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变自动抽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6353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箱变自动抽水装置,包括电缆室箱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箱变自动抽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箱式变电站
,尤其涉及一种箱变自动抽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

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

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

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

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

防锈

防尘

防鼠

防火

防盗

隔热

全封闭

可移动的钢结构箱,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

箱式变电站适用于矿山

工厂企业

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电房,配电站,成为新型的成套变配电装置

[0003]由于箱变的电缆室是在箱变的基础下方,由于长时间的投入使用及箱式变压器的基础密封不良,导致箱式变压器的电缆室在雨季和冬季,极其容易积水

积水后就会导致电缆泡在水中,若电缆在建设期间外绝缘层受到了创伤就及其容易造成电缆击穿

电缆泡在水中也会影响电缆的外层绝缘性能

积水过后箱内底部容易产生污泥,直接排出又会影响周边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箱变自动抽水装置,以解决电缆室内部易积水

容易产生污泥的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箱变自动抽水装置,包括:电缆室箱体

收集箱

泵组和液位传感器,所述电缆室箱体内具有腔室,在腔室上开设有外排孔;所述收集箱设于腔室内,收集箱的内壁靠顶部的位置设有外溢口;所述泵组的吸入端连接有吸水管和吸污管,泵组的排出端通过出液管连接收集箱,出液管上通过三通管件连接有外排管,外排管的端部伸出外排孔,出液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设于外排管和收集箱之间,外排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吸水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吸污管上设有第四控制阀;所述液位传感器设于腔室内壁的靠下方,液位传感器连接且控制泵组

第一控制阀

第二控制阀

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的开闭

[0006]当需要排水时,当电缆室箱体内积水的水位到达液位传感器的限位值时,液位传感器将液位信号发送至泵组的控制器,控制器驱动泵组运转,同时打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关闭第一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将积水通过外排管排到电缆室外部

[0007]当需要排污泥时,手动开启泵组,同时打开第一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将污泥通过出液管排到收集箱内,当收集箱内的污泥达到极限储量时,即混合物的高度到达外溢口时,污泥从外溢口排出电缆室外部,避免对泵组造成损伤

[0008]本申请通过在电缆室箱体内设置泵组和收集箱,可及时将电缆室内部积水排出,将污泥排入收集箱内暂时储存,解决了电缆室内部易积水

容易产生污泥的问题,利用收集
箱来收集污泥,可防止排到外部而影响周边环境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箱包括:第一收集箱

第二收集箱和第三收集箱,所述第一收集箱具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第一进液口高于第一出液口,外溢口与第一收集箱连通,外溢口高于第一出液口且低于第一进液口,出液管与第一进液口相连;所述第二收集箱具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二进液口高于第二出液口,第二进液口与第一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三收集箱具有第三进液口和第三出液口,第三进液口高于第三出液口,第三进液口与第二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

[0010]本申请采用多个收集箱进行分级储存,可提高污泥的容纳量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液口高于第二进液口,第二出液口高于第三进液口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泵组包括水泵和电机,水泵与电机集成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固定在腔室内,电机的输出端与水泵的内叶轮轴杆固定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泵组外设置防护罩

可防止积水或污泥损坏机器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位传感器为浮球式液位传感器,浮球式液位传感器具有浮球限位开关,浮球限位开关连接且控制泵组

第一控制阀

第二控制阀

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的开闭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球式液位传感器包括第一浮球式液位传感器

第二浮球式液位传感器和第三浮球式液位传感器,第一浮球式液位传感器

第二浮球式液位传感器和第三浮球式液位传感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腔室内的同一侧内壁上

[0016]当水位到达第三浮球式液位传感器的限位值时,泵组开始低速运转,当水位达到第二浮球式液位传感器的限位值时,泵组开始高速运转,当水位仍不降低且达到第一浮球式液位传感器的限位值时,泵组持续高速运转

[0017]本申请通过设置多个浮球式液位传感器,可以根据水位的不同来驱动泵组低速或高速运转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集箱

第二收集箱和第三收集箱呈一字排列且相互紧靠,第一收集箱

第二收集箱和第三收集箱的高度依次递减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箱的其中一个侧面为电缆室箱体的侧壁,外溢口位于第一收集箱上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水管的进水口与吸污管的进液口均竖直朝下,吸水管的进水口高于吸污管的进液口,吸水管的进水口处可拆卸设有滤芯

滤芯可防止污泥等杂物进入吸水管而造成堵塞

由于吸水管的进水口竖直朝下,污泥和杂物会从滤芯底部自然脱落,不会造成对滤芯的堵塞

滤芯可根据需要适时更换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上述的和
/
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0022]其中:
[002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箱变自动抽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吸污管和吸水管的放大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
电缆室箱体;2‑
第一浮球式液位传感器;3‑
第二浮球式液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箱变自动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室箱体,所述电缆室箱体内具有腔室,在所述腔室上开设有外排孔;收集箱,所述收集箱设于所述腔室内,所述收集箱的内壁靠顶部的位置设有外溢口;泵组,所述泵组的吸入端连接有吸水管和吸污管,所述泵组的排出端通过出液管连接所述收集箱,所述出液管上通过三通管件连接有外排管,所述外排管的端部伸出所述外排孔,所述出液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于所述外排管和所述收集箱之间,所述外排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吸水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吸污管上设有第四控制阀;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腔室内壁的靠下方,所述液位传感器连接且控制所述泵组

所述第一控制阀

所述第二控制阀

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的开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变自动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包括:第一收集箱,所述第一收集箱具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高于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外溢口与所述第一收集箱连通,所述外溢口高于所述第一出液口且低于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出液管与所述第一进液口相连;第二收集箱,所述第二收集箱具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高于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第三收集箱,所述第三收集箱具有第三进液口和第三出液口,所述第三进液口高于所述第三出液口,所述第三进液口与所述第二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变自动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液口高于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高于所述第三进液口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变自动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包括水泵和电机,所述水泵与所述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一廉权雪祺徐豪夏林伟王茂泉刘宗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华家岭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