镜头(3)的尾端设置有可见相机(7),所述设备外壳(4)的尾端安装有显示器(6),所述设备外壳(4)的内部一侧壁安装有激光测距仪(9),所述设备外壳(4)的头端两侧安装有反射镜(1),所述反射镜(1)将外部光线反射至激光测距仪(9),所述高倍长焦镜头(3)通过若干定位座(31)固定在设备外壳(4)的内部,所述设备外壳(4)的外部安装有望远瞄准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学遥测的导线损伤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外壳(4)远离显示器(6)的一端安装有镜片(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学遥测的导线损伤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外壳(4)的下方安装有支架(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学遥测的导线损伤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1)通过支柱(2)固定在反射镜(1)的端头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钱鑫张海虎方明杨腾张毅王前进程正军党军朋刘孟禹张鲁豪张丙珍邱廷伟王超段稳朝朱圆爱方松王家信李强喻韦铭周鑫袁彬彬龚小胜赵文卓钟汶兵张立忠刘磊王红平刘雪锋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