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5488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包括土基层,所述土基层经过压实,所述土基层的顶面由中部的平面和两侧的斜坡面组成,所述土基层的顶部铺设有一层防渗层,所述防渗层的顶部铺设有一层透水土工层,所述透水土工层的顶部铺设有一层再生混凝土层,所述再生混凝土层的顶面为平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结构
,特别是一种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


技术介绍

[0002]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

清洗

分级后
,
按照一定的比例与级配进行混合,部分或者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再加入水泥

水等配合成新的混凝土,再生混凝士用绿色道路是指采用再生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绿色环保道路

[0003]现有的道路在施工时一般是先将路面进行整平和压实
,
进而形成路基,然后在路基的两侧沿着路基的长度方向架设钢模板,再向钢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士硬化之后铺设沥青,进而完成道路的铺设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
:
现有的道路虽然具有较好的强度,但是透水能力较差,经常发生城市内涝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包括土基层,所述土基层经过压实,所述土基层的顶面由中部的平面和两侧的斜坡面组成,所述土基层的顶部铺设有一层防渗层,所述防渗层的顶部铺设有一层透水土工层;
[0007]所述透水土工层的顶部铺设有一层再生混凝土层,所述再生混凝土层的顶面为平面,所述再生混凝土层的顶部铺设有透水沥青层;
[0008]所述土基层的两侧设置有钢框架,所述钢框架的顶部被透水沥青层覆盖;
[0009]所述钢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根支柱,所述支柱竖向设置;
[0010]所述钢框架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水层,所述钢框架贴合土基层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
[0011]所述透水孔的侧部对应防渗层

透水土工层的边缘处;
[0012]所述透水沥青层的边缘处设置有下水口,所述下水口的底部连通钢框架

[0013]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土基层的厚度小于再生混凝土层,所述透水土工层具体为透水土工网格布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绿色道路结构自下而上依次由土基层

防渗层

透水土工层

再生混凝土层和透水沥青层结构组成

防渗层为
HDPE
膜层

[0015]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透水沥青层的宽度大于再生混凝土层的宽度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土基层的顶面由中部的平面和两侧的斜坡面组成,便于排水;防渗层配合透水土工层,防渗层防止水渗入土基层中,透水土工层能够使水导到透水孔处,并顺着导水层进入钢框架中,同时,本绿色道路的顶层为透水沥青层,透水效果好,并且设置下水口直接将积水排入钢框架中,从而本由再生混凝土组
成的绿色道路的透水效果好,能够防止道路内涝

[0017]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钢框架的竖断面为“口”字形,所述钢框架的侧部贴靠土基层和再生混凝土层的侧部

[0018]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钢框架对透水沥青层进行支撑,所述支柱的底端和顶端均与钢框架的内侧焊接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道路使用再生混凝土层作为道路的内层,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

清洗

分级后
,
按照一定的比例与级配进行混合,部分或者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再加入水泥

水等配合成新的混凝土,使废弃混凝土块再生并作为道路材料,节约资源,并且绿色环保,从而本道路结构为绿色道路

[0020]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透水孔贯穿钢框架的侧壁,所述导水层的顶面为斜面,所述导水层位于透水孔的侧下方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孔可使透水土工层导流的水排入钢框架中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0023]该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通过土基层

防渗层

透水土工层

再生混凝土层

透水沥青层

钢框架

导水层

透水孔

下水口的配合设置,土基层的顶面由中部的平面和两侧的斜坡面组成,便于排水;防渗层配合透水土工层,防渗层防止水渗入土基层中,透水土工层能够使水导到透水孔处,并顺着导水层进入钢框架中,同时,本绿色道路的顶层为透水沥青层,透水效果好,并且设置下水口直接将积水排入钢框架中,从而本由再生混凝土组成的绿色道路的透水效果好,能够防止道路内涝

[0024]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5]本技术的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6]图1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的层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
土基层,2‑
防渗层,3‑
透水土工层,4‑
再生混凝土层,5‑
透水沥青层,6‑
钢框架,7‑
支柱,8‑
导水层,9‑
透水孔,
10

下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如图1‑3所示,本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包括土基层1,土基层1经过压实,土基层1的顶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基层
(1)
,所述土基层
(1)
的顶面压实,所述土基层
(1)
的顶面由中部的平面和两侧的斜坡面组成,所述土基层
(1)
的顶部铺设有一层防渗层
(2)
,所述防渗层
(2)
的顶部铺设有一层透水土工层
(3)
;所述透水土工层
(3)
的顶部铺设有一层再生混凝土层
(4)
,所述再生混凝土层
(4)
的顶面为平面,所述再生混凝土层
(4)
的顶部铺设有透水沥青层
(5)
;所述土基层
(1)
的两侧设置有钢框架
(6)
,所述钢框架
(6)
的顶部被透水沥青层
(5)
覆盖;所述钢框架
(6)
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根支柱
(7)
,所述支柱
(7)
竖向设置;所述钢框架
(6)
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水层
(8)
,所述钢框架
(6)
贴合土基层
(1)
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
(9)
;所述透水孔
(9)
的侧部对应防渗层
(2)、
透水土工层
(3)
的边缘处;所述透水沥青层
(5)
的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庆王勇亢泽李晓东翟世鹏程鹏云王向军张小会张其帅董晓甜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口德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