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配合结构及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634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封配合结构及插座,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以及弹性卡箍;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贴合安装;所述第一接触面设置有由所述第一接触面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密封凹槽,所述第二接触面设置有由所述第二接触面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密封凸部,所述密封凸部的位置与所述密封凹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密封凹槽与所述密封凸部形成相互限位;所述弹性卡箍将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在贴合方向上卡紧使所述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密封配合结构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密封配合结构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密封配合结构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配合结构及插座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配合结构及插座。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的电器设备使用中,可能面临一些防水的需要,例如,插座这一类具有一定漏电风险的设备。
[0003]为了实现插座等类似电器的防水功能。在一些插座的设计中,采用了密封件进行密封,密封件通过密封面紧密贴合实现密封效果。但是,在日常使用中,电器设备可能会接收来自各种外力的打击或碰撞,从而导致设置于电器内的密封件发生偏移,导致密封面也产生偏移失去密封效果或降低密封效果。因此,目前电器类的密封防水结构,仍需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靠性高、密封效果良好的密封配合结构及插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密封配合结构,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以及弹性卡箍;
[0007]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贴合安装;
[0008]所述第一接触面设置有由所述第一接触面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密封凹槽,所述第二接触面设置有由所述第二接触面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密封凸部,所述密封凸部的位置与所述密封凹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密封凹槽与所述密封凸部形成相互限位;
[0009]所述弹性卡箍将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在贴合方向上卡紧使所述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紧密贴合。
[0010]优选的,所述密封凹槽包括设置于两侧的接触斜面,所述密封凸部与所述两侧的接触斜面形成线接触。
[0011]优选的,所述密封凸部圆弧形凸面结构,所述密封凹槽还包括设置于其底部的圆弧形凹槽,所述接触斜面衔接于所述圆弧形凹槽边缘,所述密封凹槽的截面圆弧半径小于所述密封凸部的截面圆弧半径。
[0012]优选的,所述弹性卡箍包括相对设置的弹性卡紧部和将所述弹性卡紧部连接起来的连接部。
[0013]优选的,所述弹性卡紧部为向贴合方向弯曲的复位弹片。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U形的第一密封主体和将U形的第一密封主体两顶端连接起来的第一加强连接部;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U形的第二密封主体和将U形的第二密封主体两顶端连接起来的第二加强连接部。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连接部向相反于所述贴合方向凹陷形成U形结构,所述第二
加强连接部向相反于所述贴合方向凹陷形成U形结构。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加强连接部和所述U形的第一密封主体底部的第三加强连接部;所述第二密封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加强连接部和所述U形的第二密封主体底部的第四加强连接部。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三加强连接部、第四加强连接部为向相反于所述贴合方向凹陷的凹形结构。
[0018]优选的,所述弹性卡箍包括相对设置的弹性卡紧部和将所述弹性卡紧部连接起来的连接部,所述弹性卡紧部为向贴合方向弯曲的复位弹片,所述弹性卡紧部包括向下延伸的的延伸部以使所述弹性卡紧部能够覆盖所述密封主体的底部区域。
[001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插座,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密封配合结构,用于遮挡插孔。
[0020]本技术同时提供一种插座,包括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盖板、设置于盖板下的压板、以及设置于压板下的安装板,所述盖板、压板以及安装板设有贯通的插孔,所述安装板和压板之间的插孔处设置有如上任一所述的密封配合结构,用以对所述安装板处的插孔进行密封。
[0021]本技术的密封配合结构中,通过在两个密封件的密封面(接触面)设置密封凹槽和密封凸部形成相互限位,使得两个密封件的密封面在贴合后不易发生移位,从而确保密封面接触的可靠性,保证了密封件的密封效果。
[0022]进一步的,密封凹槽和密封凸部采用线接触方式,在弹性卡箍对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挤压力下,可以实现更好的接触,相对于传统的面接触方式,若接触面表面不能够完全平整,或受力不均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局部出现缝隙的情况,而线接触的方式受力点更集中,更容易实现完全接触。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密封配合结构示意图平面;
[0024]图2是本技术密封配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密封配合结构的密封凹槽和密封凸部的配合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第一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第二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图3的A放大图;
[0029]图7是本技术弹性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是本技术弹性卡箍的结构示意图(另一视角);
[0031]图9是本技术密封配合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0032]图10是本技术插座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是本技术插座盖板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4]其中:
[0035]1第一密封件2第二密封件10第一密封主体20第二密封主体11第一接触面21第二接触面12密封凹槽22密封凸部
13接触斜面14圆弧形凹槽15第一加强连接部25第二加强连接部16第三加强连接部26第四加强连接部3弹性卡箍31连接部32弹性卡紧部33延伸部4安装板5压板6盖板51插孔3.2台阶面
ꢀꢀ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密封配合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密封配合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0037]如图1

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密封配合结构,该密封配合结构包括:第一密封件1、第二密封件2以及弹性卡箍3。
[0038]其中,如图4

5所示,所述第一密封件1设置有第一接触面11,所述第二密封件2设置有第二接触面21,所述第一接触面11和所述第二接触面21贴合安装;所述第一接触面11设置有由所述第一接触面11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密封凹槽12,所述第二接触面21设置有由所述第二接触面21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端的密封凸部22,所述密封凸部22的位置与所述密封凹槽1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密封凹槽12与所述密封凸部22形成相互限位(参考图6)。
[0039]其中,所述弹性卡箍3将所述第一密封件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2在贴合方向上卡紧使所述第一接触面11、第二接触面21紧密贴合。
[0040]本实施例通过在两个密封件的密封面(接触面)设置密封凹槽和密封凸部形成相互限位,使得两个密封件的密封面在贴合后不易发生移位,从而确保密封面接触的可靠性,保证了密封件的密封效果。
[004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密封凹槽12包括设置于两侧的接触斜面13,所述密封凸部22与所述两侧的接触斜面13形成线接触。线接触的方式,在弹性卡箍3对第一密封件1和第二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密封件(1)、第二密封件(2)以及弹性卡箍(3);所述第一密封件(1)设置有第一接触面(11),所述第二密封件(2)设置有第二接触面(21),所述第一接触面(11)和所述第二接触面(21)贴合安装;所述第一接触面(11)设置有由所述第一接触面(11)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密封凹槽(12),所述第二接触面(21)设置有由所述第二接触面(21)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密封凸部(22),所述密封凸部(22)的位置与所述密封凹槽(1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密封凹槽(12)与所述密封凸部(22)形成相互限位;所述弹性卡箍(3)将所述第一密封件(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2)在贴合方向上卡紧使所述第一接触面(11)、第二接触面(21)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凹槽(12)包括设置于两侧的接触斜面(13),所述密封凸部(22)与所述两侧的接触斜面(13)形成线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凸部(22)为圆弧形凸面结构,所述密封凹槽(12)还包括设置于其底部的圆弧形凹槽(14),所述接触斜面(13)衔接于所述圆弧形凹槽(14)边缘,所述密封凹槽(12)的截面圆弧半径小于所述密封凸部(22)的截面圆弧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箍(3)包括相对设置的弹性卡紧部(32)和将所述弹性卡紧部(32)连接起来的连接部(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紧部(32)为向贴合方向弯曲的复位弹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1)包括:U形的第一密封主体(10)和将U形的第一密封主体(10)两顶端连接起来的第一加强连接部(15);所述第二密封件(2)包括:U形的第二密封主体(20)和将U形的第二密封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培炜郑立清赵德贵戈献勋陈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