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海底电缆
,尤其指一种用于海底的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200720108676. 8名称为《一种海底交联电力电缆》的中国实用 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结构,其结构包括由内到外设置的线芯、铠装内衬层、铠装层和铠装外 护层,特点是铠装层由多根均勻环绕排列的非磁性金属丝组成,非磁性金属丝外设置有塑 料防腐层;优点是用非磁性金属丝铠装结构替代镀锌钢丝铠装结构既免除了采取镀锌钢丝 铠装结构而产生的严重涡流、磁滞损耗,使其允许载流量比镀锌钢丝铠装电缆的允许载流 量高出近30%,又保证了海底交联电力电缆的抗拉强度;在非磁性金属丝外设置有塑料防 腐层,使非磁性金属丝铠装电缆能长期置于海水中而不会被腐蚀。但其缺点是其只对铠装 层作了改进,而没有对导体的成本、抗拉强度及导电性作改进,所以制作这种电缆线耗铜量 大,即成本较高,因此其结构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电 缆抗拉强度大及导电性能合格的用于海底的电力电缆。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海底的电力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海底的电力电缆,包括由内至外设置的线芯(1)、屏蔽层(2)、绝缘层(3)、)、半导电阻水缓冲层(42)、铅套(44)及半导电聚乙烯内垫层(45绝缘体屏蔽层及内护层(4)、铠装内垫层(5)、铠装层(6)及铠装外保护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1)是由钢丝导线和铝导线组成,所述钢丝导线位于线芯(1)的中心位置,且钢丝导线与铝导线为钢芯铝绞线结构所形成的线芯(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兆忠,章正国,何旭涛,李世强,马兴端,龚永超,孙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电力公司舟山电力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